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父母一個裝白臉,一個扮黑臉,這樣好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慈母嚴父的家庭教育好嗎?孩子回家晚了,爸爸教訓孩子以後不得這麼晚回家,孩子哭了,媽媽馬上哄孩子……家庭中,一個裝白臉,一個扮黑臉,這樣的角色分配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什麼影響呢?這樣的教育方法好嗎?

  寶寶頑皮了,爸爸會出聲指責,媽媽捨不得看到寶寶挨罵或是哭,馬上哄。

次數多了,「黑臉白臉」的教育方法就不知不覺根深蒂固於家庭教育之中。

但是這種教育方法真的對寶寶的發展好嗎?除了一個扮黑臉,一個唱白臉,還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嗎?

黑臉唱罷白臉登場?

  很多時候,在寶寶不聽話的時候,如果家長哄的時間久了,寶寶還是不停地哭鬧,可能就會讓其中一方失去耐心,開始體罰或者責罵寶寶。

當然,這個時候另一方就會心疼寶寶,抱著寶寶百般哄勸,表現出非常疼愛寶寶的一面。

罵也罵了,哄了哄了,這樣寶寶就變乖了嗎?恐怕結果不會像父母希望的那樣。

這樣黑臉唱罷白臉登場的教養方式,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衍生出許多不好的問題。

  在教養寶寶的時候,眼光應該放得遠一些,不要因為一時的心急,劈里啪啦就給寶寶一頓訓,然後覺得愧疚再加倍補償寶寶,這樣的「冰火相融」的教養方法,恐怕不是寶寶所能接受的。

家長在教養寶寶的時候,教養方式一定要一致,採取相同的原則,這樣才不會有雙重的標準,讓寶寶不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寶寶過於調皮不聽話,或是做了讓家長很生氣的事情,當爸爸忍不住出聲予以指責時,寶寶當時一定會感到懼怕,這個時候媽媽可不能為了心疼寶寶和爸爸鬧翻。

媽媽可以用溫柔但堅定的聲音告訴寶寶:「因為你做錯了,所以爸爸才會罵你,以後不要再犯就好了。

」媽媽這樣告訴寶寶的時候,寶寶心裡會記得,知道是因為自己剛剛做錯了事情,所以爸爸才這麼生氣,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他會克制自己不要再犯,而不是犯了錯就去找媽媽做「避風」的港灣。

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缺乏安全感

  爸爸媽媽扮演黑臉白臉的角色時,必須考慮是否會讓寶寶接收到矛盾或是不一致性的信息,一旦寶寶感受到教育上的不一致性,可能會讓寶寶有種無法預測感,進一步帶來缺乏安全的感覺。

價值觀混淆

  「黑臉白臉」的教育方法是不適用的,一個打一個護,寶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沒有,不同的標準很可能會造成寶寶價值觀的混淆,讓他難辯是非,也有可能會讓寶寶將來的個性容易投機取巧,甚至是逃避問題。

因害怕失去主見

  在「黑臉白臉」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寶寶,可能會讓他依賴「外控」,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因此實施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前,家長得先思考一個問題:讓寶寶感到害怕究竟能夠讓寶寶學到什麼?是否到頭來只讓寶寶學到了畏縮的想法,甚至讓他在成長的路上不敢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害怕與人溝通。

習慣找藉口

  如果寶寶一做錯事情,家長就用罵或打的方式解決,然後過一會再去安慰寶寶,長期下來,寶寶會認為不論做錯什麼事,不必經過反省也不用調整自己的行為,終究會被原諒。

如此可能會養成將來找藉口、遇到事情就逃避的人格特質。

親子關係破壞

  另外,黑臉白臉的角色扮演,也有可能會讓寶寶產生親近白臉、但懼怕黑臉的狀況,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不僅失去了當初的教育目的,更有可能會讓家人間失去更多寶貴的情感。

因此,爸爸跟媽媽必須好好考慮,究竟有沒有必要犧牲親子關係來達到一種「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

影響人格發展

  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會衍生出一個問題是,扮演黑臉的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可能因為寶寶長時間感受到黑臉的怒意與不悅,因此無論生活中發生了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都不願意與黑臉分享,造成了跟黑臉無可避免的親子疏離。

一旦造成這種情況發生,要修復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如果寶寶從小就在親子關係疏離的家庭下成長,對寶寶人格特質的發展也會有不好的影響,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成為整個社會的負擔。

  上述所提及的外控行為、親子關係疏離及畏縮的想法等等,並非所有在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寶寶都一定會出現以上的狀況,但是在不確定這種方式是否會對寶寶不利時,家長還是要儘量避免採取這種方法,而是用具有一致性的教育方式,儘量預防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

家長意見相左怎麼辦?

  爸爸跟媽媽有兩個不同的成長背景,對寶寶進行教育時,方式難免出現差異。

那麼當生活中兩人對寶寶的教育方式出現意見相左的情形時,應該如何化解這樣的窘境呢?

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爭吵

  爸爸跟媽媽在意見相左的時候,也要儘量避免在寶寶的面前爭吵,當寶寶感覺到父母親在生氣時,會在爸爸跟媽媽默默討論的時候也反省自己,會擔心會不會因為自己犯錯使得爸爸跟媽媽吵架而更加謹言慎行。

如果爸爸跟媽媽大肆地在寶寶面前爭吵,恐怕會給寶寶造成心理傷害,將爭吵的不和諧情景深植在寶寶心中,並讓寶寶有害怕的感覺及罪惡感,個性也可能會變得較為怯懦,因此爸爸跟媽媽應該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事先達成一致

  當寶寶還在襁褓時期,建議爸爸跟媽媽能夠先針對教養小孩的問題加以討論,這樣可以避免在往後教養寶寶的時候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先以一人意見為主

  爸爸跟媽媽不可避免地總會出現持相反意見的時候,即便如此,在寶寶在現場的時候,爸爸跟媽媽也應在和氣、平穩的氣氛下達成共識,可以先以其中一人的意見為主,讓寶寶有一個可遵守的行為準則,然後趁著寶寶不在場的時候好好溝通。

假後爸爸跟媽媽討論後的共識與之前要寶寶遵守的準則不同,也不要尷尬,向寶寶認錯,因為寶寶也能在爸爸媽媽道歉並告知新的準則的時候,學會勇於承認錯誤,這對寶寶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爸爸媽媽在教養寶寶的時候,並不需要分別扮演黑臉或白臉的角色,只要學習如何「變臉」即可,重點是爸爸跟媽媽要掌握教育一致性的原則,避免讓寶寶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

寶寶犯錯時,爸爸跟媽媽要堅決地予以規勸,等到確認寶寶已經知錯反省,可再給予安慰及鼓勵。

  不論是說教還是鼓勵,寶寶都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比「狂風暴雨」的洗禮要有效的多,在親子溝通上也會比起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來得更為順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真的好嗎?

一位媽媽在留言中求助:老公是個急脾氣,孩子一做錯事情就大聲吼孩子,有時甚至會動手。自己怕老公出手太重打壞孩子,所以每次都護著。現在孩子只要一犯錯就往自己後面躲,不知道這樣的教育方式對不對,應該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