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太多,難成方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時光,每個兒童都是一個純美的原生態世界,具有謎一樣的潛能和無數的發展可能,教育的任務就是要開發這種潛能,並努力保護個人的幸福感。

壓力和懼怕不可能變成兒童內在的需求,「聽話」或「懂規矩」不過是一種假象,背後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調,所以經歷就不能轉化為經驗,卻會根本性地損壞兒童的心理健康。

童年的首要任務不是「學規矩」

人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在兒童教育中,則是「規矩太多,難成方圓」。

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時光,每個兒童都是一個純美的原生態世界,具有謎一樣的潛能和無數的發展可能,教育的任務就是要開發這種潛能,並努力保護個人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生命最大的營養品,「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幸福,完全在於他們能夠運用他們的自由」。

所以無論從潛能的挖掘還是幸福感的擴容,童年的首要任務不是「學規矩」,而是發展自由意志,這要求家庭生活必須減少約束。

一個孩子,如果他最初接觸的世界不能讓他輕鬆自在,而是小心謹慎,就是被拋入一場能量消耗戰中。

天性要他擴展自我,探究世界,環境又處處約束和限制,讓他小心謹慎。

他既本能地想聽從內心的召喚,又要被動地迎合別人的要求,這令幼小的孩子疲於招架,不知所措,
成長正能量被無端消耗,心理秩序被擾亂,嚴重的甚至會無法完成自我成長。

有位學歷不低的媽媽,對孩子的培養很用心。

從智力到習慣,從飲食到舉止,每個方面都要做到盡善盡美,對孩子進行「高標準,嚴要求」的教育。

並說服孩子父親、爺爺奶奶等家人,一起不溺愛孩子,嚴格規範孩子所有的生活細節,以期把孩子培養成才。

比如,孩子兩歲以後,她就儘量不去抱孩子,告訴孩子說,你是男子漢,不能嬌氣,以後走路要儘量自己走,只有累了才可以讓父母抱。

但孩子常常故意耍賴,明明不累,卻要媽媽抱,她堅決不答應,任憑孩子怎樣哭,都絕不妥協。

為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和勞動能力,孩子從4歲開始,被要求必須把天天換下的內褲自己洗乾淨。

哪天孩子不想洗,要放到第二天兩個一起洗,媽媽不許,告訴孩子,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完成。

為了培養孩子的良好修養,吃飯必須在餐桌上吃,偶爾孩子餓了,飯也做好了,可動畫片還沒演完。

孩子想一邊看一邊在電視前的茶几上吃,媽媽不許。

要麼強行關閉電視,理由是吃飯的時間必須吃飯,不能一心二用;要麼寧可大家都不吃,一直等著,到動畫片結束,再把涼了的飯菜重熱一遍。

無論如何,這碗飯必定要規規矩矩坐在餐桌前吃,並且在吃飯中,要遵守餐桌禮儀,不說話不灑飯粒不可以發出咀嚼聲音……諸如此類的規定很多很細,幾乎每件事都有一套家長制定的標準。

她的孩子剛5歲,智力出色,確實養成了很多「好習慣」,但慢慢地,孩子表現出越來越嚴重的偏執,幾乎不接納任何稍有變化的或常識里沒有的事。

比如有一次姥姥洗好葡萄,遞給他一小串,接的過程中,有一顆掉了下來,滾到地上,他就不答應,要求姥姥把這一顆再接回到串上,姥姥說接不回去,他就哭得不依不饒,另給一串也不行。

好說歹說都沒用,只能以一頓暴打結束他的無理取鬧。

還比如爺爺每天接他從幼兒園回家都走同一條路,有一天媽媽開車去接,想要繞道去超市買點東西,他不允許,說回家只能走那條路,不能走別的路。

媽媽不聽他的,把車開到超市,他哭著不肯下車,要求媽媽必須回到幼兒園門口,走原來的路回家……

總之,類似的不可理喻的行為非常多。

幼兒園老師反映,雖然孩子很聰明,但很孤僻,不合群,一天難得見到他笑一下,總是一臉冷漠,也不會和小朋友玩,總是玩不到幾分鐘就發生衝突,最後只能躲到某個角落,獨自玩一個什麼東西。

