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請不要再給予溫水擦浴及冰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肛溫≥38℃或腋溫≥37.5℃稱為發熱,低熱(肛溫<39.0℃、口溫<38.5℃、腋溫<38.2 ℃)建議物理降溫,中-高熱建議採用退熱藥物治療或聯合物理降溫,我們之前的科普文章中都是這麼建議的。

隨著研究證據越來越多,美國兒科學會更新建議,對於大部分發燒的兒童,首選口服退燒藥,已不再建議使用物理降溫(溫水擦浴、冰敷等)。

醫學是實踐科學,科普知識也需要更新。

發燒是孩子最常見的病症,所以我們在「兒童篇」中有專門一個章節科普。

發熱不是疾病,它是疾病在身體表現出現的症狀。

發熱是一個積極信號,說明機體在對抗疾病,因為發燒有利於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利於對抗感染,並不需要退燒,除非是引起孩子明顯不適。

重要的是發熱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除非超高熱>40.5℃(41℃),不同出處略有差異】,所以家長們不必害怕

不建議物理降溫的原因

我們大人出現發燒時,也希望安靜躺在床上休息,有時站起來也難受的要死;那麼,小孩也一樣。

物理降溫,首先沒啥效果,其次將孩子翻來覆去也是折磨。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1、孩子發燒是不需要使用藥物的,除非孩子出現不適(一般認為體溫>38.5℃會讓孩子出現不適)或有高熱驚厥病史;

2、除非孩子有高熱驚厥或慢性病史,否則發熱(>40.5℃需要注意)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3、發燒使孩子感到不適,首選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只有在孩子對退熱藥過敏、不能耐受、嘔吐無法保證服藥以及發熱造成孩子極度難受的情況下才建議溫水擦浴。

4、不再推薦冰敷、酒精擦浴,尤其酒精可吸收進入體內導致嚴重事件,如昏迷或死亡。

5、發熱過程中建議多喝水,因為發熱會導致脫水;孩子若精神狀態良好、提示病情輕,可能不需要任何處理。

研究證據表明:

1、僅進行溫水擦浴對退熱無效;

2、與單獨退熱藥相比,雖然退熱藥+溫水擦浴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更好些,但會明顯增加患兒不適感;因為物理降溫(如冰敷、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可能導致皮膚血管收縮(反而不利於散熱)、寒顫、交感神經興奮(例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3、冰水擦浴、酒精擦浴更是不推薦,可導致孩子嚴重不良事件。

孩子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1、看起來病的很重,昏昏欲睡、煩躁不安

2、曾在溫度很高的地方停留,例如高溫的車內

3、出現下列症狀,頸部僵硬、極度頭痛、喉嚨疼痛、兒童、不明原因的疹子、不斷嘔吐或腹瀉

4、有免疫系統缺陷,如貧血、腫瘤、服用激素

5、有抽搐

6、3個月以下的孩子體溫超過38℃

7、體溫持續超過40℃的所有孩子

8、體溫下降後,孩子仍然萎靡不振

9、病情加重

10、2歲以下,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

11、2歲以上,持續發燒超過3天(72小時)

參考資料

1.AAP,HealthyChildren.org,health issues,fever;網址: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default.aspx

2.Meremikwu M,Oyo-Ita A. Physical methods versus drug placebo or no treatment formanaging fever in children.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2

簡介:「e藥安全」,微信公眾號:eyao2015,醫藥科普平台,專注孕婦/哺乳、兒童、腫瘤。

歡迎關注及諮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發燒,這 5 個錯誤做法一定要注意

寶寶一發燒,爸媽就心焦。看著寶寶難受的樣子,我心裡也急啊,就盼著能快點退燒,好受一點。只要能幫寶寶降溫的方法都願意試一試,但是這些常用方法並不一定都有效哦。今天丁媽為各位寶媽、寶爸整理出應對寶寶...

寶寶發燒了,家長做這 5 件事,簡直就是害人!

寶寶一發燒,爸媽就心焦。看著寶寶難受的樣子,我心裡也急啊,就盼著能快點退燒,好受一點。只要能幫寶寶降溫的方法都願意試一試,但是這些常用方法並不一定都有效哦。今天丁媽為各位寶媽、寶爸整理出應對寶寶...

寶寶發燒要捂汗?警惕7個誤區

發燒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最常見的疾病,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但是發燒的時候寶寶興致低落,食欲不振,次數多了也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作為爸媽既心疼又著急,擔心發燒會燒壞腦子,於是想方設法給孩子降溫。...

發熱患兒的護理

到了夏季天氣炎熱很多媽媽給寶寶穿上了短袖短褲,卻忽略了早晚溫差大,這個時候寶寶免疫力低很容易著涼發燒。那麼遇到寶寶發熱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呢!發熱是指 超過肛溫38°C口溫37.8°C(耳溫同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