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打疫苗,並非越貴越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隋 峻

孩子從出生到6周歲需要接種13種免費疫苗,包括小兒麻痹、百日咳、肺炎、腦膜炎等等。

此外,還有15種自費疫苗,包括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23價肺炎球菌疫苗、B肝疫苗等。

前者被稱為一類疫苗,後者被稱為二類疫苗。

帶孩子打疫苗,是每一個嬰幼兒家長每年都必須要做的事。

但打哪種價位的疫苗,昂貴的進口疫苗是不是就比相對便宜的國產疫苗更有效?自費的二類疫苗,哪些是應該打的,哪些是可打可不打的?此類問題困擾著許多年輕的家長。

為此,記者採訪了市北區疾控中心計劃免疫科主任田海珍,請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進口、國產疫苗差別不大

同樣一種疫苗,如果選擇進口的,或許要花上比國產疫苗翻倍甚至數倍的價格。

許多家長都認為「貴有貴的道理」。

對此,田海珍卻有不同觀點。

「有些進口疫苗,進口程序繁瑣,比較奇缺,所以價格較貴。

但從疫苗防病效果來說,進口和國產的差距並不大;從安全上來說,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的,都經過了高標準的重重檢驗才予以上市;而且,不管進口還是國產疫苗,再安全的疫苗也可能存在不良反應。

」田海珍說,如果家長不差錢,選擇進口疫苗無可厚非;如果不想多花冤枉錢,選擇國產疫苗同樣可保證寶寶健康。

自費疫苗並非不重要

一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牆上貼著二類疫苗公示表,上面標註著名稱、功能和價格,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並說明是自願自費的。

那麼自費疫苗與免費疫苗相比,是不是不那麼重要?

「一類疫苗是必須接種的,但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二類疫苗也應該儘可能地帶寶寶去接種。

」田海珍指出,家長不要覺得二類疫苗不重要,收費和免費與應該不應該打沒有聯繫。

首先,一類疫苗、二類疫苗是按國家經濟承受能力、疫苗供應等多種原因劃分的,非醫學劃分;其次,有些二類疫苗針對的傳染病對人類的威脅很大,是對一類疫苗的有效補充和加強,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脊灰滅活疫苗(IPV)、五聯疫苗(百白破+IPV+Hib)等。

田海珍表示,現在由於我國的經費問題和目前的條件,只能逐步把某些疫苗納入免疫規劃。

隨著條件成熟,一些二類疫苗也會轉為一類。

如麻風腮、A肝疫苗在以前是自費的,但已由二類疫苗變成了一類疫苗。

最關鍵的是,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都有控制傳染病的作用,對人體有益無害。

再安全的疫苗也可能有不良反應

疫苗是否百分之百安全?田海珍說,所有疫苗都是經國家嚴格檢測的,從疫苗質量來說,都是絕對安全的。

因為每一種疫苗上市後,國家都有嚴格的監管措施,包括從研發、生產,一直到配送、使用,都有嚴格要求。

但安全的疫苗不等於沒有不良反應。

「疫苗本質上來說就是經過處理的致病細菌或者病毒,這些細菌或病毒通過科學手段使它們沒有了致病性,然後再注入人體內,模仿一次無害的感染過程,讓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從而杜絕這種疾病的再次發生。

」田海珍說,但是有些寶寶可能存在天生的免疫缺陷或者一些其他原因,很可能導致那些失活的細菌和病毒再次擁有致病性,讓寶寶反而感染上了疾病,比如說「糖丸」。

但是,媽媽需要明白的是這種機率是極低的,所以相比接種疫苗對疾病的預防帶來的好處,那些極低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實際上不太需要擔心,比如打疫苗後低熱是正常反應,一般給寶寶多喝水、物理降溫就能緩解。

「以市北區為例,一年約打30萬劑次一類、二類疫苗,確認為不良反應的一例都沒有,所以說,造成機體傷害的機率極低。

」(隋 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兒科專家解答「疫苗接種」的18個熱點問題

「接種疫苗是兒童最安全,且性價比最高的預防疾病、殘疾以及死亡的方式。我們極力倡導家長監督寶寶接種免疫來預防危險的兒科疾病,因為預防一種疾病,比不得不去治療它,承受生活中因它帶來的後遺症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