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文章越看越焦慮,根源何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是壹父母聚焦親子情智文化的第389條原創內容
▶︎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因為太忙沒來得及「剁手」,心裡甚是有些不爽。
仔細一想,豈止是不爽,這幾天簡直有些焦慮了。
沒趕上最便宜的時機,總覺得現在買啥都吃虧。
於是,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吧,等財務自由了,每天都是購物節。
打開微信訂閱號,看著滿屏的育兒文章,焦慮居然再一次襲來。
「《女兒已經考上了哈佛,為什麼父親卻覺得愧疚?》
《生了娃,你記得自己是誰嗎?》
《孩子是否成才取決於父母》
《隨口說「我沒錢」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當我的孩子是差生》
《你發火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你自己的心太累了》」
如果我不是幹著教育的工作,每天需要大量的知識和信息,同時可以迅速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深度好文」,哪些是東拼西湊的「雞湯」,而僅僅作為媽媽的身份去閱讀,我想我會被焦慮淹沒的。
女兒都上了哈佛,父親還覺得愧疚?說個「我沒錢」就對孩子影響至深了?他是否成才與我是否成功有關係嗎?我對他管教怎麼就成了我的錯,不管能成嗎?如果我的孩子是差生,我的臉面往哪放?每天晚上困得像豬,打著哈欠講故事,孩子會不會感覺我不用心?
這麼多問題要思考?這麼多感受要消化?是不是當一個好媽媽的歷程,就是一個走向神經病的過程?
2016年微信的火爆程度不用說了,其中以黑馬姿態出現的育兒類公號可謂首當其衝。
在一片」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的呼聲下,湧現出了一批每天堅持通過看公號文章來學習的媽媽們。
在職的趁上下班路上閱讀,全職的趁孩子睡覺閱讀,除了上班、陪伴,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
可你用心一看便知,媽媽們很少有面帶笑容的。
相由心生,媽媽們心裡苦啊,為什麼付出了這麼多精力去學習,卻沒有讓自己的內心更篤定,更放鬆呢?
以下這些方面,你是否考慮過呢?
1、 權威可以相信,但要有批判精神
中國的父母恐怕是最相信權威,也最願意跟隨權威的了。
孩子出現了某個問題,只要找到專家就可以解決了。
可專家有千萬種,不同教育價值觀的,不同理論派別的,關注孩子發展不同方面的,偏理論的還是偏實踐的,專業出身還是自我頓悟的,都可能針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解讀。
你看的越多,可能越迷茫。
因為有些東西可能跟你經歷的、感受的不同,這時候是可以提出批判的。
教育是不斷進步的,也是不斷被否定的,只要你真正的懂得了教育的本質,了解了生命成長的規律,就可以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地。
每個權威人物都是某個領域的深耕者,他們會提出適合大部分孩子的理論和方法,但你的孩子可能就屬於極少數的一群,只有你最了解他。
所以,你才是孩子的教育專家,你不能因為學習了育兒知識就丟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2、當自己尋來的答案不能立即解決問題時,請學會等待孩子
有些父母特別愛提問,一有問題就問,自己從來不去為解決問題而努力嘗試。
好像每個問題都有靈丹妙藥,拿到了就萬事大吉了。
然後,抱著它迅速地回到家用在孩子身上,有的壓根不管用,有的當時管用,但過了一些日子一切照舊。
這時候,自己焦慮了。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您連得到這個答案的推理過程都不想聽,最好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回家就立刻生效。
我告訴您,天下沒有這樣的便宜事。
養育孩子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就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就是一件必經自我成長的事情。
如果您想輕鬆,就要儘早學習,去磨練自己的心性。
在孩子越小去做,孩子受益越大。
孩子的每一個看似或大或小的問題,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和修復,最快也要三個月,大一些的問題甚至需要幾年的時間來解決。
您時間寶貴,精力不夠,希望速戰速決,這個目標從開始就定錯了。
3、一定要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形成適合自家孩子的育兒邏輯
你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內心沒有形成自己的育兒邏輯和已經嘗試成功了的方法。
知識是學到了,但實踐太少,怕犯錯誤。
孩子的成長是一生的事情,既有你的努力,也有他自己的韌性和自我向上的本能。
比如,給自由到底給到什麼程度?孩子越早立規矩越好嗎?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呢?每個父母的選擇是不同的,這背後就隱含了你的育兒邏輯。
大家從不同的渠道學來了很多知識,經過了自己的思考和整合,變成了不同的實踐方法,這就造就了不同個性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子,從而決定了各自的命運。
因此,你的內化過程太重要了,你現在如何對待孩子,他將來就如何對待這個世界;你和他的關係好,他就和別人的關係好;你讓他感受到快樂,他就讓你感受到幸福。
當你焦慮的時候,你在想什麼?任何的理論和方法都不要實行簡單的「拿來主義」,一定要結合自己孩子的優勢和潛力,找到讓他愉悅的溝通方式,陪同他一起走向個性化成長的道路,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
- 版權聲明 -
壹父母所有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商務合作 -
郵箱:[email protected] | 微信:loveyifumu
令年輕父母 如此多「焦」
如 今,有關家庭教育的文章特別多,五花八門的「育兒經」,讓父母看得眼花繚亂。不同的「育兒經」從不同方面闡述著各種「高級理論」,細品起來,似乎篇篇言之有理,問題是,有些「育兒經」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