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派克:育兒,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長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納德·溫尼科特(1896-1971),英國兒科醫生和精神分析師,一生行醫40年,共接手6萬多件兒童案例,他在英國BBC無線廣播節目中幫助成千上萬的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情緒世界。

唐納德·溫尼科特

教育標籤

沒有人會比媽媽更了解孩子的需要,沒有人會比媽媽更懂得孩子的情緒。

爸爸需要做到「存在」,更需要全力支持媽媽,讓她憑本能做好一個「自然」的母親。

當媽媽,要學會輕鬆和自信

「馬上要晉級人母了,你得多看幾本育兒指南,這些書我覺得不錯,你也買來看看。

「你以後生了孩子,我幫你照顧,養孩子還得用老方法,你們年輕人沒經驗」

「你得多關注一些最前沿的育兒知識,專家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別總聽你媽你婆婆的。

第一次當媽媽,誰都難免會焦慮。

別說以後的教育,連餵養方式都拿不准。

到底是兩個小時餵一次還是三個小時餵一次?牛奶和母乳可以混合餵養麼?孩子哭的時候到底哄還是不哄?孩子為什麼總是哭?讓孩子睡單獨的小床還是和自己一起睡……

這方方面面的疑問和糾結都讓新手媽媽擔心和焦慮,一顆心七上八下,而這時我們才發現,每本育兒書說得都不一樣,而長輩的做法和育兒書上說得又不一樣。

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到底要通過怎樣的努力,媽媽才能養好一個孩子?

溫尼科特醫生曾說,最好的母親養育來自於媽媽天然的自我信賴和獨立自信。

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我不太建議新手媽媽去大量閱讀育兒書,也不贊成她們不斷向周圍的人「取經」。

因為當一個女人懷孕的那一刻,甚至從她想要這個孩子時,她就已經開始在做準備了。

她可能會做胎夢,可能會在閒暇時想像,她在懷孕時會以無比敏感的心接收一切與孩子相關的信息。

而在她懷胎的這10個月,孩子居住在她的身體里,她也已經開始以自發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照顧,比如對話、撫摸和相互感知。

所以,沒有人會比媽媽更了解孩子的需要,也沒有人會比媽媽更懂得孩子的情緒。

其他人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媽媽,讓她憑本能做好一個「自然」的母親。

當然,也並非所有的女人都能當好媽媽這個角色。

溫尼科特曾在書中說過,即使是一個健康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也會偶爾對自己的孩子產生「憎恨」心理。

因為這個孩子的出生多多少少會給媽媽帶來一些負擔,比如改變媽媽的身材、職業生涯、家庭生活、性生活以及伴侶的關係等。

我個人認為,在育兒領域有很多理念其實並不值得提倡。

比如,有人認為,剛出生幾個月的孩子需要的只是簡單的身體照護技巧,所以一個經驗豐富的月嫂就可以取代母親的呵護;還有人強調育兒必須講究整齊清潔、一絲不苟等標準。

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大多數母親往往不會對這些理念提出疑問。

但實際上,這些理念是對母親最極端的否定,它們否定了母親天生就會「善盡母職」這件事,它們苛求母親凡事要盡善盡美。

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應該是發自於母親內心深處的母性,應該是母親最淳樸、最自然的照護,哪怕這些技巧會稍顯笨拙。

當爸爸,你首先要做到「存在」

父親有很多角色,但他需要做到的最基礎的一點,就是「存在」。

在最初始的育兒階段,父親首先要學著增加存在感,讓孩子感知自己與母親的關係是安全的,因為還有父親這個「守護者」的存在。

同時,父親為孩子展示一個完整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在嬰兒時期,孩子會把自己和母親一體化,他覺得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那麼此時父親的存在就讓孩子看到一個與自己不同的、完整且立體的人類該有的樣子。

父親是一個框架,他讓孩子在脫離母嬰共生期後,能夠跟隨著榜樣和框架成長。

再者,父親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他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完整、更成熟。

孩子在跟父親相處時,會更多地體驗到社會交往層面的情緒。

比如愛恨情仇、競爭合作等,因為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般是引領者的角色,而非照顧者。

在傳統的精神分析理論中,父親經常是壓抑孩子天性的角色,但在我看來,溫尼科特理論中的父親角色,能夠賦予孩子更完整的色彩。

在中國,男人承擔著賺錢養家的責任,也理所當然地把照顧孩子當做妻子的分內之事,所以即便下班回家後他們更喜歡沉浸於自己的空間裡,當一個「沉默的父親」。

對此,我整合了溫尼科特的思想,想給新手爸爸們以下3條建議:

第一,父親需要做到儘可能地在家。

父親的在場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吃早飯、晚上閱讀、周末體育活動時,父親的在場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同時父親與母親時不時的互動也會讓母親身心愉悅。

第二,父親需要給母親道德和精神上的支撐。

父親要為母親的權威撐腰,並成為在孩子生命中律法與秩序的代言人。

其實父親無需始終陪伴在孩子左右,但他的存在能讓孩子感覺到威嚴,並與母親的慈愛形成對比,這便是平衡的教育。

第三,父親要展現給孩子區別於其他男人的獨特之處。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階段,對一切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時,這便是他認識父親的最好時機,男性正面和積極的品質可以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陽光,此時的父親最好不要缺席。

