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知道孩子哭了應該要抱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可否認「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丶完整睡眠訓練法,的確可以訓練出一個表面上極少哭鬧丶貌似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因此很多媽媽追捧並踐行。

在家長課進行期間,也不時有家長會諮詢這個問題,到底孩子哭了要不要抱?父母要怎麼樣做才會最接近科學的育兒態度呢?

精神分析學派的鼻祖佛洛伊德說過,一個人的童年將影響到他的一生;而一個幸福的童年,必將迎來一個幸福的人生。

精神分析學派因為缺乏科學研究所要求的實證而飽受後人的質疑,但這些質疑和修正無論如何也不能掩蓋其理論本身的光芒。

我將盡力刨根溯源,還各位家長一個客觀事實。

一丶「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根源。

是的,已經有人考證了,在中國這一論點之所以被廣為流傳,是和網絡流傳最廣的帖子《美國媽媽帶孩子的17個絕招》(http://www.chineseinla.com/la_weblinks/task_view/id_1055.html)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至少我就是從微信圈的朋友轉發中第一次看到帖子的原文。

這個帖子起源於南加州著名的兒科醫生JANE GU。

網上的考證說了「J ANE GU其實是個華人,在美國網絡可以搜索到,且差評不斷。

」 我本人先聲明一點,我不喜歡這個考證未言明的的一個潛台詞:「你 JANG GU是個華裔,你就不能代表貨真價實的美國媽媽」,我就循跡去看了看那些所謂的對JANE GU的惡評。

「She is thetype of doctor who, if you walked in with blood seeping from your eyeballs,would tell you to "just drink water" and "get more sleep."

她是那種,如果你眼球出著血走進醫療室,她會告訴你「喝點水」「多睡覺」的醫生。

She's also very snippy and can be rude to the patients, so there's a chanceshe'd tell you it's your fault that your eyeball blood is dripping over hercarpet.

她很暴躁又傲慢,有時候對病人粗魯,她可能會告訴你,你眼睛裡滴出來的血弄髒了她的地毯,這是你的錯。

Oh, and you'll wait 45+ minutes to get this diagnosis, too.

還有,你得在那等45分鐘,才能得到這個診斷……

下面是這個網站的連結:

http://www.yelp.com/biz/jane-s-gu-md-hacienda-heights 」

我羅列了3條對JANE Gu醫生的惡評,似乎比較集中在她的服務態度上。

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在百度上搜索進去自己慢慢看。

對於JANE GU醫生提供的建議,客觀的講有些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比如,不鼓勵濫用抗生素、鼓勵孩子在確保安全下的嘗試和探索等等。

我們不能因為她是華裔就全盤否定她的建議。

二丶哭聲免疫法的心理學基礎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做法是有其心理學基礎的。

這個基礎就是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

約翰·華生被公認為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創始人。

他認為「除極少數的簡單反射外,一切複雜行為都取決於環境影響,而這種影響是通過條件反射實現的。

因此華生把巴甫洛夫式的條件反射當作行為主義的「樞石」。

華生有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丶律師丶藝術家丶商人,或者乞丐丶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丶傾向丶能力丶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基於這樣的理論認識,華生和他的助手一起在嬰兒的情緒行為上做了實驗,使嬰兒的愛、懼通過條件反射的改變而改變。

最著名的實驗稱之為「小阿爾伯特實驗」。


需要再次提一下,JANEGU於1973年畢業於台灣國立醫學院,這個年份也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JANG GU醫生的育兒絕招之一(即哭了不抱)的產生背景。

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在1930年左右達到高峰,先後影響美國達30年之久。

解放前後也有中國的心理學家大力倡導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比如郭任遠等。

考慮到中國心理學研究的滯後,我推測JANE GU上大學的時候,心理學的教科書里應該還是將行為主義流派當做重點心理理論傳授給大學生們。

因此JANEGU相信「哭聲免疫法」其實也不為怪。

非常有必要提一下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

經典的條件反射學說理論見下圖:

對這張圖的通俗的解釋就是

1、食物會讓狗流口水;

2、音叉發出的聲音不會使狗流口水;

