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問題出在你身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幾天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小朋友看見我來接他很高興,趕緊把自己的小椅子擺好、又把水杯書包收好,跑過來拉我去和老師說再見。

趁著接園的人還不多,老師和我聊了幾句,誇他現在越來越自信、大方,不僅會收拾自己的東西,還經常會主動去幫別的小朋友,大家都很喜歡這個細心又熱情的好朋友。

回來的路上,我看著蹦蹦跳跳的小孩有點感慨:小時候,我家孩子也是個「慢熱、內向」的性格。

比如見了人他也會躲起來、不願意打招呼;到了公眾活動區,也總是牽著我的手,要「媽媽陪」。

我們的後台留言裡,因為擔心孩子的內向來 「取經」的媽媽也不少。

今天我就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說說培養「內向」孩子這件事。

一件小事

讓孩子感覺我能行

孩子性格內向,很多媽媽最擔心的,就是他不容易自信、在外面不太會表現自己。

其實我家寶寶小時候也不太願意主動去和小朋友們扎堆玩,我們就經常帶他在小區玩滑板車。

慢慢的,他成了小區里滑板車滑得最好的小孩。

有了這個優勢,他也更願意在大家面前「秀一把」,也建立了自己的「話語權」——吸引一幫小朋友一起來玩,自己也更自信了。

再比如說,他很喜歡飛機和汽車,我們就給他買了很多相關的繪本;帶他出去玩的時候,也經常教他認識各種車牌。

後來我們發現,有時候大人在聊起這些話題的時候,他就會很感興趣的湊過來聽,還時不時會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生活細節中積累起來的一點點「量變」,最終引起了孩子性格上的「質變」——就是因為這個過程中,讓他感受並認可了自己擅長的、能夠表達的部分。

除了從興趣出發,我們還可以從生活中多去發現一些這樣的機會,比如說:做家務。

可別小看了做家務這件事,孩子可以通過它體會到:我能做事情,可以與大人平等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是有用的,我是被需要的。

從端盤子、洗碗、甚至要用刀切蔬果,都可以讓適齡的孩子幫上一點忙。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安排一些可以實操的家務:

2~3歲的孩子

收拾玩具和書並放到合適的地方。

吃飯前擺放餐具。

飯後打掃他們吃飯時掉下來的食物殘渣。

4歲的孩子

收拾自己的房間或者玩耍區域。

整理床鋪。

參與準備一家人的晚餐。

5-6歲的孩子

自己做三明治或簡單的早餐。

擦洗水槽、鏡子。

將乾淨的衣物疊起放好。

無論哪種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建立自己的強項。

當孩子發現了自己的優勢之後,他就會更加願意展示自己、也就更自信了。

別急著否定

讓孩子在界限內有作決定的機會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遇到人總躲在媽媽身後……很多媽媽一遇到這種場景就著急上火,恨不得把孩子一把推出去——這個時候,可別埋怨他「真沒用」、就這麼給他貼上「膽小、害羞」的標籤。

想讓孩子變得大方,媽媽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還拿打招呼這件事來說吧,我家小孩兩三歲的時候,有人逗他,他就立刻把臉埋在我胸前,等走遠了才願意抬頭。

一開始我只覺得他這樣有點沒禮貌,總是催他說:「快叫阿姨」、「說阿姨好呀!」結果這樣他反而更緊張、更不願意開口了。

後來看了很多育兒書後,我更多的開始嘗試去理解孩子、給他更多尊重、更多時間。

我發現其實內向的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觀察環境,他們的洞察還是很敏銳的,而且心思更敏感細膩。

後來我再帶他出門的時候,就更多的是自己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比如和營業員、專車司機聊天、對他們表示感謝。

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寶寶也學著我的樣子,去和別人打招呼了。

大人的行為小孩子是會看在眼裡的,我們對外面世界開放的態度,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範圍和權利,才是給他最好的引導和教育。

每次讓孩子「贏」一點

讓孩子在界限內有作決定的機會

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讓他「贏」也是個不錯的方式。

我經常和寶寶玩的「城堡遊戲」,就特別適合這個主題。

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媽媽可以和孩子面對面坐在沙發上,用一個沙發靠墊代表城牆,放在兩人中間。

讓孩子來「下命令」開始比賽。

開始之後,孩子會用力往大人這邊推沙發墊。

大人一點點增加力量來抵抗。

這時要注意適當「讓步」:當觀察到孩子已經使出全力在拼時,假裝力氣不夠敗下陣來,或者稍微收一點點力量,讓ta成功穿越。

一次次地遊戲中,可以逐漸增加力量。

也可以適當贏他幾次。

在遊戲中,孩子學會了適當的「受挫」後調整情緒,也能在遊戲中享受能力感和努力的過程。

從老人們擔心的「小害羞」,到現在幼兒園裡受歡迎的小夥伴,孩子這一年的成長真是給了我太多的驚喜。

很多時候,我們會擔心孩子「內向」,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我們給「內向」貼上了不自信、人緣差、膽小懦弱的標籤。

可無論內向或者外向,都只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一種性格氣質。

就像不同顏色的花一樣,並沒有什麼顏色是最好的或者最壞的,所以最核心的還是我們內心怎麼接受這件事——

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

這種有限度的自由,才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健康根基。

如果你能允許他慢一點、順著他的思路,認同並跟他交流一下感受,孩子會更有安全感,也更願意說出自己的感受、嘗試做這件事情。

足夠的耐心、愛和父母的理解和示範,才是塑造孩子性格最好的方式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最討厭大人說的「那些話」,你可能都說過

小編最近發覺,現在的小朋友別看年紀小,內心還是很豐富的。有時候常被大人無意間的一句話所傷害,無形中影響了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為了避免粑粑麻麻們踩入雷區,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那些你千萬不要對孩子...

內向只是一種性格特點,不是缺陷!

大家好我是沐沐,一歲了。我的好朋友伊伊是個3歲的寶寶,。伊伊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特別是大人。每次家裡來了客人伊伊就躲起來,直到客人走了才敢出門。伊伊的媽媽很焦急,害怕長大後伊伊在人際交往上會有困...

愛做家務是孩子的天性,你知道嗎?

小娃除了喜歡出門亂跑,在家折騰大人加搗騰東西,還喜歡玩什麼呢?你可能都想不到,就是你平常最討厭做而又不得不做的家務勞動!如果你有童年記憶,就會了解,「成為一個大人」是小朋友的世界裡多麼重要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