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成家長忽視學齡前兒童性別教育 假小子、娘娘腔是種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新網上海6月29日電 (陳靜 潘佳)男孩愛穿裙子,女孩活潑過頭愛打架……海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29日披露的一項調查顯示:上海6成以上家長忽視學齡前性別教育,致近年來兒童性別錯位症明顯增加。

該中心負責人戴良圖表示,「性別教育是幼兒性啟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成長中的重要一環。

」他表示,性別認知並非僅靠天生,更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

「見生人就躲在我背後,偷穿我的高跟鞋,戴我的耳環,被罵時還撒嬌,」張女士告訴記者,兒子打小沒有一點男孩子氣,就醫後才發現已患上了性別錯位症。

「我一直想要個女孩,所以從小常給他穿裙子,打扮得像小姑娘,沒想到竟會讓孩子性別意識混亂,」她後悔道。

9歲女童瑤瑤有一對喜歡男孩的爺爺奶奶,從小把孫女當孫子帶。

她告訴記者,比起和女孩子玩洋娃娃,她更喜歡跟男孩一起玩汽車手槍。

小姑娘說,「長發麻煩,短髮多帥氣!我也不喜歡穿裙子,還是運動褲穿起來舒服!」

戴良圖告訴記者,長期給孩子裝扮成另一性別角色、父母在性別上的榜樣性不足以及單親家庭,是兒童發生性別錯位症的主要原因。

心理諮詢師張少華表示,患上性別錯位症的兒童性格往往內向、孤僻,容易被其他孩子隔離,對未來會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據海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6月開展的相關調查顯示,超過6成學齡前兒童家長未對孩子明確進行過性別認知教育。

這也是近年來兒童性別錯位症發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張少華表示,多數家長認為性別意識是天生的,其實孩子對性別的認知大部分來自於父母的引導,父母無意的差錯,很可能讓孩子形成誤解。

據悉,曾有一項國外研究表明,近40%的人心理性別是雙性,純男性或女性不到1/4,孩子確認性別的過程中父母影響不可忽視。

她同時表示,一些成年之後的心理問題往往與兒童時期的性角色偏差有直接關係。

有數據顯示,超5成異裝癖者幼年就喜歡著女裝,而絕大部分男變女手術患者在童年期就常有女性化的行為。

411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郎根強則提出,除了心理引導,其實男孩和女孩從出生起,父母對孩子生理上的關注和照料方式就應該是不同的。

由於胚胎在性別發育上的不同,男孩比女孩更易出現生殖系統畸形,男孩父母應更多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

郎根強說,門診中常見患隱睪症的孩子,父母直到5、6歲才發現問題來看病,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導致生育能力的喪失。

戴良圖對記者表示,性別認知是性啟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成長的重要一環,要確保孩子有著正確的性別定位。

現代社會雖然開放多元,但傳統觀念仍占主流。

對性別錯位,網上也是議論紛紛。

「女漢子看上去優點很多,但做你老婆你敢要?」網友秋彥表示。

「一個男人看到個小毛蟲就嚇得驚叫,爬幾層樓就氣喘吁吁的,沒事還翹蘭花指,誰能受得了?」網友春石在論壇留言道。

而採訪中,多數受訪者也表示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選擇中性氣質的人作為結婚對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你的兒子想做女孩 你會成全他嗎?

對於今天的話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有些開放的家長可能會選擇尊重孩子,但是想必大多數的家長都不希望自己好好的兒子就變成了gay,或者是變性成為女孩,那麼當發現孩子有偏離正常的性取向選擇...

性別教育宜早不宜遲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於性別的區分越來越弱,比如說女性也能參政、男性也能參與家政工作,這是社會的進步,可是在孩子中卻出現一種讓人憂心的情況:男孩子越來越娘娘腔,女孩子越來越中性化,這種孩子性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