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寶寶發燒39.5℃以下緊急處理辦法,寶媽們趕緊收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發燒是寶媽們經常遇見的事情,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其實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

根據這些常見的規律我們總結出以下方法,希望能夠對寶媽們有用!

嬰兒發燒物理降溫方法

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

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

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衝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 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

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 來。

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

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

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

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覆使用。

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

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以上為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寶寶發燒的一些處理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如果寶媽們有更好的方法的話可以在下面評論哦!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

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 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

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 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

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

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

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寶寶發熱時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如果孩子白天體溫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熱,說明孩子發熱是身體內寒重及虧虛引起的,這時仍要給孩子喝生薑紅糖蔥水,最好再配合 艾葉水泡腳祛寒,而且可以讓孩子喝肉湯和淡淡的雞湯,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給孩子及時補充營養,同時讓孩子多喝水。

2.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發熱,則說明體內有內熱或炎症,家長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鐘後給孩子喝,一天2~3次,到 孩子白天不發熱時,就不要再喝了。

同時儘量給孩子多喝水,吃新鮮的水果,飲食要相對清淡,不能吃魚、蝦,只能吃其他肉類及蔬菜。

3.如果孩子發燒時手腳不冷,但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顏色黃、氣味重,眼睛發紅,則說明孩子身體內熱較重,就不能喝生薑紅糖水 了,家長應該讓孩子大量喝溫開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鹽,沖成淡鹽開水給孩子喝,能消內熱。

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幾次小便,讓身體的內熱隨著尿液排 出,體溫才會下降,上火的症狀也才會好轉。

4.多數孩子還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發熱,發熱時手腳發冷、舌苔發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家長可以用生薑紅糖水給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錯的,如 果生薑紅糖水裡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長的蔥白,效果會更好。

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給孩子煮的稀飯裡面加上兩片生薑、兩段蔥、幾滴醋,煮好後,去掉姜、蔥, 餵給孩子吃,能祛寒、發汗,退熱的效果不錯,孩子也願意吃。

家長可以一天給孩子餵2~3次,孩子退熱後就不要加蔥了,舌苔不再發白時,姜也可以不放。

5.一歲半以內的嬰幼兒,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門,一直捂到孩子的頭微微出汗,這時再看小嬰兒,鼻 子通了,呼吸平穩了,溫度也降下來了。

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餵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

上面說的是寶寶一些可以自己處理的方法,但是有些情況是必須要送醫院的!

1.高燒39.5℃以上。

2.感冒後孩子呼吸加快(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呼吸次數每分鐘≥60次,2個月至1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50次,1~4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40次),可能引發了輕度肺炎。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時有喉喘鳴聲。

5.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現驚厥。

6.孩子呼吸加快並出現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這是由於肺部組織彈力差,吸氣費力所致;若孩子吸氣時僅有肋間或鎖骨上方軟組織內陷,則不是胸凹陷)。

發熱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發燒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減少對人體的破壞。

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最合適的生長溫度就是37度,溫度升高,病原繁殖能力會明顯降低。

不要著急把體溫減至正常!

高熱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可以引起機體代謝障礙和各系統功能紊亂,導致重要器官的損傷。

由於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尤其是5歲以下患兒在發熱時易發生驚厥,從而對大腦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故對小兒發熱,尤其是高熱應及時予以退熱處理。

針對寶寶發燒的一些注意事項

  • 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

    首 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

    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鐘,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

    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 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

    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 正的病因。

  •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

    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

    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

    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 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藥完全不同

    一 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准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 好。

    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

    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 抓,什麼藥都一股腦用上。

  • 寶寶發燒,藥別混著吃

    是 否給孩子吃退燒藥,需要權衡一番利弊。

    藥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 用任何退熱藥品。

    在一般情況下,藥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

    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

    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 子吃退燒藥。

    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藥。

  •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 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藥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藥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藥效重疊。

    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 以下。

    又產生新的問題。

    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藥,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 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藥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

    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

    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

    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 溫 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

    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

    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 25℃)擦拭額頭臉部。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

    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 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

    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

    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 到目標體溫。

    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藥物,降低設定溫度,這時再輔助物理 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

  • 多穿點還是少穿點?