3、給食物的同時,讓音叉發出聲音,狗會流口水;

4、反覆強化之後,只讓音叉發出聲音,同時沒有食物提供,狗依然會流口水。

所以我們很也容易能夠理解「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其實就是反覆的對嬰兒實施「正強化」和「負強化」,迫使嬰兒建立這種條件反射,從此不哭鬧的「乖孩子」便訓練成功了。

人們評價華生的行為主義者的理想國「就是一個徹底程序化了丶光禿禿的,沒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聖的精神存在,而是機器,環境怎麼塑造和訓練,就輸出什麼樣的結果。

」還是比較客觀的。

我們不是心理專家,我們只是一群愛孩子的父母。

僅僅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把嬰兒使用如此冷酷的手段來進行訓練顯然是不能夠接受的。

1928年約翰·華生出版了《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一書。

在這部書中,他倡導了一種行為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 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丶塑造和矯正。

華生認為對待兒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這本書改變了美國兒童的養育實踐,整整一代兒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據說都是在這種風格的教養實踐中長大的。

有人說,在華生的家裡,上帝和魔鬼長時間的居住在一起。

他的兒子們對華生的描述是這樣的「沒有同情心和情緒上無法溝通的。

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約翰·華生的孩子和家庭成員後來自殺的自殺,酗酒的酗酒。

華生家庭成員的不幸與華生在學術圈的名聲大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人說,華生反對精神分析學派對「意識」的研究,但卻用他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無聲的印證了精神分析學派理論的「童年影響人的一生」的論斷。

悲劇的種子其實早在華生童年已經種下。

華生的父親脾氣暴躁,拋妻棄子,華生受同學欺辱,並因暴力行為而兩次被捕。

童年對愛的絕望,讓約翰·華生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個「沒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國」。

哭聲免疫法因為見效快,讓媽媽省心省力,曾在美國風靡一時,被哭聲免疫法修整長大的孩子,後來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

付出一代美國兒童的幸福代價後,此方法終於被歐美深深反思和摒棄,約翰·華生也曾被評為美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

如今,倡導與孩子親密成長,給與孩子尊重和愛的兒童教養方式被大多數父母普遍接受。

正面管教的「溫和而堅定」的育兒理念適時進入中國,提供給處於育兒困惑中的中國父母一種簡便易行的正面管教方法和工具。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簡單的用「抱」或「不抱」來回答孩子哭了是抱還是不抱的問題就顯得不合時宜。

值得一提的是,華生的行為主義流派雖然有他的時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認該理論對人類學習研究的貢獻。

時至今日,很多學校的語言教學依然在沿用行為主義所倡導的方法。

比如直接法、閱讀法、情景法、聽說法和視聽法等。

三丶埃里克森人格八階段理論和嬰兒安全依賴關係的建立

我們可以用一張圖表簡單的介紹一下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認為,

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

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

今天我們將眼光只關注在0-1歲階段嬰兒人格的發展。

由上面的圖表不難看出,在0-1歲的嬰兒發展階段,嬰兒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我能相信他人嗎?」。

我的問題是:父母和嬰兒,到底是誰率先啟動了建立信任的安全依賴關係的開始鍵?是的,當然是嬰兒。

這個開始鍵就是嬰兒的第一聲啼哭。

十月懷胎,艱難生產。

面對小嬰兒的哭聲,人本性裡面的一種莫名其妙的東西將驅使成人(一般是媽媽)趕緊靠攏嬰兒,撫摸他、小聲的和他說話,微笑的看著他等等,似乎是一種人之本能。

其實現代人際神經生物學的研究已經發現,嬰兒與媽媽緊密的連接是嬰兒生存的本能。

下面兩個圖簡單說明嬰兒是是通過哭啟動並實踐建立安全信賴關係的循環。

圖一、安全依賴關係的建立循環

圖二、不安全的依賴關係建立循環

同時,埃里克森的人格終生髮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

埃里克森相信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髮展造成障礙。

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

四丶孩子哭了到底當抱不當抱?

微博和微信的興起使得父母獲取碎片知識易如反掌。

博客和微信圈裡流傳育兒經眾多,看起來都有道理,但很多家長心裡還是覺得真偽難辨,總不能像華生一樣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吧?

