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聽!我就不聽!」:拓展孩子的情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慧慧帶著5歲的寶寶跟閨蜜逛街,開始的時候寶寶玩得很投入,可是,很快寶寶就不高興了:抱著,她也苦惱;給她買吃的,她也苦惱;讓她坐在麥當勞里,她也苦惱。

慧慧一點辦法也沒有,跟寶寶講道理,她也聽不進去,只是一個勁地說:「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慧慧也不是第一次碰到寶寶「就是不聽」這樣的不配合。

不過自從有了孩子之後,跟閨蜜一起逛街就少了。

好不容易大家都有空,寶寶也樂意跟她們出來,現在碰到寶寶這樣鬧情緒,她心裡也很不爽。

想到微博里看到的照片,外國年輕夫婦在外面旅遊的時候,如果孩子哭鬧不聽話,會真的讓孩子自己一個人,也不去看她。

即使孩子哭得很傷心,也不影響年輕夫婦的遊玩興趣,專家還說這對孩子有好處。

但慧慧卻覺得這樣有點殘忍。

中國父母很少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情況,帶著孩子,想去哪裡,幹些什麼,都是不太順暢了,比如:帶著孩子去美容院,孩子也是會吵鬧,吵著回家。

以上的種種情況,其實都跟孩子的情商有關係。

那麼,什麼是情商呢?

情商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意識到,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情商達人,比讓孩子成為一個智商天才更為重要。

情商和智商不一樣,智商是天生的,後天所做的只是去發展先天的潛力而已;情商卻是通過後天培養的,父母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為自己的孩子拓展情商。

可以說,孩子表現出來的情商指數,就可以反映孩子成人後的成就、人際關係和個人幸福指數。

情商能力培養及形成的時期,主要集中在15歲以前。

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培養,提高孩子的情商。

實際上,父母有時候往往無視甚至抹殺了孩子的情商。

當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具有強烈情緒反應的時候,父母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否定。

他們要孩子聽話,做乖孩子,這其實是完全無視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要求。

孩子被抹殺了個性,情商又從何談起。

比如說:

孩子喜歡玩泥巴,父母就以衛生為由制止,讓孩子遠離天真的童趣;孩子喜歡和小狗小貓玩,父母就以安全為由,禁止孩子和寵物接觸,抑制了孩子天然的愛心。

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反而成為抑制孩子情商發展的「罪人」。

隨著現代競爭意識和現代科技文化的發展,孩子的情感思維能力也在加速發展,父母不僅要及時培養和開發孩子的情感思維能力,還要與時俱進,千萬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如果還按照老皇曆,以前父母教育自己的老一套來教育孩子,不僅起不到效果,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方法不對,效果不是打折扣,而是完全成了負面效果。

現在孩子見多識廣,很有見解,如

「爸爸經常喝酒應酬不對」

「人家的媽媽晚上看書,你只玩遊戲」

等感受能力,正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父母不應輕易抹殺,而要加以誘導。

總之,父母在孩子的情商教育中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採取適合孩子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的情商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千萬不能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塑造孩子。

在情商教育過程中,父母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父母應該經常用「你是不是不開心了?」「你要是感到委屈……」等話語來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並教會孩子妥善處理負面情緒,例如「傷心的話不妨哭出來,不能憋在心裡」。

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提升情商能力。

教育無所不在,影響無所不在。

父母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同孩子談話、對孩子進行批評的時候,才是在進行教育。

父母怎樣穿戴,怎麼待人處事,怎麼表情達意,這一切對孩子的情商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很強,孩子每天都觀察著父母的一舉一動,默默地模仿和學習著。

兒童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如果只對孩子提出要求,而不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這樣就難以幫助孩子在情商上有所進步。

在嚴格要求孩子時,父母要注意提出的要求不能過高,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超出年齡階段的要求就是苛求,會給孩子的情商造成巨大的不良影響。

專家支招

成功的人生離不開情商教育。

情商反映了一個人控制自己情緒,承受外界壓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

心理專家告訴我們,某些時候某些方面情商比智商對人更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婚姻、工作和人際關係,甚至影響著成就感和幸福感。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現在獨生子女家庭較多,這是一個特殊的育兒環境,父母的過分寵愛與呵護,會產生許多特有的情感問題,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存在的誤區可能也就更大。

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更應儘快掌握情商及情商教育知識,這是每一位父母應盡的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孩子的情商和智商需要培養?

一.何為雙商?先說兩個經常被誤解的概念:認為孩子機靈就是智商高,嘴甜就叫情商高。再加上輿論宣傳「高分低能」、情商比更智商更重要。這讓爸爸媽媽們既焦慮又迷茫。智商高是指一個人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同時...

兒童情商教育,三大陷阱家長千萬要避開!

導讀:情商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和成功因素,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充分認可,甚至延伸到了早教領域之中。「望子成龍」的中國家長們,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過人的情商與交際能力,但很多時候又不知道該如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