    寶 寶發燒後,常常有一個問題讓家長猶豫不決:究竟發燒時應該多穿衣服免得發抖,還是脫掉衣服幫助散熱?其實,加減衣服要配合發燒的過程。

    當設定溫度提高、體 溫開始上升時,孩子會覺得冷,此時應添加長袖透氣的薄衫,同時可以給予退燒藥。

    服藥半小時之後,藥效開始發揮,設定溫度被調低了,身體開始散熱反應,孩子 會冒汗感覺熱,此時就應減少衣物,或者採用溫水拭浴幫助退燒。

  • 孩子發燒時不可多吃雞蛋

    孩 子發燒後,通常都會出現食慾不佳的現象,這時候應該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

    等體溫下降,食慾好轉,可改 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麵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餚。

    另外,要多喝溫開水,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這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體溫再度快速升高。

  • 當孩子發燒時,許多家長覺得應該補充營養,就給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實際上這不但不能降低體溫,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嬰兒的體溫升高,不利於患兒早日康復。

    專家錦囊

  • 幾招簡單的退燒法

    (1)多數寶寶發燒是因為受涼感冒引起,如果寶寶發燒時手腳冷,舌苔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父母可用生薑紅糖水為之祛寒,在水裡再加兩三段一寸長的蔥白,更有利寶寶發汗。

    (2)如果寶寶發燒咽喉腫痛,舌苔黃,小便黃而氣味重,說明孩子內熱較重,這時不能喝薑糖水,而應喝大量溫開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

    有的父母認為給孩子用退熱藥會抑制孩子的免疫功能,但近期研究表明,即使在孩子服用退燒藥後,機體防禦系統仍在進行工作,並不會抑制免疫能力

  • 臨床有哪些退熱藥物

    1、對乙醯氨基酚,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嬰兒和兒童高熱時的首選退熱藥。

    它的解熱作用緩和而持久,以療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為特點。


2、布洛芬,退熱速度快,效果顯著,且退熱持續時間可維持6~8小時,副作用小,可以減少服藥的次數。

副作用相對較小。

  • 3、阿司匹林,退熱作用較強,但副作用相對較大。

    一般小劑量短時使用,還是比較安全的。

    臨床常用賴氨匹林注射給藥,見效快。

    但是小兒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綜合徵(一種嚴重疾病)的現象屢有報導,需要密切注意。

  • 4、尼美舒利,一種新型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退熱效果相對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對也較大,特別是對肝臟的副作用屢有報導。

    5、消炎痛,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具有較強而持久的退熱效果,由於本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對肝功、腎臟和血液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況下都不採用。


  • 6、安乃近,是一個古老的退熱藥物,退熱效果迅速,由於可引起粒細胞減少、腎損傷等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只有在急性高熱且病情急重,又無其他有效解熱藥可用的情況下,才用於緊急退熱。

    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證安全。

    口服給藥已不被採用,可使用20%溶液進行滴鼻退熱。

  • 7、中藥退熱藥,很多中藥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熱作用,但由於中藥退熱作用緩慢,而且所含藥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薦家長選用中藥作為退熱藥物使用。

  • 8、注意:一般情況退燒藥的退燒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感冒發燒飲食六忌

感冒發燒時煮點白粥喝,患者應該儘量多休息,多喝開水,保持室內通風,在飲食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不存在儘量多吃食物一說,保持足夠的能量即可。

一般以清淡食物為主,並搭配一些新鮮水果,沒有必要在食物的量上做過多計較。

忌多喝冷飲:如果是不潔食物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發燒,胃腸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飲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而危及生命。

忌多食蜂蜜:發燒期間應以清熱為主,不宜滋補。

蜂蜜是益氣補中的補品,如果多服用蜂蜜,會使患者內熱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還容易並發其他病症。


忌多食辛辣:由於體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旺盛,在此情況下亂吃薑蒜辣椒之類的溫熱辛辣食品,會以熱助熱,加重病情,不利於退熱與早日康復。

忌強迫進食:有些孩子發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燒消耗營養,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

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慾,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忌多吃雞蛋: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富,但不宜在發燒期間多吃雞蛋,這是因為雞蛋內的蛋白質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症狀,並延長發熱時間,增加患者痛苦。

忌多喝茶:喝濃茶會使大腦保持興奮的狀態,且使脈搏加快,血壓升高,進而使患者體溫升高煩躁不安。

同時,茶葉水會影響藥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藥物的療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發熱怎麼辦?教你幾招物理降溫方法!

家長對孩子發燒經常會表現得手足無措,吃退燒藥吧,又怕副作用太大。不吃藥吧,又怕孩子體溫過高,把身體燒壞。看著眼前燒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心裡別提多著急了。最後就得趕緊把孩子往醫院送。其實孩子發燒並不...

39.5℃以下 寶寶發燒的一些處理方法(備用)

孩子發熱了怎麼辦? 只要孩子發熱時精神不是很差,溫度沒超過39.5℃,家長也可以自己處理。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