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老實,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知道什麼是歸因教育嗎?相信很多家長會茫然的搖搖頭。

但是只要Professor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肯定會恍然大悟——

「你再不老實,某某就發怒了,某某就不喜歡你了!」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這樣教訓孩子,但這就是一種最普遍的歸因教育,也是最錯誤的歸因教育。

所謂『歸因』,就是人們把事情的結果歸於什麼原因。

因此,當父母說出「你再不……某某就不喜歡你了」時,就是把孩子不恰當的行為與『某某不喜歡』這種情緒結果相關聯,這是一種錯誤的是非觀,也是對孩子性格養成的不負責。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Professor發現:長期的錯誤歸因教育,會給孩子樹立錯誤的價值觀,致使其行為愈加偏離。

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長期處於『錯誤的歸因教育』之下的孩子們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錯誤的歸因教育,孩子會不斷挑戰他人的底線

Jack與Jason兩家是鄰居,兩個孩子平時老在一起玩耍,偶爾免不了會爭搶玩具,Jack每次爭玩具都會輸,然後哇哇大哭,Jason媽媽看到後就讓Jason把玩具還給Jack,並告訴Jason說:「你看Jack都哭了,快把玩具給他」。

但是Jason依然會搶奪Jack的玩具,甚至愈演愈烈,故意把Jack弄哭,而Jason媽媽則是一如既往的用「Jack都哭了」來教育他……

其實聰明的家長都看的出來,Jason是在試探Jack和媽媽,看看自己做到什麼程度會讓Jack哭出來,而Jack哭到什麼程度媽媽會來批評自己,自己的行為到哪一步會讓大家都不高興。

試探結束後,Jason會清楚的知道,只要我在某一範圍內做這件事,大家都會相安無事。

孩子永遠比你想像的要聰明的多。

但Professor要提醒家長們,這種不斷試探他人底線的行為非常危險——小時候孩子可以試探成年人的忍耐限度,把自己的錯誤行為控制在『安全區』內;長大後就有可能去挑戰社會底線,甚至法律,而這一切的源頭,可能都來自於父母錯誤的歸因教育,千里長堤,往往潰於蟻穴。

錯誤的歸因教育,孩子學會了推卸責任

Mark長了蛀牙,媽媽不允許他吃糖,而爸爸覺得孩子喜歡吃就吃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此,媽媽不在家時,Mark就找爸爸買糖吃。

最後,Mark的牙還是被拔掉了,可是Mark卻把這一切都怪到了爸爸頭上。

他認為,要是爸爸也不允許他吃糖,牙就不會被拔。

Mark沒有認識到,是因為他自己吃糖的行為而導致了拔牙的結果,而是本能的選擇利己行為,並沿襲了父母錯誤的歸因方法,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了爸爸。

忽略自身原因,推卸責任,如果任由這種思維持續下去,孩子未來的工作與生活一定是問題重重,後患無窮。

錯誤的歸因教育,孩子會養成模糊的是非觀

有些父母會這樣教孩子:一切以別人眼光為是非標準,別人生氣就是錯的,別人不生氣就是對的。

這種把對與錯的界限歸結到別人身上的行為本身就是荒謬的。

這種錯誤的歸因教育,會讓孩子養成錯誤的是非觀,而這樣的結果就是當孩子遇到衝突後,會不假思索的把原因推給對方,而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在於這些父母根本沒有教給孩子什麼是真正的對,什麼是真正的錯。

瑞思學科英語Professor點評: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韋納教授的理論研究指出:人對自己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的歸因會對今後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

所以,父母必須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將所有成績歸於努力,讓孩子學會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將錯誤原因清晰表述,讓孩子更有目標的改正錯誤。

孩子的問題往往會體現父母教育問題的所在,因此父母要用正確的歸因教育,耐心的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旦孩子犯錯,家長要立刻加以矯正,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對孩子的未來負責,這才是正確的歸因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6歲前要訂下的5個規則,別讓孩子成為小皇帝!

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百分百的自由空間去發展獨立能力,但一味地縱容孩子,甚至有「只要他喜歡就可以了」、「孩子開心快樂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如果有這種心態,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變得、自大、自我為中心...

她教育孩子的兩個事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這倆天在翻網絡上寶媽們分享的育兒博客,看到這樣的一位媽媽,她35歲,有兩個孩子,兒子12歲,女兒6歲,博客中寫到,這兩個孩子性格活潑、自制能力很好,人際關係也很好,寶媽分享了她教育孩子的兩個事情...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習慣的六條小規則

1. 未經過別人同意之前不可拿別人的東西經常能看到孩子們玩耍的時候,發生爭搶玩具,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有不一樣的玩具,都會搶過來占為己有,而導致吵鬧。那是因為,6歲之前的寶寶不懂什麼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