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過家家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朱莉躺在一隻小毛狗的身上,美約左手拿著一個蘋果放在嘴邊,右手拿著一個香蕉放在耳朵上在打電話。
「月月,你知道嗎,我剛剛生了個小baby!對,好,再見。
「
美約放下香蕉和蘋果,拿起一個小奶瓶餵朱莉吃奶。
這時,南希走了過來。
美約對著南希說,你看看我的小baby,這麼乖,一直喝牛奶。
小baby,媽媽給你唱支歌吧,:「瑪麗有隻小綿羊。
……」
朱莉:「我喝完了。
」
美約:「還沒有。
」
南希:「我走了,回家吃飯去了。
Bye-bye。
」
美約:「Bye-bye,下次見。
」
美約站起來對正在用紙巾擦桌子的微微說,「你是姐姐,要陪小baby呀,媽媽要去商店買東西了。
」
微微:「我要媽媽。
」
美約:「你長大了,要陪baby,媽媽馬上就回來,大灰狼敲門不要開門呀。
」
玩過家家在孩子的語言、情感及社交能力的發展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在一歲半後就開始「假裝」,先是用實物給自己用,如拿杯子放在唇上假裝喝水,這個時候玩的內容和道具都是來自於他的日常生活;漸漸的,開始用杯子餵小毛狗喝水。
兩歲後,想像力繼續發展。
如美約用香蕉當電話,並開始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智力的提高,過家家的情節也逐漸複雜。
在觀察中,我驚訝地發現孩子們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們一起協商,一起出主意,有了衝突彼此協調解決,或是大點的孩子幫助解決。
當每個人找到自己的角色後,就根據自己的角色用相應的語言和行為來配合。
如上例中的小朋友,雖然都只是兩三歲的年齡,卻配合得非常恰當。
美約是媽媽,所以她模仿大人的口氣對她的小baby講話,用了許多命令語句,而平常愛講話的朱莉卻因為自己是小baby而儘量不講話也不走動;南希和微微也根據她們各自的角色而相應地作配角,並且自從南希同小朋友一起玩過家家以來,她的講話能力有明顯提高。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兼有編劇、導演和演員的天賦。
他們用簡陋的道具,根據他們的生活經歷,融入他們聽到的故事,電視里看到的場面,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一起配合著演出許多可愛的小故事。
目前對情緒行為有問題的孩子有種「玩的療法」(play therapy),其中有一項就是用過家家的方式,讓孩子通過玩,把他們裡面的焦慮、不安、恐懼及憤怒等消極的東西倒出來。
藉此幫助他們理解、理順事情的因果。
父母可配合做環境的布置者、觀察者和配角,可將家裡某個房間的一角布置成玩過家家的地方。
其實道具非常簡單,如大人用過的衣服、帽子及背包等。
孩子們非常喜歡穿大人的衣服,來作扮演爸爸媽媽
有時也可放一些小杯子、小碗、小勺以及菜單,將過家家一角變成了餐廳。
家裡若有一個以上的孩子,一般大的(通常八歲以下)會帶著小的玩。
若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他通常也會自己玩,但有時就要拉父母做配角。
父母要儘量順著孩子的思路,按著他們的安排來演自己的角色,必要時給予相應的提示或建議,幫助他把內心的情感想法及經歷用語言及行為表達出來。
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豐富了孩子的情感。
當幼兒園孩子談「戀愛」時,他們到底在談什麼?
寶寶上幼兒園了,好不容易熬過分離焦慮期。媽媽們剛剛鬆一口氣,卻猝不及防地發現孩子「戀愛」了!三五歲的小孩回家開心地說「我有女朋友」「等我長大了,就和某某結婚
孩子1歲左右開始「過家家」,如何在家裡把育兒理念運用好?
發現很多0-3歲的寶寶基本上在家裡的時間比較多,即使上一些早教班或者興趣小組也是一周數次。國內的國情是,如果父母親都在全職上班,就由老人帶;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寶媽和寶爸就協調誰辭職在家帶孩子,可...
8歲女孩玩回來時說下面疼,媽媽看到褲子上的血跡……
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個新聞:某天早晨,花花(化名)像往常一樣吃過早餐後就去找小區里別的小朋友玩,一個小時左右花花也就回家了。可下午時,花花就突然說下面疼,花花媽媽查看後,不禁呆住了,下面竟然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