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怎麼辦?這 9 個錯誤的做法就不要再犯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首發於丁香醫生網站(dxy.com)

為了讓爸爸媽媽們少走一點彎路,這總結了爸媽應對兒童發燒的九大常見誤區,和你們分享一下。


誤區一:被子捂汗

這似乎是個「祖傳」的退燒方法。

一旦發熱,不少爸媽的第一反應就是:

來,把被子捂緊,睡一覺出身汗就好了。

但這是大錯特錯的做法。

所謂「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寶寶能出汗,說明疾病開始緩解,身體已經可以正常調節體溫了。

這並不是捂被子的功勞。

在疾病緩解前,蓋得多或穿得多,不利於散熱降溫,總這麼捂著,反而可能讓寶寶的體溫繼續上升,溫度過高,甚至會誘發寶寶抽搐。

別以為丁媽在嚇唬你,之前我就看過新聞,說一個半歲的寶寶因為發燒,家人覺得要捂汗,結果孩子被捂成深度昏迷,最後也沒搶救回來……

環境溫度讓寶寶覺得舒適就好。

熱了脫一件衣服,冷了加一層被子,不要刻意捂汗!

誤區二:冷水 / 溫水擦拭

這是家長們愛用的另一種「退熱方式」。

但擦浴之後,常常是體表的溫度暫時降低了,一量體溫,才知道發熱並沒有消退。

  • 歐美等地的相關指南認為:溫水浴或冷 / 溫水擦拭對退熱沒有效果,不推薦這樣的退熱方式。

  • 國內的小兒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則指出:溫水擦浴應與退熱劑聯合應用,不能作為主要的退熱方法。

很多發熱的寶寶通常昏昏沉沉、精神不佳,這個時候被擦來擦去會很不開心,反而可能哭鬧、寒戰。

擦浴不是退熱的方式,如果寶寶不願意,就別折騰了,開空調、少穿點衣服都行啊。

當然,如果你家寶寶不排斥擦浴,這種方式確實能讓寶寶覺得舒服,可以作為輔助手段試試看。

誤區三:酒精擦拭

絕對禁止家長自己用這種方法給寶寶降溫。

酒精擦拭的退熱效果並不顯著,且持續時間短。

而且酒精本身可能對寶寶的嬌嫩皮膚產生刺激。

最重要的是,在身體發熱時,酒精更容易通過皮膚吸收入體內,造成寶寶酒精中毒。

再次提醒,任何時候都不要這麼做!

誤區四:趕緊來片退燒藥

兒科醫生通常會把 38.5 ℃ 作為是否服用退熱藥的分界點。

如果孩子精神不錯的話,39 ℃ 也並非一定要吃退熱藥。

退熱藥的目的是減輕孩子不適感,而不是單純的降溫。

目前,兒科應用最廣泛的退熱藥是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百服寧)和布洛芬(美林、托恩)。

一般的發熱,單一用藥即可,不要混用。

持續高熱,可在醫生指導下交替使用兩種藥物。

要強調一點:兒童禁用尼美舒利,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也不是兒科常規用藥。

丁媽自己是這麼做的:家中常備退燒藥,並學會正確的使用方法。

退熱藥在服用後半小時左右開始產生效果。

如果體溫沒有下降的趨勢,及時就醫。

誤區五:吊針退燒快

口服藥物或者打吊瓶,都是給藥的方式而已,有各自的適用範圍,不能單純地說哪一種一定比另一種更好或更糟。

就普通感冒發燒來說,正確服用退熱藥通常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此時要求必須打吊瓶,反倒讓寶寶多捱了一針。

還有,一定要知道抗生素並不是治療發熱的萬能藥——它只針對細菌和某些支原體、衣原體等病菌。

多數感冒發燒由病毒引起,如果這個時候,掛一瓶所謂的抗生素「消炎吊瓶」,根本就是胡來了。

最好的方法是多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和病情發展。

可以讓孩子多喝些水,多抱抱安慰安慰。

誤區六:退熱貼來治發燒

退熱貼是靠水凝膠的水汽揮髮帶走熱量,說白了,就是另一種物理降溫的方式。

而研究表明,這樣的物理降溫效果並不好。

你琢磨啊,全身的溫水擦拭效果都有限,巴掌大的一塊冷冷的毛巾,效果又能有多少呢?

