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得其反的育兒方法,家長要注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是家裡的寶貝,是一個家庭的重心所在,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是牽動著每位家長的心。

那麼,你了解認識到並時時刻刻記在心裡的育兒方法中有哪些又是適得其反的呢?

第一: 大的一定要讓小的

有這樣一個例子:5歲的哥哥在玩自己的玩具時,3歲的妹妹來搗亂。

倆人爭搶時,媽媽看到了,過來抱起妹妹,安慰她的同時以責備的口吻對哥哥說:「妹妹還小,你要多讓著她!」哥哥情緒爆發了,一邊大哭,一邊嚷著:「不讓,就是不讓!」

大的讓小的,大的要承擔更多責任,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但是讓5歲前的小孩子就去背負這麼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太苛刻了。

在孩子爭吵的情況下,不分青紅皂白,不問事情原委,結果往往是大孩子認為父母偏心而漸漸變得叛逆或者不自信,進而缺少主觀認同感。

而小孩子則會恃寵若嬌,變得越來越任性。

孩子發生爭吵時,我們最好選擇中立的態度,等孩子們說明情況之後,再幫助他們分析。

你可以告訴他,"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支配權,不過,你如果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的話,大家可能都會玩的更開心。

」如果他還是堅持,也不要去勉強,另外找一件的玩具給小孩子玩,並且簡單地告訴他:「這是哥哥的玩具,這個是你的玩具。

第二,面對別人對孩子的誇獎,總是本能去謙虛。

當有的家長誇你的孩子說:「哇!你家孩子足球踢得真好啊!」這種時候,媽媽總是謙虛地說:「哪裡!哪裡?好多小朋友都比他騎得好呢。

」孩子聽了,一臉黯然。

聽到誇獎時,習慣性地回復「哪裡!哪裡!」,這也是常見的中國父母的謙虛和禮儀方式,然而,對孩子而言,很多時候卻會打擊脆弱的自信心。

如果經常這樣「拒絕」別人對孩子的誇獎,他很可能會認為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行,即便是自己努力了還是做不好。

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自卑情緒,並且逐漸變得懶於付出努力。

如果她當時可以這麼說:「嗯,他最近經常練習踢球,進步很大。

」那麼孩子就能聽出來:媽媽認同了阿姨的誇獎,並且知道自己是因為練習得多,所以騎車進步大。

媽媽對孩子客觀的肯定和鼓勵,會讓他更好地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總之,面對別人對孩子的誇獎,慎用謙辭,也許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笑納別人的誇獎,同時鼓勵孩子以後去做得更好。

孩子成長中,你是否也不經意間這樣做過,希望每個家長都能認識到並去完善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點要給他做好榜樣讓他向對的方向的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家長最先看到的是哪個

我們很多時候經常會對放錯的孩子嚴厲指責,這就使的孩子變得非常不自信,很多時候這樣的行為只會起到反作用。作為父母主要的行為不是應該對孩子出現的不良行為進行指責,而是要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誇獎。

錯誤的育兒方法 你戳中了幾個?

今天的家長比以往任何一代家長都要糾結。按理說,他們得到了比任何一代家長都要豐富的育兒指導,但來自四面八方的育兒知識反而像一個推手,把新生代家長們推入了各種糾結當中。 家長們發現,被眾多看起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