老師甚至小心地提醒家長,是不是應該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

一個年僅5歲的孩子,作為人的自然天性從開始就被壓抑,規矩的框子已開始把他的心理擠壓得變形,那麼孩子所表現出的不體恤,拒絕合作,膜拜「規則」,逆反冷漠等等,幾乎是必然症狀。

如果家長一直對此沒有警醒,一直「規範」下去,後果真是令人擔憂。

英國教育家A.S.尼爾認為:「嚴酷的家庭法則就是對健全心智的閹割,甚至是對生命本身的閹割。

一個屈從的孩子不會長成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因手淫而被懲罰的孩子,將來也得不到高度的性快感。

面對幼小的孩子,如果家長不能首先想到如何給孩子自由,而是如何對孩子進行規範,尤其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生活細節上,向孩子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種規則和要求,並且經常為孩子不能達到這些目標、不遵守這些規則而去批評孩子、懲罰孩子,那麼他幾乎不可能培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只可能打造出一個刻板者、自卑者和偏執狂。

社會很少對刻板者和偏執狂給出太多偏愛,社會願意容納的,是人的寬容心和變通力。

所以越是具有寬容心和變通力的人,越容易成為社會主流人群。

奧地利心理學家A.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當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撓時,他愈能另外找尋新的出路。

只有神經病患者才會認為他的目標的具體表現是:「我必須如此,否則我就無路可走了。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接受的是嚴苛的家庭法則,自由意志早早萎縮,那麼你能指望他用寬容和變通的方法來面對世界嗎?

太多人把控制當教育

現在,家長們文化程度越來越高,也重視孩子的教育。

但奇怪的是,很多家長像上面這位媽媽一樣,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社會地位沒有讓他們對兒童教育這件事有更好的領悟,反而抑制了體內的原始本能。

面對孩子時,感覺遲鈍,既缺少母愛的直覺,又缺少文明進化後的體貼和修養,生搬硬套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把「立規矩」當作教育,使事情陷入本末倒置中。

童年是堅強的,也是脆弱的。

一個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質生活上貧窮,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難。

物質貧寒在某種程度上能錘鍊人的意志,精神壓抑只能扭曲健全心理。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強勢,孩子凡事要按家長畫好的道道來,那麼父母越認真,對孩子的自由意志剝奪就越徹底,給孩子帶來的精神損傷越嚴重——為什麼很多「多動症」、「自閉症」兒童出自高學歷、高收入、嚴要求家庭,答案常常在這裡。

哲學家弗洛姆說過,「教育的對立面是控制」,現實中卻有太多的人把控制當作教育

如果有人對他說不要給孩子定太多規矩,要讓孩子自由成長,他會立即反駁說,不給孩子立規矩行嗎?難道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他打人、偷東西、隨地大小便也不要管嗎?

持有這樣極端思維的人,其話語邏輯令人無法招架,「人之初,性本善」在他們看來是胡說八道,所以他們只能這樣理解,孩子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給三分顏色就開染坊,所以要嚴加管制,不管就是不負責任。

避免用瑣碎的規矩束縛孩子,和縱容孩子做壞事,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猶如一個老闆對下屬充分賦權,充分給下屬在工作上自由決斷的空間,這和他允許下屬做違法亂紀的或損害公司的事完全沒關係一樣。

人文社科領域的話語重在理解,不能抬槓,不能走極端,一切討論必須基於基礎概念的相同和基礎價值觀的相近,否則就失去了討論意義。

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會常常遇到一些溫和的反駁,如,孩子不能完全沒規矩,適當的規矩還是需要的。

