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次犯錯,都不立規矩,父母將來一定會後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育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先入為主」

想讓孩子樹立什麼樣的觀念,想讓孩子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從一開始就應該樹立好,如果在孩子犯錯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抓住教育的契機,等這個錯誤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烙印再來矯正,可能就會比較困難。

所以,孩子每次犯錯,都是父母幫他們立規矩,培養良好習慣的好時機。

01

還記得孩子的第一次犯錯嗎?

我們會為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媽媽而欣喜若狂,為孩子邁開第一步而驕傲自豪,孩子所有美好的第一次我們都銘記在心,但是你還記得孩子第一次做錯事時,你是如何做的呢?

樂樂平時調皮搗蛋,打破杯子、弄亂屋子都是常有的事兒,對於這些小打小鬧的麻煩,我也沒有太多理會他。

但我現在依然記得樂樂第一次犯原則性錯誤的情景,那是他四歲的時候。

白天我要工作,樂樂交由我媽帶,姥姥負責樂樂的起居飲食。

那天,樂樂直吵著要吃餃子。

既然外孫想吃,我媽二話不說,揉面、擀皮、調餡,立馬給樂樂做起了餃子。

新鮮出爐的餃子冒著熱氣,看起來十分誘人可口。

我媽一將餃子端上桌子,樂樂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個放到嘴裡,結果不到一秒,噗的一聲,樂樂把嘴裡的餃子都吐在碗裡,直喊:「真難吃!」我媽在一旁看著,臉色都變了。

我很生氣孩子的行為,語氣嚴肅地罵了起來:「樂樂!你在幹什麼!有你這樣的嗎!」

樂樂被我凶凶的語氣嚇壞了,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我媽看到我生氣,趕忙拉住我,安慰孩子:「樂樂不哭不哭,不好吃就不吃,我們吃別的。

「媽你別管,先去吃飯,我不打他也不罵他,但我得告訴他錯在哪裡!」

我意識到自己剛剛的語氣真的是重了,調整情緒後,我坐到樂樂旁邊,問他:「你還記得,母親節的時候,你給媽媽畫的那幅畫嗎?」

孩子抽了抽鼻子:「嗯。

「那如果我那天,我收到你畫,跟你說你畫得很醜,然後又當著你的面把它撕掉,你會不會很難過?」

「你看,姥姥在廚房裡忙了多久,才將餃子做出來,就算餃子不好吃,你這樣把餃子吐出來,姥姥會不會傷心?」

「哇....媽媽,我...」孩子更加抽泣個不停,知子莫若母,我知道樂樂是明白自己做錯了,在羞愧地哭。

「樂樂,我們做錯事,哭是沒有用的。

現在姥姥肯定很難過,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去和姥姥說對不起,請求姥姥原諒。

這樣你還是一個好孩子,來媽媽和你一起去。

最後帶著樂樂給我媽道了歉,我抱了抱了他,給他擦眼淚:「樂樂真棒,敢於認錯的寶寶最棒了,以後不准這樣不禮貌,尤其是長輩。

」樂樂乖乖地點了點頭。

從那以後,樂樂變得特別有禮貌,同理心也強了許多。

02

孩子第一次犯錯

家長心態放輕鬆

孩子一旦做錯事,很多家長控制不住脾氣,怒火中燒,甚至會出手教訓孩子。

其實對於孩子第一次犯錯,家長不必太緊張。

正所謂「不知者無罪」,孩子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他們不知道自己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拿樂樂吐餃子的事來說,餃子不好吃就吐出來,很直接很正常的反應,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傷到姥姥的心。

孩子犯了錯,干生氣是最低效的做法,你的情緒是得到了發泄,但是孩子還是無法主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既然他犯了,家長就應該告訴他,他行為哪裡出了問題,不應該再這麼做。

接著家長要開始強制地給孩子立規矩,告訴他,他的這種行為是不被認可的,且不能再犯的。

很多家長會像樂樂姥姥那樣,捨不得批評孩子,直接把孩子的錯誤規避掉,錯失了讓孩子改正錯誤的好機會。

就孩子犯錯的問題上,家庭成員一定要達成共識,既然孩子做錯了,我們就必須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改正。

如果幫孩子規避掉這些錯誤,孩子依然會對自己行為模糊,並持續下去,錯誤的行為會越來越嚴重,直到猛然驚覺自己居然養了個熊孩子那就晚了。

所謂「熊孩子」橫地遍野,其實就是家長沒有及時管制引導的結果。

因此面對孩子錯誤行為時,家長最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第一次發現的時候,就強勢制止並給予積極引導!

03

如何幫助孩子糾正錯誤

在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家長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帶領孩子在行動上進行糾正,要使孩子每次犯錯經歷不被浪費,家長需要牢記以下幾點:

儘早干預,不要心軟

孩子第一次犯錯時,當務之急是指出孩子的錯誤,讓其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或語言。

有些家長會覺得有些錯誤只是一種「童行無忌」,反而去誇獎和鼓勵,不想去責備孩子,這樣反而使孩子的錯誤行為愈演愈烈。

擺事實、講道理

家長不說孩子是不會知道自己的行為哪裡是對哪裡是不對的,口頭教育能讓孩子接受正確的是非觀。

有些孩子界限模糊,做錯事不自知,因為在他的意識里,他不知道這是錯的。

這就要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教育孩子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

注意的是,家長講道理無須長篇大論,說教過於抽象,不僅孩子無法領悟,還會使孩子反感家長的教育。

行動上承認自己的錯誤

思想上認識錯誤還是不夠的,孩子要從根本上改正錯誤,還需行動上承認錯誤,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通過承認錯誤,讓孩子再次反思自己的行為,加深印象。

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

既然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認識錯誤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希望的是孩子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不會再犯,光承認卻不知改正,那這個錯誤犯的一點價值都沒有。

做好日常的監督,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經過一次教訓,給孩子立下以後不再犯同樣錯誤的規矩,想要規矩發揮效用,家長要付出多點耐心和細心,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孩子犯錯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將每一次錯誤看做一次挑戰,用正確的方法攻克它,不讓孩子偏離成長的正確軌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是你想懲罰就懲罰的

現今的孩子,不少都是萬千寵愛在一身。家裡條件好,孩子從小的要求也得以滿足。有些被老一輩帶大的孩子,更被寵得要命,變得蠻不講理。哪怕父母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孩子溝通,孩子依然堅持到底,一步也不退讓,...

孩子膽小怕事 或是大人恐嚇所致

經常在生活中會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家長們會對孩子進行恐嚇,例如說「你再吵鬧,別人會把你賣掉的」,或者是「再哭就把你送給別人」,雖然只會止住哭泣、乖乖聽話,但是孩子們並不是因為認識到...

當孩子偷了東西,這位父親的做法價值一千萬!

最近,有一則短視頻在網上流傳很廣。一個小男孩偷拿了商場的巧克力,父親的反應。想想這事要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父母頂多也就教育兩句,叫孩子下次不許犯。可是這位父親的做法,卻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