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挨打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晚上刷微博,看到一則孩子打媽媽的消息,很震驚,這是典型的逆子呀!今天敢打自己的媽媽,明天說不準就敢出去殺人。

再怎樣,那是媽媽,敢向媽媽施毒手,這孩子,多半有暴力傾向。

我趕緊點開,全文看清楚,不禁又沉默了。

博主想讓兒子去補課,兒子不願意去,結果爭執起來了。

博主的原文是這樣的:

「他態度很堅決,不願去。

說補課沒用。

說著說著越扯越多,手機啊遊戲啊,影響學習。

我威脅他不去就斷網。

2人都在火頭上。

他舉起凳子就要砸我。

凳子被我媽按住。

沒扔到我身上。

扔在了地上。

我也退了出去。

沒想到他抓著振落的凳板又來了一下。

我用手擋。

虎口當場青腫了。

接下來我自己也不知道了。

是說了什麼話刺激他還是什麼的。

只知道被拉住袖子後被他打到了胳膊等地方。

接下來的一幕才讓我心寒。

按在地上後他用腳踢我的頭。

踢了2下還是3下忘了。

在這過程中我媽一直拉著他。

哀求他。

說媽媽也是為你好。

媽媽也是愛你的。

一年到頭牛奶不斷。

還有各種零食。

博主儘量客觀平和的語氣描述事件,字裡行間,還是能捕捉到一些信息的。

「說著說著越扯越多,手機啊遊戲啊,影響學習。

我威脅他不去就斷網。

」——

普通人吵架都是這個套路,不會就事論事,肯定是吵架的時候東拉西扯了,從不願意補課開始批評,又拿齣兒子玩手機,玩遊戲的事兒來說,青春期的孩子,不可能你吼他兩嗓子,他就乖乖聽話的。

媽媽為了譴責他而譴責,又把以前的錯處拿來數落,兒子肯定不服氣,兩個人各執一詞,後來媽媽吵不過,就威脅了。

兒子那麼大了,威脅肯定不管用,只會激怒他。

兒子接下來的行為,真的就是暴力行為,不是一時氣急了推搡一下什麼的,是真的打的停不下來的節奏。

這樣的行為恐怕所有的父母都會心寒。

但是,我覺得,媽媽有一句話說的有些避重就輕了。

「接下來我自己也不知道了。

是說了什麼話刺激他還是什麼的。

」肯定是說了什麼話刺激到他了,而且一定是指責或者是侮辱,不然他不可能這樣瘋狂。

看微博,永遠評論更精彩。

最刺目的一句話是,「一年到頭牛奶不斷,各種零食就是愛?你養寵物呢?」

展開評論看下去,發現有很多這樣受過傷的小孩,即便長大成人,即便生兒育女,心裡仍然住著那個受傷的小孩,一輩子都在尋求陽光。

網友覺得來自父母的最大的傷害就是毆打和謾罵。

甚至有些毆打是莫名其妙的,還有一些謾罵,字眼極其難聽,極具侮辱意味。

有的施暴的父母,竟然自身還是老師,真讓人瞠目結舌。

這個評論區堪比豆瓣小組「父母皆禍害」。

我一直以為如今中國的育兒環境還算不錯,一直以為暴打子女都是五六十年代或者更早期的父母。

今天也著著實實吃了一驚。

在一個一線城市的中檔小區寶媽群里,幾個80後媽媽毫無愧色,理直氣壯的討論打孩子。

「動不動就躺地撒潑算怎麼回事?我今天把孩子打了。

「就是得打,不然下次還撒潑。

「不修理他,他就不知道聽話。

有人說「暴力」,立刻被懟了:「打孩子算暴力?不要那麼誇張好嗎!」

孩子打媽媽都算暴力,媽媽打孩子為什麼不算?就因為你給了吃穿?孩子還一出生帶著給你毫無保留的愛呢?你就這麼踐踏?

孩子撒潑,本是一件小事,一個孩子不良行為的背後是一顆想要得到關注的心。

但凡家長不要那麼心煩氣躁,事情就不會有那麼糟糕的走向。

多年前,我就看到過一個關於孩子撒潑很完美的應對策略。

孩子總是一不如意就躺地上哭鬧,媽媽覺得這個問題需要解決一下了。

媽媽說:「你的要求我不會同意,如果你想躺著就躺著吧,什麼時候願意起來了再起來。

」再沒有多餘的一句話,該忙什麼忙什麼了。

奶奶在掃地,對孩子說:「讓一讓,我要掃地。

」孩子起來,奶奶掃完地,孩子復又躺下。

接下來,要吃午飯了,孩子肚子餓了,起來乖乖去吃飯,仿佛剛才的一切都沒發生過,以後孩子再也沒躺地撒潑過。

多有愛的處理方式?多可愛的寶寶?就連奶奶淡定的掃地,不「護犢子」的行為都是一個正確的示範。

這樣的方式不比打一頓更好嗎?打一頓到底是對孩子好,還是你自己在泄憤?