這樣的反駁看起來既客觀又理性,卻同樣沒有意義。

事實是,沒有誰說過孩子應該完全沒有規矩,也沒有誰會認為不給孩子立規矩就是連「適當的規矩」也不需要。

極端思維和庸俗思維都是缺乏思考力的一種表現,背後的外部成因往往正是這些人從小經歷了太多的「規矩」,致使思維狹隘。

沒見識過美好柔和的教育,也失去了用最天然的心去體會另一個天然的人的能力,不相信一個人的自發選擇會是善的。

對人性的不信任,常常是一些人跨不過「立規矩」這道坎的根本原因。

所以面對一個具體的孩子時,尤其面對孩子的過失時,不知道離開了懲戒,還有別的辦法。

2013年我偶然從中國主流媒體上看到了一檔電視節目——《超級保姆》和《保姆911》,是從歐美引進到我國的家庭教育系列電視劇。

看來這檔節目在國外很受歡迎,否則中國主流電視台不會花重金引進。

但這樣的電視真是誤導人。

幾乎每一集都是這樣的套路:孩子不聽話,父母沒辦法,請來一位「超級保姆」幫忙解決。

「超級保姆」看起來自信滿滿,但她們的各種辦法歸根結底就一種:定規矩,然後用規矩來整孩子,直到把孩子整服了。

比如,孩子不想按時睡覺,就把他強行關進屋子裡,收走屋裡所有的玩具,門一關,任孩子哭泣到睡著。

孩子不想跟別人分享玩具,就用鬧鐘來定時,每人玩相等的時間,到時間必須停下來。

小女孩不想穿紅褲子,不行,家長讓穿紅的就必須穿紅的,不穿就罰坐冷板凳,直到服從……所有的邏輯都是:孩子只要不聽家長的話,那就是不對,家長被孩子弄得頭痛,只是因為沒給孩子定規矩。

定規矩是保姆的法寶,不服從就冷暴力懲罰,服從了就給予一些低端獎勵,如獎個棒棒糖吃——保姆的方法,確實就是「保姆水平」。

從表面上來看,她們做得比那些因憤怒而殘忍地往孩子嘴裡塞辣椒醬的父母稍好些,暴力性隱蔽一些,冷酷性卻完全一樣,也沒比那些暈頭的家長高明多少。

孩子在超級保姆們那裡,不過是些馬戲團的猴子,操控住就是做好了,至於如何呵護孩子的情感需求,促進孩子學會友愛和寬容,鼓勵孩子的個性發展,那是不需要考慮的。

壓力和懼怕不可能變成兒童內在的需求,用這樣的保姆之法製造出的「聽話」或「懂規矩」不過是一種假象,背後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調,痛苦的經歷不能轉化為經驗,卻會根本性地損壞兒童的心理健康。

儘管該電視劇每集都有神一樣的結論或「成果」,但我們完全可以判斷,它最多能獲得幾天表面效果。

如果說它有一種長遠的「教育效果」,就是可以培養偏執狂和鐵石心腸。

我當然相信電視製作的初衷和引進的初衷都沒有教育上的主觀惡意,但就其給人們帶來的誤導,足以被划進邪惡之列。

讓孩子看到規則之美

自由是規矩存在的土壤,自由的孩子才能成為自覺的孩子。

自由意志就是要打破對規則的盲目膜拜。

美國著名教師雷夫認為:「如果要我們的孩子達到相同的境界,就要在教導他們了解規則之餘把眼光放遠,不受教室牆上的班規所限。

人的一生中有時並無規則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時規則根本就是錯的。

成人可以給孩子呈現規則,卻不能強迫孩子執行規則。

如果有什麼規則特別需要孩子服從配合,要想辦法,通過合理的方式,讓孩子看到規則之美,心悅誠服地接受。

在規則教育中,家長的榜樣作用和包容心遠比強制力更能讓孩子學到守規矩。

「孩子的愛的潛在可能性、幸福的潛在可能性、運用理智的潛在可能性,以及類似藝術才能這樣的更為特殊的潛在的可能性。

它們是種子,如果給予適當的土壤,就會生長,就會顯現出來;如果沒有這些條件,它們就被窒息而死。

在這些條件中,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是,在孩子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要信任這些潛在的可能性。

