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出現這8個表現,揚州家長注意:一定是你的言行有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但在父母與孩子的長時間相處的情況下,因為一些細節方面會讓孩子產生一些不一樣的表現,如果當家長們遇到以下的情況的時候一定要當心啦,你們的教育方式可能出現小錯誤!
1
如果孩子不服管教,暗示著夫妻之間的教育觀點不統一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在孩子面前暴露雙方觀點的不統一,更不會當著孩子的面爭執。
因為孩子還是有點「小狡猾」的,他會依附於在爭吵中「獲勝的強者」。
比如,媽媽不讓吃冰淇淋,而爸爸故意「唱反調」給孩子買,那麼日後當媽媽單獨看孩子時,孩子就可能理直氣壯地頂撞媽媽:「爸爸都給我買了,你為什麼不買?」這樣就很難管教了。
2
如果孩子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暗示著父母可能表揚過度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但是,無原則、無節制的表揚,會導致孩子自尊心過強,敏感且自私。
父母們要把握表揚的度,多從「你真努力」「你真勤勞」「你真仔細」等需要努力、付出的方面去表揚,不要讓表揚停留在「聰明」「漂亮」「棒」等膚淺、不需要努力的事情上。
3
如果孩子總是故意打擾你,暗示著你和孩子身體親密度不夠
有時孩子會製造一些小麻煩來吸引你的注意,比如:在你跟朋友侃侃而談時,打斷你們的談話;在你忙別的事時,故意哭鬧然而卻擠不出眼淚……
這時候,你一定要忍住想去教訓孩子的衝動,不妨暫時放一下手上在忙的事,過去摸摸頭,給他一個擁抱、一句安慰,陪他玩一會兒,你會發現,孩子很快就不那麼鬧騰了。
4
如果孩子經常撒謊,暗示著你曾對他所犯的錯誤反應過度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性,哪個孩子不害怕家長的責罰?如果在孩子犯錯後,你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罵,那麼孩子可能會這麼想:「我再犯了錯可不能讓爸爸知道是我做的,得混過關才行,要不然又得挨打了。
」
你看,撒謊的動機就是這麼產生的,孩子撒謊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逃避責罰!所以,孩子犯錯的時候,請你克制一下罵他的衝動,壓住火氣問清楚原因,之後再給孩子一個心服口服的懲罰措施。
5
如果孩子自信心不足,暗示著你替他「代勞」過多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獨立完成一件事之後的那種「成就感」!但是,很多父母總怕孩子獨立完成不了一件事,於是就給孩子一大堆建議,甚至乾脆幫孩子動手。
這樣一來,在孩子心裡,最終取得成功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一旦碰到需要自己獨立面對的事情,就不知所措了。
6
如果孩子嫉妒心很強,暗示著你經常拿他跟別的孩子作比較
孩子有點嫉妒心是正常現象,因為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好,這樣媽媽就會更喜歡自己。
但是,孩子的認知是不完整的,家長無心的一句話到了孩子那裡,往往就偏離了本意。
媽媽拿孩子跟其他孩子作對比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多想人家學習,但是由於媽媽的語氣不夠和善、比較的次數太多,孩子就認為:媽媽喜歡別人家孩子,卻很討厭我。
於是就對比自己優秀的孩子充滿了敵意,也就是嫉妒。
所以,下次再作比較時,媽媽語氣要和善一些,不要過分「長他人孩子志氣,滅自己孩子威風」。
7
如果孩子很沒禮貌,暗示著父母可能言行不慎
如果家長平日裡對誰都愛答不理,沒有好臉色,孩子往往也就對別人吆三喝四;如果孩子身邊的朋友經常說髒話,孩子就可能覺得這樣比較「酷」,也跟著學。
所以,當孩子沒禮貌時,家長先反省一下自身,看是不是某段時間給孩子當了壞榜樣;如果是孩子周邊朋友的問題,則要提醒孩子,不禮貌的孩子一點都不酷,反而很招人厭。
8
如果你的孩子不尊重別人的感受,暗示著你經常命令他
一個經常被家長命令的孩子,總是帶著埋怨去執行父母的命令,覺得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時間一長,當他跟別人相處時,也會變得自私、蠻橫,不去替別人想一想,因為,他生活的氛圍里就缺少「包容」「體諒」這樣的美好品德。
所以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細節方面也要重視起來,不要因為一些小疏漏而造成大錯哦!
>>>>>>>>>>>>>>>>>>>>>>>>>>>>>>>>>>>>>>>>>>>>>>>>>>>>>>>>>>>>>>>>>>>>>>>>
揚州最專業的教育升學平台,搜索微信公眾號:jzq_yzxsc(長按可複製) 百度搜索「同城家長圈」也可加入我們。
同城家長圈升學群
2017揚州幼升小家長群 571045996
2017揚州小升初家長群:273551787
2017揚州中考家長群 :474261594
喜歡我們,就關注一下吧>>>>>>
為什麼一家最溫馨的時刻,孩子卻想逃避?
在中國,飲食從來都是一個重要的事情。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想必很多人從小就被長輩不斷提醒著。一家子圍繞在桌子旁,有說有笑的吃著「團圓飯」,這樣景象一定是其樂融融的。但是有些話題是不合適出現在飯桌上...
孩子經常犯錯?跟父母這四種教育行為有關,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
父母是什麼樣就會把教育孩子成什麼樣,孩子平時有很多犯錯的原因,都跟父母相關的。有些錯誤的教育方式,父母該去糾正,科尼在這裡建議父母,有四方面需要注意的。
孩子壞習慣太多了,父母該怎麼辦?
問題: 1.我兒子的老師經常跟我說他在上課時有很多小動作,寫作業也拖拖拉拉,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我該怎麼辦?希望老師能解答一下。 ——大寶是個好寶寶 2.家有小棉襖,已經6歲多了,但是膽子還是很小...
孩子經常撒謊,父母又不懂如何教育,齊麗娟解析背後真相
前幾天鄰居琳達媽媽跟我說:「麗娟我真的很發愁,我家琳達經常撒謊。讓她刷牙她說刷了,可他的牙膏用了一星期還是滿的;讓她洗手她說洗了,他一雙手永遠都是黏糊糊的;讓她收拾芭比公主以及玩具,她說收拾好了...
孩子這10個症狀,跟爸媽一模一樣!現在看到還不晚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有樣學樣」的過程,父母的習慣、性格、人品,都會潛移默化地傳染給孩子。一個愛讀書的男孩,他爸爸肯定不會一下班就窩在沙發上玩手機;一個文雅禮貌的女孩,她媽媽肯定不是一個整天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