你知道孩子在挨打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嗎?

我和寶多曾經路遇一個媽媽打孩子。

寶多緊緊抓住我的手,看了半天,他問我:「媽媽,小哥哥的媽媽是不愛他了嗎?」

你看,孩子的第一反應根本不是「我做錯了什麼?」而是「你愛不愛我?」

我說:「不是的,他媽媽肯定愛他,只不過是小哥哥做錯了事,媽媽沒有忍住壞脾氣。

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有時候可能會用錯方式。

我一定不用錯誤的方式愛你!」

他聽了,一副終於放心的模樣。

我這麼一副「假道學」的樣子跟孩子說的時候,自己都覺得嘴臉可憎。

並不是誰都配當父母,每天因父母的虐打而死的孩子不知道有幾個,早在2001年,根據中國法學會的全國範圍的調查,數據顯示在3543個成人中,71.9%的人承認自己有過被自己的父母打過的經歷。

中國的俗語「下雨天打孩子,不打白不打」,可見,打孩子這事兒自古稀鬆平常,往往還冠著「愛」的藉口。

我只是不想讓我的孩子這麼小就看到這個殘酷的事實。

糟糕的育兒方法包含很多種,比如,語言暴力,冷暴力,過度保護,過度干涉,還有這樣赤裸裸的暴力。

每一種都足以將孩子從自己身邊推開。

我也猜想過,本能似的,毫不猶豫的揚起巴掌的父母,很可能是因為,他小時候被這麼對待過,這個動作就會藏在潛意識裡。

等到自己有了孩子,會自動上演這一幕。

這種可怖的輪迴,一定要有人主動意識到,主動停止,才能阻斷,否則,代代流傳。

總聽有人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了。

這是事實,現在的孩子看的多,聽的多,懂的多,接觸的都是新的教育理念,再用老一套的方式生硬的管教他們,必然會讓他們疑惑,繼而激起反抗。

有一次,寶多爸在寶多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寶多來找我告狀,他說:「不是說,不能打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錯,就讓他去淘氣角反省嗎?」

這話是他在繪本《呀!屁股》里聽來的。

這個繪本並沒有過多討論孩子犯錯的問題,只是一句帶過,而這卻被孩子信手拈來,做了捍衛自己的理論武器。

所以你看,現在的孩子難管教嗎?難。

因為,他接觸的都是新式的教育理念,愛和尊重是早已無形中灌輸到腦子裡的。

自古,革命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

自上而下往往溫和一些,自下而上,就會非常激烈,往往是底層人民受不了壓迫才揭竿而起,流血,犧牲,顛覆政權都是家常便飯。

如果家庭里,孩子自下而上反抗起來,一定是最慘烈的狀況,孩子痛苦,家長痛苦,整個家庭痛苦,到這個時候再去找根源,再糾正,晚了。

所以,一定要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有意識的更新自己的育兒知識和育兒觀念。

紀錄片《鏡子》我看過兩三遍,印象最深刻的是家明爸爸,固執,尤其固執。

他來求助,是認為孩子出現了問題,為什麼出現問題?他自己也困惑,但是,他堅決不認為自己的觀念有問題。

我恐怕,那次訓練營之後,他們的親子關係可能緩和,卻不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因為家明爸爸自己根本沒改變。

親子關係,最本質的是一種關係,關係一定是至少有兩方參與者的,一個關係出現問題,不可能只是一方的錯誤。

改變,先從審視自己開始,或者先從換位思考開始,或者先從改變理念開始,總是要開始的,再不開始,孩子就長大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那些挨打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晚上刷微博,看到一則孩子打媽媽的消息,很震驚,這是典型的逆子呀!今天敢打自己的媽媽,明天說不準就敢出去殺人。再怎樣,那是媽媽,敢向媽媽施毒手,這孩子,多半有暴力傾向。我趕緊點開,全文看清楚,不禁...

父母看這10本書,必將改變孩子的一生!

相信很多寶媽都是,自胎教開始便準備了各種類型的繪本,比如故事類、英語啟蒙類、科普類、手工益智類等等。那麼問題來了,給孩子準備了那麼多書單,那家長的呢?雖然曾在圈內與媽媽們閒聊,有一位很有經驗的媽...

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都怎麼樣了?

我和寶多曾經在公交車上遇見一個老爺爺,七十多歲了,自己一個人去超市買東西。寶多窩在我懷裡,小嘴兒「吧啦吧啦」講不停,一兩歲的孩子正是可愛的時候,老爺爺就坐在我們旁邊的座位上,就順勢逗了寶多一下。...

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後來都怎麼樣了?

1我和寶多曾經在公交車上遇見一個老爺爺,七十多歲了,自己一個人去超市買東西。寶多窩在我懷裡,小嘴兒「吧啦吧啦」講不停,一兩歲的孩子正是可愛的時候,老爺爺就坐在我們旁邊的座位上,就順勢逗了寶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