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們,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爸爸媽媽們,又是一年九月一,寶寶們要上幼兒園了,你們做好準備了嗎?選好幼兒園了嗎?你對幼兒園的認知是什麼樣的?孩子能接受上幼兒園這件事嗎?身為父母的你,又該怎樣引導自己的孩子呢?

幼兒園教育是必須的嗎?

為什麼三歲的孩子要進幼兒園接受教育?在家裡不能完成嗎?3歲是孩子在幼兒階段的分水嶺。

3歲前的孩子需要的是來自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這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非常關鍵。

3歲以後,孩子逐漸開始出現社交需求,身體的發育也足夠讓孩子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探索外界的能力,於是孩子的需求越來越多,這在簡單的家庭生活中已經不能滿足。

讓孩子參與集體生活,接觸家庭生活之外的更多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與人交往、學習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也為將來孩子的生活學習奠定基礎。

選擇怎樣的幼兒園?

幼兒園該為孩子提供怎樣的教育?幼兒園作為孩子一生教育的源頭,是為孩子將來一生的教育搭橋鋪路的。

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很多類似「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言論,讓父母焦慮不堪,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了。

於是,從小給孩子報各種早教班,與所謂「別人家的孩子」賽跑競技。

別的孩子會的,自己也要會,父母們不是在帶孩子上早教課,就是在奔赴早教課的路上。

巨額的早教費用,也要讓父母們苦不堪言、孩子勞頓疲憊。

同時,很多幼兒園也打著這種旗號,迎合父母,標榜自己的幼兒園設置了識字、繪畫、鋼琴、舞蹈等豐富多樣的課程,能培養孩子各種能力,甚至為了讓父母看到短期效果,強迫孩子學習各種技能。

殊不知,幼兒階段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培養生活自理、良好習慣、社會交往等能力,需要在一個適度寬鬆舒適的集體生活中認識和探索世界。

3-6歲的發育特點,讓孩子更喜歡在玩中學習,不僅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也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建立長久的學習興趣,為將來做好人生鋪墊。

如果急於讓孩子接受知識教育,強迫學習,只會埋下將來厭學的惡果。

因此,父母一定要選擇環境寬鬆,既能讓孩子獨立成長,又能快樂遊戲的教學環境,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也為他一生的成長積累內心的能量。

如何避免幼兒園焦慮?

幼兒園焦慮,是每一個新入園兒童父母的心中噩夢。

擔心、不安,害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好、害怕被欺負、害怕哭鬧不停,這種焦慮的情緒,不僅反映在孩子身上,其實更多的反映在成人心裡。

父母的擔心,孩子是最易察覺的。

但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分辨能力,他還不懂父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孩子感受到的是:幼兒園不好玩,幼兒園很可怕,我不要去幼兒園,我不想和媽媽分開……。

因此,要避免入園焦慮,首先要解決的是父母的焦慮問題。

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幼兒園和老師,在老師的幫助下,孩子一定能夠照顧好自己,一定能快樂的進步。

其次,讓孩子在入園前做足充分的生活能力、生活習慣上的準備。

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吃飯、穿衣、入廁等,哪怕做不好也沒關係,只要讓孩子慢慢習慣就可以。

這是為了減少孩子入園時,突然少了父母幫助時的無助感,以便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第三,幫孩子建立思想上的認同和情感上的嚮往。

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幼兒園可以和很多小朋友玩,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和好看的書,老師也會講故事、做遊戲,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既自豪又嚮往的事。

最後,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的入園焦慮,一方面來源於生活上的不適應,更多的則是對父母的想念和依賴,擔心父母不愛自己了,擔心父母不來接自己。

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每次送孩子入園時,一定要親親抱抱你的孩子,並且認真地告訴他:「爸爸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你長大了,能自己上幼兒園,爸爸媽媽更愛你了!」給孩子足夠的力量和支持,讓孩子勇敢的走向幼兒園!

爸爸媽媽們,孩子的幼兒園階段,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和成長,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堅持、鼓勵、學習和配合。

幼兒園,是孩子開始脫離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是一項重要的人生里程。

作為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加油,迎接新的人生階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經驗乾貨分享,初入幼兒園需要做哪些準備?

這個時間恐怕正是很多爸爸媽媽們開始為自己的寶貝幼兒園報名,面試,體檢等一系列的活動忙碌的時候,等一切就緒,就興奮又忐忑的等待著寶貝去幼兒園開始全新的生活啦。許多爸爸媽媽最近都會焦慮,到底該為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