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應該跳出的幾個誤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做為父母,沒有人不想將自己的孩子養好。

如果某個方面出了差錯,一定要向內反省做的不夠的地方。

大而言之: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從細微層面來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身上有什麼問題,都是來自於父母的問題。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一般都可以歸咎於幾個原因:第一,不了解和尊重孩子;第二,欲速則不達;第三,試圖給孩子講道理。

由於孩子的情感非常細膩,甚至還沒有建立好情感意識,要了解和尊重孩子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這對現代忙碌的父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我們習慣於短平快的解決問題,很自然的容易把這種方式帶到孩子養育中來。

把孩子當大人看,試圖讓孩子迅速接受大人的建議,一旦孩子反應不過來就開啟咆哮模式。

為人父母是世間唯一無法辭掉的工作。

在養育兒女這一終生職場上的爸爸媽媽們,無論是職場新丁還是老鳥,都需要儘量避免下面五個誤區。

金伯利.布雷恩博士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中對此做了詳盡的闡述。

我把陷入這幾個誤區的父母歸結為五種類型:

第一、控制型父母;

第二、放任型父母;

第三、漠視型父母;

第四、賄賂型父母;

第五、邏輯混亂型父母。

這五種類型的父母,表現各異、特點鮮明,不妨對號入座,看看是否有你的影子?值得注意的是,就單個人而言,即使自認為做的很好,仍然很容易時不時變身為好幾種類型的父母,甚至可能是所有類型的合集,只不過程度會較輕罷了。

前一個時候,是控制型父母,試圖用威權迫使孩子服從;下一個時候可能又變成賄賂型的父母,試圖用外部激勵來收買孩子。

或許還沾沾自喜於自己辦法很多,殊不知在無形之中種下了不好的種子,將來結下不良的果實。

誤區一:控制型父母

控制型父母認為孩子就應該聽爸媽的話,一切由父母說了算,其對待孩子不聽話的典型策略是命令和懲罰。

舉一個常見的例子:

時鐘已經指向了21:00,孩子還在爭分奪秒的在地上玩著自己鍾愛的玩具。

爸爸過來提醒她,「現在已經九點了,你該準備睡覺了」。

孩子充耳不聞,繼續自言自語地擺弄著自己的玩具。

爸爸無奈的走開了,媽媽過來又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孩子仍然紋絲不動。

爸爸過會忍不住又跑過來說,「你該洗洗睡覺了」。

孩子仍然沒有反應,爸爸提高了聲音:「我再說一遍,你該準備睡覺了!」 還是沒有效果......,

爸爸忍不住怒吼起來,孩子一臉茫然和害怕,磨磨蹭蹭的起身,戰戰兢兢中承受爸爸一堆的數落。

這樣的戰爭可能總在繼續,或者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這是一場家庭的小戰爭,每個人都精疲力盡。

控制型父母要求孩子必須尊重長輩,但不會和孩子分享權利或者教導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他們既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也不考慮孩子內心的感受,動不動就板起面孔,對孩子進行威脅或者懲罰,甚至對孩子動粗。

在我早年沒有學過育兒的年輕時候,曾經固執地認為孩子永遠不能對抗父母,哪怕是父母過錯在先。

但現在肯定不會繼續贊同了。

在控制型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由於長期受到壓抑,會渴望一切可以放縱的機會。

當這種機會出現的時候,通常是青少年時期,孩子因為具備了反抗能力,他們會毫不猶疑地抓住並肆意利用。

這也是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時候還挺乖的,長大了就難管不聽話的原因。

誤區二:放任型父母

放任型父母是和控制型父母相對的,屬於冰火兩極中的另一極父母。

放任型父母一般出發點是願意尊重孩子的,但是常常感到無可奈何,所以只能兩手一攤乾脆放棄,任由孩子熬夜、逃避洗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無論是什麼要求都加以滿足。

放任型父母缺乏堅持,對規定限度或者嚴格要求缺乏信心。

也就是蒙特梭利所說的,「溫柔而又堅定」只做到了溫柔而沒有了堅定,導致孩子沒有了界限感,也難以形成規則感。

同樣是上面孩子晚上睡覺的例子,放任型父母的行為可能是這樣的:「我不管你了,你愛幾點睡就幾點睡,明天早上起不來是你自己的事情」。

試圖將責任都推給孩子,讓孩子在沒有建立好規則感之前就承擔責任。

在放任型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缺乏約束和規矩,而且沒有群體歸屬感。

這些孩子往往個性散漫,他們因為沒有得到管教,所以不具備對人類發展至關重要的依賴感。

而歸屬感和依賴感的缺失,很容易導致孩子跑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尋求,也更有機會去涉及一些不好的活動中去。

無論是控制型的父母還是放任型的父母,都不能教會孩子們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這正是孩子們在上小學前必須學會的規矩。