這種信念的存在,使教育與控制之間產生了區別。

雖然每個兒童都會出於無知和調皮,在某一階段某些事上「沒規矩」,尤其男孩子,更願意探索和挑戰,更顯得「不聽話」,甚至具有破壞性。

但一個單純的兒童從來不會沒底線,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對人對事沒有惡意,就不會有過度的挑釁,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能變得習慣良好,行為得體。

很多精英人物,在回憶童年時,上樹掏鳥窩,到地里偷西瓜,甚至三天不洗臉,打架等等,所有這些「壞行為」都是有趣的童年記憶,卻完全影響不到他們成年後的道德面貌和行為能力。

當下有一個誤導大家的詞就是「溺愛」,詞面意思使很多人誤以為想把孩子教育好,就是要愛得少一些,定規矩多一些、嚴厲一些、物質上苛刻一些。

尤其家境條件較好的孩子出了事,人們幾乎總是眾口一詞地說這孩子被「溺愛」壞了。

事實是古今中外,任何經濟層面、社會層面的家庭都有可能出混混,混混的產生和家境沒有必然關係,只不過家境好的更引人注目。

家境優越的孩子和家庭貧寒的孩子,他們成長得好與壞,不在於父母在物質上是否出手闊綽,在於精神上是否充分給予。

兒童對外部物質世界感覺懵懂,對自我情緒感知卻分外敏感。

物質上多一些少一些不是問題,精神上的貧寒卻會對兒童形成心理摧殘。

家長給孩子花錢多和他愛孩子多少,沒有一點關係。

事實是很多經濟條件良好的家長,無力在精神和情感層面滿足孩子,就用過度的物質給予進行彌補和掩蓋,
把花錢多理解為愛得多,但這不過是庸俗思路,也是愛的假象,誰不知道提供物質享樂總是比提供精神享樂更容易一些,尤其對於經濟寬裕的家長。

如果一定要說過度花錢也是愛的一種,這種「溺愛」只是物質溺愛,這不是孩子的需要,只是家長的需要。

孩子要的是「精神溺愛」,即家長能給予的最優質的父母之愛。

這種愛不是由一大堆的物質堆成,而是由充足的相處、深厚的感情、自由的氛圍、良好的榜樣等等這些構成。

其中,少立規矩,就是保障自由,提高愛的質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一個物質豐富的童年不是件壞事,但擁有心理豐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運。

「自由意志」是家長送給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

家庭生活中規矩越少越好

生活有萬千種細節,對於該給孩子什麼規矩,如何把握這個度,沒有人能把所有的情境都羅列或歸類,很多東西是需要自己去悟的。

我的觀點是,「守規矩」這件事在幼兒期幾乎不需要強調,越年幼的孩子越不該給他定規矩,整個家庭生活中的規矩越少越好。

如果有什麼要求,只要講給孩子,並做出示範,同時想辦法讓孩子愉快接受就可以,沒必要為了「規矩」的事,整天和孩子弄得不愉快。

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之上,幾乎可以允許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不要擔心他闖些小禍,不要害怕他做得不夠到位,不要為他的無心之過而責備他。

