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談護理寶寶無故哭鬧,除了腸絞痛,還可能是生長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時候,寶寶的無故哭鬧,經常讓寶爸媽抓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點擊查閱☛【崔玉濤談餵養】吃得少,愁生長;吃多了,怕積食、肥胖!愁!愁!愁!) 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寶寶,在沒有任何摔傷的情況下,出現腿痛或腹痛,事實上,寶寶可能正在經歷「生長痛」。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緩解寶寶的「生長痛」呢?

我家寶寶沒受傷,卻也總在夜裡喊腿疼,白天就恢復正常,照樣玩得很開心,去醫院檢查也沒什麼病。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嬰幼兒有時會出現腿痛或腹痛。

這種痛的特點是不影響正常吃喝、玩耍和睡眠,常表現於吃飯前、睡覺前等安靜狀況時。

安靜時,訴說的輕度腿痛或腹痛,常為生長痛,屬良性生長問題。

不需藥物治療,可吃富含鈣食物。

富含鈣食物主要是牛奶。

所以,任何年齡孩子每天都要喝牛奶。

我們翻閱《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1—10》全套書籍後,就嬰幼兒高矮與骨骼發育的關係,骨密度與孩子生長速度的關聯,生長痛與腸絞痛的區別等相關知識,進行了補充回答。

孩子高矮與骨骼發發育的關係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骨密度與孩子的生長速度的關聯

經常會被家長問及孩子的骨密度不足是不是因為缺鈣。

對嬰幼兒來說,骨密度反映生長速度,與缺鈣關係不大。

骨密度代表骨內鈣質沉著的狀況。

從表面上看,骨密度低代表骨內鈣質沉著不夠。

但因為嬰幼兒處於生長高峰期,骨骼處於拉長、增粗的過程,促使骨骼生長的激素——骨鹼性磷酸酶必然增高,單位容積內鈣質自然偏低,即骨密度低。

對於生長發育旺盛的嬰幼兒來說,骨密度的「低下」並不意味著缺鈣。

但也並不是說骨密度正常就代表孩子長得慢。

嬰幼兒的生長不是真正的「斜坡」樣生長,而是類似「階梯」狀,也就是說,生長速度有時快些,有時慢些。

生長快速時,骨密度相對偏低;生長慢速時,骨密度相對偏高。

這就是為何多次給孩子測定骨密度會有不同結果的原因。

提醒家長們要觀察孩子的生長狀況,不要被一些測定值牽著走。

值得一提的是,對不同年齡的人群,同樣的骨密度檢測結果意義不同。

對中老年人群,骨密度偏低提示應增加鈣質攝入,甚至需要一些激素的補充。

現在還沒有得到不同年齡嬰幼兒骨密度的正常值。

2—3歲以上的孩子有時會出現生長痛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腸絞痛的辨別與治療方案

很多嬰兒都有腸絞痛現象,只是表現有差異。

有些排氣多,易打嗝和溢奶;有些排便費勁,但大便並不干;有些睡眠不安,易被吵醒,只有抱著睡才安靜;有些易哭鬧,甚至突然出現劇烈哭鬧,如同被針扎了一樣;有的因患腸絞痛嬰兒易於哭鬧,使家長易誤認為是飢餓,造成頻繁餵養(三個月嬰兒一個半小時即吃次奶屬過頻餵養),大便偏綠應與此有關。

對頻繁餵養且體重增長過快嬰兒應排除有無腸絞痛存在。

不論有那些表現,有腸絞痛的嬰兒應生長正常。

若生長緩慢,應諮詢醫生,尋找原因。

嬰兒腸絞痛主要是4~6個月內的嬰兒腸運動功能發育不成熟所致,出現「絞痛」現象。

緩解腸絞痛的方法有物理療法和藥物療法。

最有效的物理療法就是適當壓迫腹部,比如抱緊孩子,趴著臥位,吸吮餵奶等。

藥物療法主要是西甲矽油,每次10滴,每天3次,餵奶前直接滴入口腔內,連用兩周。

益生菌也有一定效果。

不論何種治療只能是緩解,根除只有等待時間。

如果超過6個月,甚至超過1~2歲的孩子仍然出現排氣多、大便不乾的前提下排便費勁、時有嘔吐、夜間睡眠不安等現象,如果同時伴有生長緩慢應該考慮與食物過敏有關。

建議家長調整孩子的飲食,觀察飲食與症狀的相關性,或諮詢兒科醫生。

THANK YOU

崔玉濤家庭育兒

【未經授權企業及其他組織不得轉載,轉載者註明(崔玉濤家庭育兒官方訂閱號:icuiyutao),投稿請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其他合作請看公號菜單

長按上面↑↑↑二維碼識別關注

崔玉濤家庭育兒

微信號icuiyutao

覺得不錯,請點讚,下期想看什麼內容,請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