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適應能力超強,締造天才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今社會交通便利,天南地北組成家庭是非常普遍的。

我們這一代人基本能嚼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但不排除也會有一定口音。

現在很多新家庭有了愛的結晶,要不請長輩幫忙照看一下,要不請個阿姨看護照料,往往老一輩講了一輩子的方言很少叫普通話,或一口塑料普通話。

這樣就造成了比較複雜的語言環境,基於這種環境寶寶學習說話,或講出來的第一句話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是方言或是普通話?還是遲遲不說話,讓寶寶幼小的心靈好混亂,是否會造成寶寶以後學習說話甚至語言而造成影響呢

小編家中就這樣,有一定的發言權,所以我用家中的案例進行講解吧。

記得當時婆婆來時講的一口晦澀難懂的方言,壓根不知道她在講什麼。

當時的我可愁壞了,心理包袱比較重,寶寶學說話是方言還是普通話呢。

這個時候腦洞打開,想到如果寶寶以後跟著奶奶學說的是方言,周邊的小朋友會不會不和自家寶寶玩呢,畢竟交流有問題(大人的邏輯思維)。

再者家中環境寶爸和我平時和寶寶都說普通話,但又有長輩方言(平日裡話不少,聲音有大),我家寶寶會不會覺得很混亂,概念意思啥的搞混,從而影響寶寶學習說話。

事後,我的擔心就憂慮看來是多餘的,最後寶寶說話時卻讓我好笑又驚奇,只能說寶寶們的學習模仿能力無敵強大。

寶寶學習說話的過程

開始嘗試說的是普通話,學會的也是普通話

寶寶在一歲多的時候,小編當時還是全職媽媽,平日裡還是很多時間來教導自家寶寶,和他說說話,講講故事,所以寶寶一開始學說話算是是普通話,至此我的第一個擔憂算是放下去了。

緊接著普通話+方言混搭

記得寶寶在學會說話以後,我便開始計劃重回職場整天忙碌著,那段時間與寶寶在一起的時間明顯少了,主力軍也換成由奶奶照顧,而後我發現寶寶時不時講一些方言詞語,就為這個事還專門開了個家庭專題會議,希望奶奶儘量說一些普通話,事後想想確實是為難家婆了。

再後來寶寶大了點,雖然不再講方言,但總感覺他在說話之前總要琢磨一下,我也真擔心寶寶會不會搞混。

而後又過了幾個月,驚奇的發現自家寶寶已經可以普通話、方言中自由隨意轉換,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寶寶學說話總結


1.寶寶學會講哪種話與接觸的頻率有關

寶寶出生到1歲多,我是與寶寶交流講話的主力軍,所以跟我在一起時全程講的普通話,奶奶接手後,擔任著撫養照料寶寶的重任,因此跟奶奶學習了方言,從這兩件事情看寶寶講普通話或是方言,與接觸語言的頻率有直接關係。

2.寶寶在幼年期可以接受多語言的教育,不會弄混

我一直寶寶在這種複雜的語言環境,會給寶寶帶來困惱,學習說話時間也會增加增長,但結論告訴我寶寶們的大腦及理解、模仿等能力太神奇了。

不僅可以很快地學習這兩種言語,而卻可以將其完全獨立成自有的語系互不干擾。

自己的擔憂擔心現在想想也是可笑。

3.對寶寶成長後期學習語言的天分培養反倒有益而無一害

現在寶寶更大了些,上幼兒園階段,也驚奇的發現他又會聽現在居住地方的方言(粵語),不時的還說上幾句。

目前5歲對外語也有非常濃厚的興趣,最近才想起來總結一下這方面的心得,給那些有困擾的家庭一些參考,小盆友的大腦是開發不完的,多接觸多引導,只會更好不會變壞,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腦子越用越靈光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學說話 該不該跟他說方言

有媽媽擔心,寶寶已經到了學說話的年齡,平時在家跟他主要是說方言的,有時候也說幾句普通話,不知道這會不會對寶寶說話有影響。研究發現,如果多種語言混雜,可能會導致寶寶說話晚。專家建議,為了避免讓孩子...

奶奶方言,媽媽普通話,會影響寶寶學說話嗎?

朋友跟我講了一個煩惱,說自己家的寶寶1歲8個月了,看著很機靈,但就是學講話很慢。問了一下家裡的情況,原來寶寶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帶,爸爸媽媽想讓寶寶從小講普通話,因此也一直跟寶寶說普通話,但是爺爺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