大面兒上的話不多講,回到本期的主題:孩子哭的時候該抱還是不該抱。

前文提到,我們不是心理學專家,只是一群愛孩子的父母。

因此文章的所有觀點不能當做所謂「專家的結論」。

心理科學的研究和發展和其他學科一樣,也是沒有止境的。

所以,我們希望家長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適度採納我們的建議。

依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為基礎,結合人際神經生物學的發展和佐證。

哈佛大學「哈佛學前項目」(Harvard Preschool Project)總負責人伯頓.L.懷特對0-3歲的兒童進行了持續的研究,我們基於此謹慎的給出如下建議:

1、 對於0-5個月的嬰兒,他們的哭聲我們稱之為「Honest Signal」(真實的信號)。

他們的啼哭似乎傳達了這樣的信息:「我不舒服,快來幫幫我。

」他們還不會假裝哭聲來控制父母。

我們建議如下:父母對嬰兒的哭的反應應該是「及時而得體」,比如:抱,說話,唱歌,撫摸,檢查等

2、 對於4-12個月的嬰兒,孩子的哭聲開始分化,有互動性和針對性,從非有意識逐漸變得有意識。

從5個半月或第6個月開始,會有一個新的、重大的變化。

在第6個月末期,寶寶有時會因不識而啼哭,有時候會因尋求他人的陪伴而啼哭。

從此時開始,寶寶開始將啼哭作為獲得關注和陪伴的一種手段。

這種新出現的能力是正常正常智力發展的一個明顯信號。

這也標誌著從這個時候開始,作為父母的您要盡力防止把寶寶寵壞。

我們建議如下:父母對嬰兒的哭的反應應該是「密切關注和寵愛」,比如:也可能需要抱,和他說話、檢查等。

因為孩子個體發育的差異性,具體情形需要父母自己來把握。

3、 12個月以後,孩子懂得了有意識的哭.並使用哭聲控制大人。

我們的建議是:父母對孩子的哭的反應應該是「關心而有界限」,很多情況不能一哭就抱,需要視情形而定。

並記住個體發展的差異性,不宜一刀切。

五、結束寄語父母及所有兒童照顧者

我們需要很明確的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對於12個月以後的孩子,我們的建議絕對不是放任他哭而不管。

如果家長從此走入極端,那將給孩子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

對於孩子社會技能和態度方面的教育,我們不得不說從兩歲開始已經太晚。

因為從8個月開始,嬰兒都會受到三種主要興趣的驅使。

第一是社會交往,尤其是與主要看護者的社會交往; 第二是滿足他的好奇心;第三是掌握並享受新的運動能力。

這些具有明顯的生存價值的興趣,都是非常強烈並且平衡的存在於8個月以上的寶寶身上。

研究發現,寶寶到14個月的時候,一個嬰兒就可能已經建立了一種令所有人都煩惱的社會行為模式,並且非常難以改變。

我們相信問題的部分原因是,嬰兒的父母已經採取了一種導致嬰兒不快樂的社會行為方式對寶寶的需要進行了回應,並且父母們多多少少都拒絕改變。

媽媽與小嬰兒建立親密關係幾乎是母親的本能,很多的父母憑藉自身的本能表現就可以做得比較好。

因此真正可能對孩子終生的發展造成影響的很多是發生在了孩子8-14個月之間父母教育的缺失或方法的不恰當。

【正面管教體系】

「正面管教」體系基於「個體心理學」理論,四十年前創建於美國。

正面管教為了幫助家長解決孩子挑戰而設計:能讓身心疲憊的育兒過程,轉化為家長和孩子都放鬆、享受的美好過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哭聲免疫法的真相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這些方法的確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只是發表這些觀點的人,沒有告訴你故事背後驚人的真相。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童年父母與孩子...

育兒賈說:為什麼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第二期的育兒賈說《令人驚悚的兒童心理學實驗》中,jack講過行為主義流毒無窮,哭聲免疫法是一種錯誤的育兒方法, 新一期的節目,Jack要講的是一種與哭聲免疫法截然相反的育兒理念,兒童的依戀。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