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的宿敵是「別人家的孩子」?你可能正在讓寶寶重蹈覆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80後、90後小時候都有一個宿敵:別人家的孩子!

每當父母搬出「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小編總是無言以對,自愧弗如。

一直到成年以後,在網絡上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是這麼懟得父母啞口無言的,小編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句話就是:

「那別人家父母還如何如何呢!」

儘管如此,原生家庭打上的烙印,卻讓整整兩代人在成為父母后,不由自主地沿襲著這種有意無意的比較。

小編列舉幾個場景,看看在你的身邊有沒有發生過:

「來,寶寶叫『王阿姨』!」

沒承想寶寶直接扭過頭去,反倒王阿姨的女兒甜甜地主動打招呼「阿姨好!」

媽媽覺得臉上掛不住,「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

小哥哥來做客,媽媽熱情地招呼「玩具箱裡的玩具你隨便玩。

寶寶看見小哥哥動了自己的玩具,立刻哇哇大哭。

小哥哥趕緊表示「我還是看繪本吧!」

看到小哥哥這麼懂事,寶寶又這麼「小氣」,媽媽很生氣,「寶寶,你要學會分享!」

寶寶又發脾氣了,這次是在商場。

同行的朋友家寶寶乖巧地坐在手推車裡,投來好奇的目光。

爸爸覺得很尷尬,「你這熊孩子,我看平時你媽就是太慣你了,欠收拾!」

「寶寶,來,昨天教你的小星星,你給大家唱一個。

寶寶看起來很害羞,一個勁兒往爸爸身後躲。

爸爸一把把寶寶推出來,「你不是早就會唱了嗎?彆扭扭捏捏的,你看人家悠悠妹妹,多大方!」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顯然,一個不願意和人打招呼、不懂得分享、隨時隨地發脾氣、不識時務的人,在成年人眼裡是很沒有教養的。

但如果這個人,是一個正在發展物權意識,或者正處於自我為中心等特殊階段的3歲以下的小幼兒呢?

反思這幾個場景,到底是自家寶寶不懂事、沒教養,還是家長的虛榮心在作祟?為什麼家長小時候最討厭「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卻幾乎用同樣的方式在折磨自己的寶寶?

我們對寶寶的誤解有多深?

「教養」、「懂事」都屬於親社會行為,「親社會」就是合乎社會道德標準,幫助、分享、安慰與合作是常見的幾種親社會行為。

不過,這些行為很多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們是隨著寶寶月齡增長階段性發展的,也是需要家長加以引導和鼓勵的。

了解寶寶的特殊階段

3歲以內,寶寶各項能力的發育異常迅猛,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萌發、社會交往和情感的發展,如果家長及時了解寶寶所處的特殊階段的典型表現,就不會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和苛求寶寶了。

小編舉幾個例子:

6個月-2歲,寶寶逐漸開始能區分出熟悉人和陌生人。

其中,「陌生人焦慮」(也就是「認生」)在寶寶8-10個月時達到頂峰,1-2歲期間強度逐漸降低。

寶寶出現「陌生人焦慮」實際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當寶寶在接觸陌生人時如果大哭大叫,能夠有效引起家長的注意,這是「認生」的積極之處。

1歲左右,寶寶對自己的玩具表現出占有和保護實則是「物權意識」的一種體現

如果寶寶開始懂得保護自己的東西,家長應該感到高興,這非但不是寶寶變得自私了,而是寶寶的心智水平又上升了一步!

2歲左右,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第一次飛躍,會經常說「不」(哪怕心裡想的是「YES」);喜歡自己動手做任何事情,不願意家長幫忙或插手……這一階段也被稱為Terrible two。

(小編個人不是很喜歡這個詞,因為純屬成人視角,忽略了寶寶的心理需求,這很不公平呢!)

不同寶寶氣質、性格天生有差異

一直以來,社會上有一種偏見:內向是缺點,外向的人更受歡迎。

美國有一位專門研究內向性格的專家蘇珊·凱恩,她寫了一本書,叫《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書中認為:在強調競爭、高調與張揚的現代社會,外向者往往被賦予更有能力的假相。

比如,父母喜歡活潑一點的寶寶,老師也喜歡積極雀躍的學生,老闆偏愛社交能力強的員工……

事實上,研究表明,那些表現得內向的人,可能更擅長深入思考和冷靜分析,儘管他們可能看起來不善言辭,但並不代表他們的內心不豐富。

對寶寶來說也一樣,每個寶寶的天生性格、氣質類型、天賦優勢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後天環境——家庭氛圍、學校經歷和社會實踐,也影響著寶寶的發展

