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不是為了生產「碎鈔機」或者「復讀機」,而是為了這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儘管很多人都在開玩笑說,女兒是招商銀行,兒子是建設銀行,不過大多人都為了子女的養成絞盡了腦汁。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子女養成的費用可能是除了購房費用之外最大的一筆支持——何況其他房子和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下面這個圖片其實就很清晰地說明子這個問題,直接上圖: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孩子就是「碎鈔機」有木有!

不僅僅如此,很多時候,孩子還是「復讀機」,而且常常復讀著一些負面信息,這讓我們家長很頭痛。

我有位朋友,家裡是個8歲的女孩小美,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可是最近小美的媽媽卻在教育女兒中遇到了很大的困惑。

有一天晚上,媽媽陪孩子一起玩遊戲,小美給布娃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嘴裡念念有詞:「娃娃打扮得真漂亮,咱們一起去傍大款……」

媽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兒,才8歲啊,怎麼能說出這些話。

但是轉念一想,也難怪,現在信息這麼豐富,消極信息非常多。

小孩子模仿力強,難免會被這些消極信息干擾,小美的媽媽很擔心,畢竟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受這麼多負面信息的影響,孩子怎麼能夠健康成長呢?

的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接觸的環境也越來越大,接觸的人也不僅僅局限於家庭成員。

隨著信息刺激量的豐富,社會上一些「假惡丑」的東西也不可避免的進入他們的眼帘,孩子還分不清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經常會模仿一些話語甚至行為,使得很多家長感到擔心害怕。

不過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要因為孩子模仿了一句話或是模仿了一個行為,就覺得孩子變壞了,事情不可收拾了,進而恐慌不已。

實際上,孩子的想法,和大人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不能用大人的視角、標準去判斷孩子。

其實孩子在說一些話或是模仿一些行為時,往往是出於好奇,家長大可不必給孩子貼上什麼不好的標籤,甚至批評、指責。

批評懲罰也許暫時能壓制孩子的行為,但是卻更加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

所以,出現了這類問題,家長需要用正確的手段來引導孩子。

首先,要做到不迴避。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提的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會因不好回答或內心不高興而閃爍其詞。

這樣的態度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要知道,當孩子不能從正面得到答覆的時候,可能會通過不正確不健康的途徑去探究。

因此,家長要儘量做到淺顯的解釋,同時告訴孩子,這種現象是不好的,是錯誤的。

其次,要引導孩子多關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其實放眼我們周圍,良好的信息也是非常多的,比如,主動幫助人、保護環境……這些好的信息一定要主動留意,引導孩子去了解模仿。

這樣的強化多了,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也會逐漸加強,有利於對不良信息的抵禦。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講,父母的影響還是最大的,父母的行為也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孩子也經常通過父母的反應來判斷一件事情是對是錯,因此,父母要多在孩子面前表現有利的行為,比如講禮貌、做事認真、樂於助人……這些好的行為都不不知不覺地潛移默化給孩子,反之,父母一些不良的行為也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聖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什麼是習慣?從簡單定義闡述:習慣就是人的行為傾向,習慣一定是行為,而且是穩定的、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