另外,有些退熱貼里添加了薄荷、冰片等清涼類物質,有的孩子可能並不喜歡這種感覺。

如果不巧對類似產品過敏,就更得不償失了。

還是那句話,如果這種方式確實能讓寶寶覺得舒服,可以作為輔助手段試試看,但別指望「一貼就退燒」。

誤區七:用水銀體溫計量體溫

嚴格來講,這不算是誤區。

但目前學界建議兒科逐漸停止使用水銀體溫計,因為水銀溫度計可能引起汞中毒和誤吸等意外。

電子溫度計和耳溫槍相較之下更加安全。

兩者都更準確方便,耳溫槍相對更貴一些。

為了孩子著想,換一支電子溫度計或耳溫計量體溫吧,至於各自的利弊和具體的使用方法,點這裡看看 ☞給寶寶測體溫,這些技能不能少。

誤區八:驚厥時掐人中

熱性驚厥就是發熱引起的抽搐。

常見於體溫上升階段,體溫越高抽搐機率越大。

掐人中,不僅不能阻止抽搐,反而可能造成額外的傷害。

熱性驚厥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但好在大部分熱性驚厥持續時間短,多在 1~5 分鐘內自行緩解。

科學的方法是:

  • 孩子熱性驚厥時,把孩子平放在床上,頭偏向一側,鬆開衣物,避免磕碰受傷。

  • 不要往孩子嘴裡塞東西或者給藥。

  • 有條件的,用手機記錄孩子抽搐時的樣子和持續時間,方便之後醫生判斷病情。

  • 抽搐結束後,及時去醫院檢查,明確發燒原因。

誤區九:燒的溫度不高,就放任不管

心大的家長也不是沒有:

體溫不算高,忍一下就過去了,燒一燒抵抗力反而更好。

拜託啦,發熱畢竟是身體的一個警告:你生病了。

放任不管,可算不得稱職的爸媽。

搞清楚發熱的原因,及時科學地處理,才是正確的做法。

另外,寶寶發熱嚴重程度的標準並不僅僅在體溫高低,更在寶寶的整體精神狀態。

如果孩子不想動、沒食慾、昏昏沉沉沒精神,整體狀態很差,即使體溫沒有特別高,也應該要考慮及時送醫,查明原因。

丁香媽媽是丁香醫生旗下的母嬰科普平台。

關注育兒過程的方方面面,更有權威靠譜的醫生和專家,每天分享科學、實用、靠譜的育兒建議。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發熱患兒的護理

到了夏季天氣炎熱很多媽媽給寶寶穿上了短袖短褲,卻忽略了早晚溫差大,這個時候寶寶免疫力低很容易著涼發燒。那麼遇到寶寶發熱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呢!發熱是指 超過肛溫38°C口溫37.8°C(耳溫同口溫)...

寶寶發燒了應該怎麼處理呢?

當寶貝發燒的時候,你第一時間該怎麼做?物理降溫?吃退燒藥?立馬送寶貝去醫院?出現症狀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在家可以做的家庭急救有哪些?寶貝發燒有很多種情況,每種情況下採取的措施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為...

專家表示:孩子發燒,一定要避開的8個誤區

寶寶有6個月了,早上一起來就有發燒的情況,剛才量了溫度,都已經快39度了。我不想給寶寶吃退燒藥,怕對身體造成副作用,有什麼其它的方法可以降溫嗎?這是很多媽媽們心中的疑問,擔心吃藥有副作用,又害怕...

孩子發燒,請不要再給予溫水擦浴及冰敷

當肛溫≥38℃或腋溫≥37.5℃稱為發熱,低熱(肛溫<39.0℃、口溫<38.5℃、腋溫<38.2 ℃)建議物理降溫,中-高熱建議採用退熱藥物治療或聯合物理降溫,我們之前的科普文章中都是這麼建議...

寶寶發燒了,家長做這 5 件事,簡直就是害人!

寶寶一發燒,爸媽就心焦。看著寶寶難受的樣子,我心裡也急啊,就盼著能快點退燒,好受一點。只要能幫寶寶降溫的方法都願意試一試,但是這些常用方法並不一定都有效哦。今天丁媽為各位寶媽、寶爸整理出應對寶寶...

關於孩子發燒,太多媽媽走入了這8個誤區!

文/俏媽「寶寶6個月了,一大早起來突然就發燒了,剛量了體溫都快39℃了,人也很沒精神的樣子。我不想給她吃藥,怕有副作用,請問有什麼特效的物理降溫方法嗎?」這是一位年輕寶媽給我的微信留言。我想說的...

小孩發燒亟需物理降溫法 發燒莫入5個誤區

小孩子因為各種原因特別的容易出現發燒的情況,當寶寶發燒的時候,家長莫慌,可以採取下面的幾種物理降溫法。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法: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方法一: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