有的寶寶活潑外向,有的寶寶安靜內向;

有的寶寶在藝術方面才華橫溢,有的寶寶動手實踐能力超強;

有的寶寶早慧、有的寶寶大器晚成……

家長應該理性、寬容地看待孩子之間的差異,多看到自家寶寶的優點,不要強行把寶寶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成熟的愛,是充分接納寶寶

小區里,最常聽到這句話,「我家寶寶才**個月,已經會爬了!啊?你們家現在還不會啊?你們要blahblahblah……」當做耳旁風吹過就算了,畢竟每個寶寶發育存在個體差異這太正常了!最怕家長因此覺得自家寶寶真的落後他人,從而焦慮。

有人說,「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熟悉和最親密的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給了陌生人。

」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寶寶重蹈覆轍,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下,並因此自我否定,喪失自信,那麼你需要充分地接納寶寶。

寶寶所處的階段決定了他的表現;

每個階段的寶寶,會展現出不同的特質。

對處於「陌生人焦慮」期的寶寶來說,認生完全是很正常的。

如果家長並沒有為寶寶提供經常接觸陌生人的機會,也會導致寶寶「慢熱」;寶寶當時的心情低落或天生性格害羞,也可能會不願意叫人。

家長不必因此耿耿於懷,甚至錯怪寶寶「沒有禮貌」。

如果寶寶正在建立「物權意識」,占有欲特彆強。

家長也不用擔心放任寶寶這種「自私」的行為會讓他真的成長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種超前的擔心沒有意義,對寶寶大肆進行批評教育更是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麼大的寶寶還沒有發展出有關分享的意識,他們也不會發自內心的做出分享的行為。

即便寶寶能夠做出與人分享的行為,主要是出於成人的指令或引導,寶寶要到3歲左右才能產生主動分享的意願!要知道,孔融讓梨時已經4歲了!

寶寶2歲時,完全是從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出發來看世界,他們還不明白其他人在相同處境下會有什麼感受。

因此,用「如果他這麼對你,你會怎麼想?」「如果下次你去小哥哥家,小哥哥不讓你玩玩具,你是不是會不開心?」這種話來約束或要求寶寶的行為,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因此,家長需要明確:寶寶此刻所處的階段、眼下的狀態決定了他的表現。

養育孩子不是一場比賽,揠苗助長式的期待損害的不僅是寶寶的現在,也會給寶寶未來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比如內在學習動機的喪失,對自我控制的懷疑等難以彌補的心靈創傷。

每個寶寶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他應該允許被擁有自己的想法。

在《不要用愛控制我》一書中,作者認為,「在親子關係中,有的人堅信自己真的很愛對方,但是他們的做法卻給對方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因為他們採取各種殘忍的方法,來迫使對方成為他們心中想像的人。

如果寶寶沒有按照家長所希望的方式行事,沒有成為家長想像中的孩子,就真的代表寶寶一無是處嗎?

小編認識一個2歲的寶寶,她不擅長唱歌跳舞,但是特別有創意。

第一次見面,儘管她沒有熱情地和我打招呼,但她默默用磁力積木搭了一個蘑菇送給我,這樣的寶寶當然是友善的!

每個孩子都天賦秉異,只是很多孩子的父母,缺少發掘的眼光和寬容的心態。

發展心理學家霍夫曼認為,有效的教育公式是:經常的引導+偶爾的強迫命令+很多的愛。

另一位研究者帕克的良方是:溫和的教育者+說理+適度的懲罰。

家長不能因為寶寶暫時沒有打招呼/分享/情緒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就放棄引導和教育。

你應該: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積極表揚和肯定寶寶的進步、用微笑和話語表示讚賞!

而不要:

用否定的眼光評價寶寶、用消極的對比否定寶寶、迫使寶寶做一些違背意願的事情、不合理地要求寶寶在任何時候都分享任何東西!

總之,家長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對待寶寶要友善,要尊重,哪怕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的確很優秀,也應該這麼做,因為這對寶寶的成長來說很重要!

最後,引用張國榮的一句歌詞,「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願每個寶寶都能在愛與尊重下,自由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

正確的方法,幫2~3歲寶寶度過物權意識敏感期

當孩子滿2歲後,很多父母會發現寶寶和別的小朋友玩兒時,表現得很不友好。公用的玩具他要搶著玩兒,自己的玩具更是要獨自玩兒,哪怕一個人玩兒不過來,或者本身就是可以多人一起玩兒的玩具,寶寶也不願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