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教育都應該以「不傷害」為前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來自網絡

虎媽狼爸的教育方式曾經風行一時,受到了很多爸媽的追捧。

很多父母受到了「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箴言」的影響,相信他們的「懲罰」是為了孩子好,只有嚴格的限制和懲罰手段才能讓孩子獲得教訓從而改正錯誤,獲取進步。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將孩子打造成你所希望的樣子,不惜以「傷害」孩子為代價?

我就是一個在虎媽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我的媽媽給我制定了很多的家規,稍微有一點做得不好我就會被罵得體無完膚。

想知道我在成長過程中更多的感受是什麼嗎?是恐懼和壓抑還有無法抑制的難過。

我想逃避,想離這個家遠遠地。

而我做到了,我大學一畢業就不顧家裡反對的領了結婚證,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回想起來,我發現從前的自己都是在討好我的媽媽,我害怕她的辱罵和歇斯底里,害怕她對我內心的視而不見,只關注一些外在形式的東西。

我感覺自己非常的受傷害,也非常的失望。

圖片來自網絡

口口聲聲頂著「為了你好」的大旗來懲罰著孩子,傷害著孩子,這也是一種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只是想著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想要效果而已,至於其他的,從來沒有深入的去思考過、理解過吧。

現在我也成為了一名媽媽,我不希望孩子像我一樣在懲罰的教育下成長。

我認為,任何教育都應該以不傷害孩子為前提。

關注孩子的外在行為,不如關注孩子的內心的成長,打罵、嘮叨、說教、體罰等等懲罰手段,其實都是在傷害孩子的身與心。

受到懲罰時所產生的負面情緒,長期積壓,不可能使孩子們形成積極的人格,即使懲罰在制止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時確實很有效果,但是它所帶來的長期負面的影響,真的是不容忽視的。

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要麼就會變得非常的叛逆,要麼就會變得非常的自卑。

因恐懼而順從的孩子和因壓抑而叛逆的孩子,其實都是因為父母的打壓和懲罰造成的。

管教孩子需要我們用足夠的耐心,需要我們和善而堅定的正面引導。

當孩子感覺好,他們才能做得更好。

任何教育都應該以「不傷害」為前提,以彼此尊重為基礎。

管教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相信我,懲罰一定不是最好的那一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眼中的懲罰教育

罰與不罰一直在我和孩子爸爸之間有著嚴重的衝突。在他的眼裡,教育孩子就應該嚴厲,就應該用懲罰的方式讓他記住錯誤、掌握規則。也許他是對的,我公公婆婆也曾經無數地次地提起,棍棒底下出孝子,只有用打的方...

孩子叛逆是好事,家長要理性看待

「叛逆」一詞其實很尷尬。並不該存在這個詞。所謂「叛逆期」,也只不過是孩子在長大,希望由自己決定這樣而不是那樣,想要活出自己的樣子,而父母無法接受罷了。

懲罰熊孩子 5招最給力

爸爸媽媽的責任就是管教好自己的小寶貝,並使小寶貝成長成一個負責任的人。在孩子年幼時父母要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徵,要確保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知道犯了錯誤就一定要受到懲罰。但是父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