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培訓項目的人,我更願意回答這樣可以幫到父母教育孩子的問題。

一句話,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做好自己。

下面我們一一解釋這個如何在孩子的眼中做好自己。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首先來自母親。

因為母親從剩下孩子後,對孩子的陪伴是就開始了。

教育這個事情,並不顯得那麼神奇,這種陪伴,就是教育的開始。

隔代陪護的事情和例子也不少,但現在的家庭更在意自己帶孩子,隔代的問題更多。

不管社會如何發達,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不可懷疑的。

即使是在社會節奏普遍加快的今日,這個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更是比以前大了。

我們困惑的地方也就在於此。

我們在分配時間和精力上,我們對孩子培養的認知和習慣上,決定了孩子的人生埋下什麼樣的種子。

作為父母,首先能以身作則,對孩子來講是第一個教育內容。

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所以他們吃手、吃腳丫,都是生理性的反應。

到了3歲左右,這種規則式的教育父母給的最安全,也最貼心。

所以你不能指望在幼兒園形成這些好的規則意識。

這是分工和責任問題,並不是幼兒園不能教,父母在這個地方不可迴避。

其次,習慣的培養。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中國家長都忽略了一個真實的情況是:因為我們的不良習慣或者作風,影響了孩子。

愚蠢的家長甚至認為這種愚蠢的行為認為得出「這像我,真是我的孩子!」這種情況。

孩子的作息,閱讀,行為養成,都是按照大人的習慣來的。

如果大人做錯了,孩子會跟著錯。

大人可以知道對錯,但孩子沒有對錯挂念,她(她)只接受對自己有利的行為。

想想這個問題,是不是這樣?

第三,認知培養。

當孩子到了幼兒園年齡,這個階段的孩子認識是不可錯過的黃金期,家長更是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這種陪伴就是培養孩子對身邊、人、實物、現象的初步認知的開始。

如果父母缺位,那麼你會發現孩子在應該有的年級出現了認知空白,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明白別的孩子早都理解的東西。

這是非常失敗的……

第四,規則培養。

家庭之外的教育環境是有限的。

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家庭在早期的確非常的重要。

那麼同樣,學習規則、掌握規則是一個人素養和教養的體現。

在規則培養上,因為有禁止意味,外部教育環境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按照教育規則去做,比如不能去懲戒、體罰學生。

並不是懲戒、體罰一定是落後的。

而唯有父母是可以掌握這個尺度和合理性的。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出,父母在忙,也要給孩子空間和時間來陪伴、教育。

這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父母的重要職責。

現在很多人視孩子的教育為一種家庭希望和投資,雖然有些偏頗,但不無道理。

既然一個家庭的希望在孩子,那麼我們不就應該僅僅停留在眼前的生活上。

相信很多父母遇到的問題,也是別人遇到的問題。

很多網友會說沒有錢我拿什麼養活孩子,給他創造更好的條件?這種推辭就是陪伴是的不作為的家長,孩子需要物質,但僅有物質就一定能培養一個出色或者優秀的孩子嗎。

相信這個問題大家心裡有答案,社會上的例子也很多。

另外,很多人內心一直有個潛台詞就是「寒門無望」這個不願意說出的糾結。

認為自己家境一般,孩子也不求有多大出息。

正式這樣的心態,很可能放棄了孩子的教育開發和培養。

要知道,這世界上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按照二八法則,也不是20%的富人的孩子占據了80%的人才高地。

我們在很多社會現實中,並不能左右,既不能決定,但如果一味的放棄,那才是可悲的地方。

所以,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給的品質,性格,認知和習慣,乃至家庭風氣。

如果這些作為家庭和父母都給不了,我認為才是教育的真正問題,因為這個家庭真的沒有什麼可以給的……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作為父母,我們又有哪一個甘心自己的孩子就這樣成為社會的底層或者社會的無用之才呢?正因為這樣的不甘心,我們的家庭、孩子才有了教育的責任和必須的投入。

當代中國家庭和教育出問題,其實首先是家庭的問題,尤其是家庭觀念和認識的問題,其次才是父母的問題,當我們出了無知之外,還能給孩子什麼,就顯得尤為珍貴和稀缺了……

關注我,20年媒體、自媒體老炮有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爺爺奶奶帶的二胎家庭,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灰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為大家圖解《超級育兒師》,希望能讓各位寶爸寶媽們在最短的時間裡學到更多的育兒小技巧。20131213期,隔代家庭中的姐妹二人,父母上班,爺爺奶奶帶孩子。有著普遍二胎家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