曾經有一個女孩,她的父親在她出生不久後便與母親離婚,搬出家裡。

這個女孩在與母親生活的20多年裡,內心從未有一個完整而立體的男性形象。

由於過度渴望父愛,她在成年之後會把接觸的每一個男性都想像得極其完美和慈愛。

而事實上,時間一長,當她看到那些男性身上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某些缺點後,就會立刻陷入不可置信和無比絕望的情緒里,她開始不停地哭訴、批評、和怨天尤人,感情之路走得非常不順。

可以看出,父親的缺位會給孩子今後的人生造成一系列問題。

無論是嬰兒時期還是青少年時期,孩子都需要生活中有一個男性參照,這個男性的存在會幫助孩子發展出與人交往的能力,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框架。

如果這個女孩的父親當時沒有離開,也許她在成長的歲月里就能對現實中的爸爸產生信賴、失望、排斥和接納等種種情緒,在她長大之後,就會更成熟的對待與異性交往這件事,也會過得更幸福。

所以,在孩子年幼時期,父親的存在是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的。

要想讓孩子的身心發展得更健康,父親必須「及時出席」。

也許他幫不上特別大的忙,但在育兒初期,他只需讓孩子感覺到父愛「如山」般鮮明且威嚴地存在著,對母親和孩子來說,便是最有效的教養方式了。

放手,父母一輩子的必修課

當孩子從一個粉粉、皺皺的嬰兒逐漸長大時,他便開始了不斷探索世界的旅程。

溫尼科特的理論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嬰兒的手從單純地擁抱著母親,到一隻手放進嘴裡,另一隻手抓著別的物體時,這便證明嬰兒開始與世界發生聯繫了。

那件物體可能是一條小毯子、一個小玩偶甚至是自己的頭髮,但它代表了嬰兒從一種與媽媽融為一體的融合狀態,向一種外在、與媽媽分離的狀態過渡。

所以,溫尼科特稱那件物體為「過渡性客體」,它的出現,代表了孩子首次嘗試獨立。

當媽媽不在的時刻,孩子會拿「過渡性客體」當作媽媽來安撫自己的情緒。

這件物體最終會被遊戲和玩具取代,但它的存在證明了孩子的成長。

也就是說,嘗試獨立是一個人從嬰兒時期便會產生的本能。

但很多父母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認為孩子永遠屬於自己,永遠依賴自己。

在這裡,我必須強調,人類生命的最早階段是絕對依賴時期,因為嬰兒離開了父母的養育是不可能自己存活的,但這個時期相對短暫。

人類生命也包含著成長,即從絕對依賴走向相對依賴,這個過程是從斷奶開始的。

這時,嬰兒會意識到,媽媽其實是一個外在的客體。

之後,他所需要的成長環境絕不僅僅是媽媽的臂彎中,而是從家庭、學校、團體發展到社會。

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成長環境限制在家庭里,即認為孩子只屬於自己,而否認孩子在其他環境裡要承擔的角色,這是違反成長規律的。

有一個四歲半的男孩,剛上幼兒園不久,他的媽媽非常想培養他能夠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於是每天晚上七點鐘便逼著他上床睡覺。

為了防止他偷偷開燈玩耍,甚至斷了他房間的電,強迫他睡覺。

他的媽媽還想讓孩子數學學得好,便要求額外加錢,讓幼兒園的老師在午休或者課間抽空兒為孩子補半個小時的數學課。

結果一個星期過去了,小男孩的脾氣越來越暴躁,甚至出現了尿床的的症狀。

後來經過問診得知,這個小男孩的情緒十分焦慮,但他不知道如何能抵禦這種情緒,便不自覺地用尿床來對母親嚴苛的管教方式提出抗議。

溫尼科特曾在在論著里說,每個孩子都是帶著自己的想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他也需要掌控自己的一片小世界。

但孩子降生的這個地方畢竟是大人的世界,所以說,孩子的成長就是不斷地在挑戰大人精心構築、努力維持的那套規則和秩序。

每個父母都很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方式,但既然你們已經決定要這個孩子,且有意願撫養他長大,那麼做出適當讓步的必須是父母。

從此,你們需要去適應這個孩子,而不是改變他,讓他來適應你們。

有的父母會經常擔心孩子會在課業上做的不夠好、道德感不夠強,甚至身體不夠健康,因此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嚴加看管,甚至將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孩子身上,這樣做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父母對自己不夠自信,他們不相信不優秀的自己能夠養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二是父母過於追求完美,給予孩子過大的壓力,究其根本,孩子的問題都出在父母身上。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真正需要成長的是父母,最後我必須與大家共享溫尼科特的一個創造性論點---實際上,是孩子將一對戀人變成了父親和母親,也就是說,是孩子創造了家庭。

所以,當父母的,應該向孩子這個「家庭創始人」去學習,學習如何慢慢放手,讓孩子飛得更高更快;學習如何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完整的自己。

所謂育兒,不過是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旅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你有一對兒女,請全力以赴~

工作多年,發現,獨生子女在校園裡,總是有一種莫名的、需要獨特的教育方式。好了,現在國家放開二胎了,非常好的政策,養育二孩,對孩子,對大人都是百利無一害。特別是孩子,從小就有個伴,一起成長,一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