誤區三:漠視型父母

漠視型父母指的是輕視、低估甚至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

這是中國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因為我們從小就是被忽視慣了的。

當然,那時的父母,能夠給孩子以溫飽就不錯了,精神層面的照顧還是一種奢侈品。

典型的漠視場景包括:

  • 孩子剛吃過午飯一小時,就跑過來跟父母說「我餓了」,得到的答覆往往是:「你才吃的飯,怎麼會餓呢?」;
  • 孩子說爸爸這個菜不好吃,但是爸爸很愛吃,於是得到的答覆是:「怎麼會不好吃呢,這個菜太好吃了!」;
  • 孩子在出門的時候,跟媽媽說「我累了」,媽媽吐口而出「你剛才一直坐著,剛開始走幾步就累了?」;
  • 孩子摔倒了哇哇大哭,奶奶過去抱起來,揉揉摔到的部位說:「不疼了,不疼了,不哭不哭。

在孩子清晰地表達了自己感情的時候,父母需要給以孩子的是支持,而不是輕視和否定。

要從同情的角度出發,去引導孩子的情感,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共情孩子。

倘若家長能夠以理解和同情的態度回應孩子的痛苦、羞恥、內疚乃至憤怒等消極情緒,他們會因此學會恰當地處理這些情感,這種能力會幫助他們在成年以後處理工作中和感情上所遇到的問題。

孩子們在難過的時候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安慰。

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他人的關懷,孩子們最早都是從家庭中學到的。

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他們將來就會如何對待別人。

誤區四:賄賂型父母

賄賂型父母指的是採用外部激勵和獎賞的手段來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意願行事的父母。

這也是中國父母很容易犯的錯誤。

金伯利博士說在她的家長培訓班上,大約有70%的父母會採用外部激勵或者父母威脅的辦法來讓孩子變得聽話。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

  • 為了激勵孩子好好學習,父母會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承諾,例如:只要你這次數學考了100分,就給你買一個你最愛的飛機模型;
  • 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吃自己不愛吃的東西,父母往往也會採取獎勵的方式,溫和的強制孩子吃飯;
  • 教育培訓機構會經常給表現好的孩子發獎牌,或者繪製光榮榜之類的。

小時候,鄰居家的兄弟倆,每吃一塊肥肉就獎勵5分錢。

有一本繪本叫《吃掉你的豌豆》講述了一個媽媽為了讓孩子吃豌豆而不斷加碼獎勵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激凌。

  •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激凌;還可以多玩半個小時,再上床睡覺。

  •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激凌;晚睡晚個小時;還可以不洗澡。

  •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10個冰激凌;很晚很晚再睡覺;整整兩個月不用洗澡。

    我還會給你買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48個冰激凌;玩到半夜再睡覺;永遠也不用洗澡。

    還會給你買2輛自行車,再加1頭小象。

  • ......
  • 最後條件變成了,92座巧克力工廠,17個游泳池,世界上所有的超市……甚至還包括了地球、太陽、月亮、星星 ……

這本繪本最有意義的轉折點在於,小女孩問媽媽無論如何都要吃豌豆嗎,然後提出了一個條件: 「那,媽媽把小圓白菜吃了,我就把豌豆吃掉。

」 媽媽低頭看著盤子,帶著哭腔說:「我不愛吃小圓白菜。

」 從而完成了一次絕佳的換位思考。

給孩子獎勵不能和糾正行為聯繫在一起,我們有責任讓孩子知道,即使沒有獎勵也應該去做正確的事情。

誤區五:邏輯混亂型父母

邏輯混亂型父母,不是說這個父母本身沒有邏輯,而是父母採用消極後果做為懲罰手段,導致孩子邏輯混亂。

消極後果指的是和孩子犯的錯誤沒有因果關聯的後果。

比如說:孩子由於調皮在家裡踢皮球把花瓶打碎了,媽媽看到了上來說:「不是讓你別在屋子裡踢球嗎,你怎麼就是不聽呢?你今天晚上別看電視了!」 這種現象在家庭中也是屬於高發的。

用消極後果來懲罰孩子只會引發抗拒,而不是心悅誠服。

同時帶來一個後果便是,孩子會不知所措,他並不能明白為啥我打碎了花瓶卻不能看電視了。

這兩者的因果關係是啥?

要用直接後果來教育孩子,要讓孩子對自己行為的直接後果負責。

直接後果就是一個選擇本身帶來的自然後果。

比如說,到了吃飯的時候,孩子正在玩別的遊戲不想吃飯。

媽媽提醒孩子說,「如果你不過來吃飯,我們吃完了就沒有你吃的了,媽媽也不會單獨給你做了」。

等孩子想起吃飯的時候,家庭聚餐已經結束,孩子這個時候只能餓著了。

家長可以對孩子表示同情,並和他討論解決方案,以避免今後的時間挨餓。

讓孩子合作的關鍵是要激發他們內在能動性,要讓孩子因為自己收益而去做某件事情,而不是因為他們受到威脅或者逼迫。

總之,育兒是大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