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孩子的感受,孩子會更強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感覺指的就是通過感觀接受到信息;感受指的是通過接收到的信息,從而產生心理或身體的體驗。

感受就是從內向外散發的一個人的情緒。

在生活中,媽媽們要學會去接納孩子的感受,只有接納了孩子的感受,才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心情,這樣孩子才會接受你的建議。

媽媽在孩子面前,要真實地表現自我,千萬不要虛偽。

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可以拒絕,不論在什麼時候和情況下都可以,做到語言和情感要一直。

媽媽們拒絕孩子的要求時,不是生硬的無情地拒絕,也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孩子的思想感受,表達出你的理解 ,這樣即使孩子遭受到了拒絕也不會心生怨言。

媽媽們遇到了需要拒絕孩子的問題時,不要只想著快速解決孩子的問題,因為孩子只是要緩解一下情緒,或許會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是父母努力地去解決問題,就一定能夠得到父母心中期望的結果。

千萬不要抱著功利心,只想著要結果。

在處理問題之前,要先考慮到孩子的感受,這樣孩子在遇到問題才會願意讓媽媽幫忙。

有時候對於孩子來說,遇到問題父母的疏導和理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當孩子感到壓力很大,心情非常壓抑的時候,孩子們會用哭泣或者傾訴的方式發泄。

孩子在發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媽媽的傾聽,還需要媽媽幫助心理疏導。

媽媽們真正接受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和尊重會越積累越多,當孩子對媽媽足夠尊重和信任的時候,會心甘情願的用心傾聽媽媽的建議。

制止孩子過分的行為但又不傷害他,媽媽不要附和孩子不合理的想法,可以對孩子說:「寶貝,我不希望你這麼說……因為……你可以告訴我你為什麼這麼想呢?」

對於孩子的感覺,媽媽們感受到的一定要懂得分辨,除了間接地接受了孩子的感受,還會自然的表達出自己的的思想意思,孩子會自然的尊重你的建議。

媽媽們先接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然後再去教育他指導他。

孩子們很多時候,需要的並不是媽媽的建議,也不是大人們處理事情時的大道理,而是媽媽對他們感情上的理解。

在生活中,要想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緒,就不要害怕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在痛苦受傷時,最希望媽媽能夠接納他的情緒。

害怕情緒通常是害怕局面失控,媽媽要先接納孩子不好的情緒 ,這才是對孩子的支持,看到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一定要理解孩子。

孩子出現正面、負面的感受都是正常的。

如果媽媽總是無法接納孩子的感受,孩子會變得封閉,甚至是人格的不健康。

先傾聽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先判斷事實和事情的對與錯,媽媽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使孩子形成心理障礙,所以媽媽要想讓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議,務需先接納孩子的感受,即使孩子的感受是不正確的或者負面的,媽媽們都要用強大的內心去接受。

當孩子感受到媽媽支持自己的感受之後,他會逐漸冷靜下來,並且再次感受到媽媽的付出,在這時媽媽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建議,孩子會很自然地並大膽地接受。

這對孩子來說是種歷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聽話」的父母,親子關係最差

央視曾推出的一部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鏡子》片中都是一些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在《鏡子》里家長與孩子之間各種問題被毫無遮掩地展示出來其中交流的缺失、溝通的無效是片中幾個家庭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