日常生活中不處處限制和壓抑孩子,至少就是為孩子提供了正常的精神成長條件,對於精神發育正常的孩子來說,所有的經歷,無論成敗,無論好壞,都會沉澱為正面經驗。

在我們的文化中,「規矩」太深入人心,「自由」太新鮮。

這也是為什麼「規矩太多,難成方圓」現在還很難被人接受,因為它和很多人的常識相去甚遠。

孤立評價每一種「規矩」,似乎都有存在的必要。

但兒童真的需要那麼多規矩嗎?那些規矩對兒童是適宜的嗎?「在錯誤紀律下長大的孩子,變成無關緊要的習慣和禮儀的奴隸,毫不遲疑地接受許多愚蠢的習俗。

真正需要他們學會的人生智慧和能力卻無法習得。

有一次,我和一位幼兒園園長交談。

我問,孩子入園後,你們首先做的事是什麼。

她說:「首先是紀律教育,把孩子們在家裡養成的自由散漫的壞毛病糾正過來。

」然後呢?我又問。

「然後就是上課。

從我們這裡畢業的孩子,上小學就不需要再學拼音了。

」園長驕傲地說。

我相信這位園長的回答在當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代表著一種思維方式,也代表著一類做法。

有位家長跟我說,她花高價把孩子送進一所蒙台梭利幼兒園,可是沒過多久,孩子就哭著不肯去了。

後來她了解了一下,發現這個幼兒園有相當多的規則,如:不能在教室里大聲說話,孩子們不小心稍大聲一點,老師馬上會說這樣打擾到別人,不禮貌。

小朋友玩的時候,偶爾互相做一下踢打的動作,非常開心,樂得哈哈大笑,老師馬上制止說這樣不文明。

如果小朋友回答老師問話時語氣不夠好,老師不滿意,就會讓孩子重說,說好幾遍,真到老師滿意為止。

如果孩子之間發生一些小的碰撞,老師會教孩子們說:請你不要碰到我的身體。

一個孩子幫了另一個孩子一點點忙,如果對方沒說謝謝,老師會把兩個孩子叫到一起,要求被幫的孩子一定要謝謝,等等諸如此類的事,弄得孩子們整天小心謹慎,且一個個變得斤斤計較。

尤其幼兒園使用所謂的蒙氏教具來上課,在規定的時間大家做規定的事情,孩子們如果做得不好或不願做,老師就會給予批評,然後耐心地一直陪孩子做下去,直到孩子做好為止。

老師們都是善良的,很賣力,很累。

孩子們卻不快樂,每天早上幼兒園門口一片哭聲。

「蒙台梭利」近年在中國幼教界是個時髦詞,不知道現在全國有多少家幼兒園在用這個旗號。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給孩子自由」,她發明的教具,只是一些外化手段,是輔助性的工具,只有當它們被恰當地運用,才能體現她的思想。

而現在很多掛著她的大名的幼兒園,只借用了她的教具,卻把這些教具使用到她思想的反面。

弗洛姆說過:「在一切愛的關係中,自由最重要。

這句話適用於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戀人關係等。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幾乎所有良好的關係都沒有太多的教條和瑣碎的管制,都是在親切的相處中為對方留下自主的空間,允許對方按他自己的願望去做事,允許他做得不夠好而較少苛刻。

「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夠對彼此的品行感覺到一種完全的信賴。

這種信賴使他們能夠在任何時候放心地相信,相信彼此不會冒犯。

惡行總是反覆無常的,唯有美德是恆常有規則、守紀律的。

「規矩太多,不成方圓」要求我們在生活中力求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

但做減法總是比加法難做。

吃得少比吃得多難,小富即安比貪財愛利難,低調自謙比張揚炫耀難。

教育孩子,說得少比說得多難,放手比管制難……總的來說,做加法需要能力,做減法需要智慧。

處處以「規矩」來制約孩子,表面上很辛苦,實際上這比處處對孩子放手容易得多。

誰不知道一個規矩的孩子確實比一個不規矩的孩子更容易管理,更令家長輕鬆且有安全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百年前寫的一首打油詩,字面淺顯,內容卻非常豐富,「生來不自由,生來要自由,誰是真革命?首推小朋友。

」最近看到詩人海桑的一首詩,《一個小小孩》,猶如對陶先生詩的補充和延伸,引用作為本文的結尾。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每天給孩子一個好聽的故事


微信號:xiaolijianggush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