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育兒方法是大錯特錯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理導讀:「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這些方法的確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只是發表這些觀點的人,沒有告訴你故事背後驚人的真相。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童年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

母嬰關係則是重中之重,決定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存在感。

生命的底色是幸福或者不幸,3歲之前便已奠定。

作為心理醫生,大量個案是母嬰關係失敗造成的人格破碎,其痛苦難以言表,非常艱難而長期的自我成長才能修復。

寫下此文,希望媽媽們看到真正的心理學,不要隨意使用網絡流傳的育兒法無謂自坑。

育兒,愛與自由是永遠的答案。

1928年約翰·華生出版了《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一書。

在這部書中,他倡導了一種行為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

華生認為對待兒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這本書改變了美國兒童的養育實踐,整整一代兒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這種風格的教養實踐中長大的。

他的兒子們對華生的描述是這樣的 「沒有同情心和情緒上無法溝通的。

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約翰·華生在學術圈名聲大噪之時,他痛苦的大兒子雷納卻背叛了行為主義而學了精神分析,成了精神分析家。

也許是童年匱乏情感的創傷太嚴重,精神分析也未能拯救雷納。

雷納曾多次自殺,後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

其前妻的二個孩子也一直生活不好,女兒多次自殺,兒子一直流浪,靠華生的施捨才能生活。

倡導並踐行「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的華生家族,悲劇同樣在第三代延續:華生的外孫女Mariette記憶中,媽媽Mary沉默易怒,秘密酗酒,並曾經多次試圖自殺。

Mariette 自己也是酒精成癮者,並多次考慮自殺。

悲劇的種子其實早在華生童年已經種下。

華生的父親脾氣暴躁,拋妻棄子,華生受同學欺辱,並因暴力行為而兩次被捕。

童年對愛的絕望,讓 約翰·華生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個「沒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國」。

哭聲免疫法因為見效快,讓媽媽省心省力,曾在美國風靡一時,被哭聲免疫法修整長大的孩子,後來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

付出一代美國兒童的幸福代價後,此方法終於被歐美深深反思和摒棄,約翰·華生也曾被評為美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

如今,在歐美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會得到助產士和醫生的「親密育兒」的建議。

親密育兒,按需餵養,已經成為歐美國家最基本的共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哭聲免疫法的真相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這些方法的確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只是發表這些觀點的人,沒有告訴你故事背後驚人的真相。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童年父母與孩子...

父母知道孩子哭了應該要抱嗎?

不可否認「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丶完整睡眠訓練法,的確可以訓練出一個表面上極少哭鬧丶貌似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因此很多媽媽追捧並踐行。在家長課進行期間,也不時有家長會諮詢這個問題,到底孩...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心理危害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這些方法的確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只是發表...

育兒賈說:為什麼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第二期的育兒賈說《令人驚悚的兒童心理學實驗》中,jack講過行為主義流毒無窮,哭聲免疫法是一種錯誤的育兒方法, 新一期的節目,Jack要講的是一種與哭聲免疫法截然相反的育兒理念,兒童的依戀。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