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強調懂事,如果他們真的很有想法,父母不應該去遏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孩子做了一件錯事,你在訓斥他的時候,會不會反覆的問那句:以後聽話嗎?雖然我們想要得到肯定的回答,而他們也在武力的威懾下,確實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但是這卻暴露了很多家長的一個想法,那就是面對寶寶的行為,我們更希望他們在我們的指導下,做一個乖孩子。

其實他們表面上是在答應,卻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但是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們慢慢的長大,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

但是因為童年的陰影,不得不做一個大家眼中的乖孩子。

而且受到了誇獎之後,內心也是沾沾自喜的。

能夠得到一定的好處,自然也就樂此不疲。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但是很多事實證明,小時候特別討人喜歡的寶寶,長大以後就會發現,他們缺少太多的東西。

1、快樂

上學的時候,她用什麼樣的書包,穿什麼樣的衣服,都是媽媽為他做主。

即使明明心裡想要的是另外一件,但是卻擔心說了之後會遭到斥責。

或者根本沒有用,還是會被駁回,直接選擇沉默。

像一個機器人一樣被來回擺布,長大之後也不會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因為依賴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而已經被慣壞的父母,你已經愛上了干涉。

長大之後要找對象了,卻娶了一個自己不愛的,因為爸媽喜歡。

這樣的一生會幸福嗎?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2、自由

因為處處受到束縛和干涉,但卻敢怒不敢言。

讓他們有了一定的能力,就會拚命的想要掙脫你的懷抱。

比如畢業之後,你想讓她回家找工作,但是好不容易掙脫這個家庭,她怎麼可能乖乖回去呢?就這樣一直僵持下去,只會害了彼此。

相反,如果什麼事情你都會尊重她的選擇,做錯的時候幫她改正。

家庭的氛圍會讓她非常依戀,離開你她會覺得不舍,這才是真正的小棉襖呢。

3、創造力

他拿著你剛訂閱的報紙,折了一隻特別漂亮的紙飛機。

沾沾自喜的想要得到誇獎,但是你卻生氣的給他撕掉了。

表面上只是毀掉了一張紙,實際上你撕碎的,是他想要探索很多事情的心。

上學之後,明明有很好的創意,卻擔心老師像爸媽一樣,給自己沉重的一擊。

只能壓抑自己的想法,就這樣,本來很聰明的一個孩子,卻成為了別人思想的奴隸。

所以你還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嗎?與其讓他們按照你的思想走,不如耐心他們的想法,說不定他們更有創意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人家的「乖」孩子?驚醒無數家長!

深圳母嬰卡 | 深圳的媽媽都關注了這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而且還永遠打敗不了。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勤奮刻苦,天天就知道學習;長得好看,聽話又溫順...

「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稱讚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聽話,甚至因此而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夠乖,不聽話。把乖孩子當成是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其實父母這樣子看問題是不對的,因...

《芳華》:孩子不是越懂事越好

最近《芳華》熱播,但是看完之後卻有另外一番感悟。《芳華》中,黃軒飾演的劉峰,一個活雷鋒式的好人,無疑是一個懂事的人,一個時刻為別人著想的人。他任勞任怨,奉獻大於索取。髒活累活搶著干,竭盡全力為他...

越聽話的孩子長大後會越痛苦

我們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相比,總會覺得別人的孩子「更乖」「更懂事」。所以我們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要聽話,要溫順。最好是 孩子人按照我們的任何意願來做任何事情。在家裡我們總對孩子說「要聽話...

人人誇獎的「乖孩子」,父母要注意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誇獎一個孩子「聽話」、「懂事」、「乖孩子」,而又有多少父母知道所謂的乖孩子絕對不是判斷好孩子的標準,迫使或誘使孩子聽話不吵鬧,會使孩子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嚴重的是如果孩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