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了無數個孩子,也沒換來社會接受這本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近網上有一件事很火,不少微博上的段子手都在轉一個漫畫,不少網友都在用「太重口味了」,「給孩子看真不該」甚至用「哈哈哈,小黃書」來評論。


實際上,這幅漫畫出自北師大出版社的《小學生性教育讀本》,原本的漫畫是在告訴孩子們,要拒絕熟人觸摸隱私部位,要及時的遠離危險並且告訴爸爸媽媽。

可就是這樣一張斷章取義的漫畫截圖,卻引來了一場全網範圍內的大討論,甚至有學校宣布將收回這套《小學生性教育讀本》。

01

先跟朋友們說一組也許枯燥,卻至關重要的數據吧。

2016年全年媒體公開曝光的性侵害兒童(14歲以下)案例433起,與2015年相比同比增長27.35%。

被公開報導的案件中涉及的778名受害者中,7歲以下的有125人,受害者年齡最小的不到2歲。

曾有一位相關專家透露過,性侵案件的報警率和曝光率都很低。

往往比例能夠達到1:10。

也就是說,每有一例性侵案件被警方處理,可能背後會有10例性侵案件的受害者選擇了保持沉默。

而這個比例,放在兒童性侵案件上,還會有所增加。

除了屢見報端的,針對青少年的性侵案件,現在社會上的性別歧視、青少年的不安全性行為、青少年非意願懷孕和人工流產等事件更是時常發生。

性教育這件事,用「刻不容緩」四個字來形容,我覺得一點都不誇張。

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有無數的父母、社會人士在顧慮,現在給孩子進行性教育會不會太早?說的太明白了,會不會讓孩子過早的去嘗試?父母跟孩子說這個,是不是太難為情了?……

也正是這些顧慮,讓我們國家的性教育一直處在一個很落後的狀態。

又因為性教育的落後,導致了我們很多孩子,在本該茁壯成長的年少年時期,卻經歷了太多的迷茫和危險。

02

這套性教育讀本被叫停之後,看到了一篇某網絡主播寫的文章。

他在文章裡面提到自己有一次做直播節目,選了一個話題叫「你經歷過性騷擾嗎?」,本來他覺得可能不會有人想參與討論,卻沒想到參與者竟人滿為患。

大家各種長篇大論的說著自己的親身經歷,諸如:

「小時候被老師性騷擾;被堂哥壓在床上;被同學脫褲子;在公共汽車上被人蹭和摸,以至於不敢坐公共汽車;在小路上遇到暴露狂;在公司被領導潛規則。

這位主播本以為講述經歷的,必然是女性居多,可是卻發現,竟然有一半以上是男性!

他提到「其中有個男孩子,小學五年級,坐公共汽車上學,總能遇到一個成年阿姨,阿姨要麼用下身蹭他的肩膀,要麼故意站在後門下車的位置,用胸蹭他抓欄杆的手,還有一次,索性坐到他旁邊,摸他的腿。

後來他長大了,對女性恐懼無比,他變成了GAY。

這位主播說「有人說著說著,泣不成聲,有人憤怒不已,於是,整整五天的晚上,我在不停地安慰一群在孩童時期被騷擾過的人,這不是你的錯,你沒能保護自己是因為你還小。

03

看到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以為朋友跟我說的事情。

她自己去一家飯店吃飯,看到旁邊桌一對夫妻領著孩子見一個中年男子。

看起來他們挺熟的。

中年男子一邊站起身來,擋住孩子父母的視線,一邊用另一隻手去揉摸小女孩的屁股。

女孩子看起來也就是5、6歲的樣子,穿著白色的小裙子。

對於中年男子這種舉動,孩子竟然沒有反抗也沒有說話,就乖乖的站在那裡。

我朋友實在忍不住,想走過去阻止,那個男子卻已經收回手,跟孩子父母開開心心的吃起飯來。

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的親戚朋友都「不是那種人」,自己再對孩子多上點心。

這些事情就會離孩子很遠。

所以沒有必要告訴孩子太多。

然而就像編纂這套性教育書籍的專家們所言的:

「當一個身體器官的科學名稱都不能從大家嘴裡說出來,這個器官的結構和功能能得到正確的描述嗎?能夠得到很好的尊重和保護嗎?當一個孩子遭受性侵害,他連什麼地方被觸摸都描述不清楚,如何得到有效保護?國際國內的性教育經驗表明,讓兒童說出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了解到自己誕生的過程,有利於兒童樹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識。

如果說天文地理,甚至語文數學的知識,都可以讓孩子自己慢慢探索。

那麼唯獨性教育方面的知識,越早的,越明白的告訴孩子們,孩子們才能越好的保護好自己。

這件事,真的沒有必要等。

04

還有些不少人覺得,性教育這件事,說出來太「敏感了」。

孩子長大自然就會知道,是可以無師自通的。

可事實上,當一個孩子沒有接受足夠的性教育的時候,他們單純靠著摸索和猜想得來的自我保護意識,是不足以給他們提供保護的。

不知道朋友們是否還記得去年有一起在朋友圈被刷屏的「記者強姦實習生」案件。

受害者是一位叫小卉(化名)的女孩子。

小卉在讀大學,期間曾在南方日報實習2個月。

因為要開實習證明,她聯繫上了當時的指導老師,南方日報記者成希。

成希見面就說小卉變漂亮了,開完證明邀請小卉去咖啡廳聊天。

之後又帶小卉來到街上,騙小卉拿出了身份證,並且搶過去。

然後到了一家快捷酒店開房,讓小卉上樓找他。

小卉有過猶豫,但還是跟了上去。

結果進門之後,房門就被成希鎖死,小卉遭到了侵犯。

當時新聞出來之後,很多人一邊痛罵記者成希,一邊又認為小卉過於單純,缺少防範意識。

甚至還有人會去惡意猜測,小卉是不是自願的。

可最大的可能卻是,小卉心裡隱隱知道有什麼「不對勁」,但是不太好意思拒絕,也不知道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出於對老師的信任和一種僥倖心理,就莫名其妙的去了。

如果我們的性教育能做的再早一點,再好一點,再普及一點,如果我們的孩子們,能夠懂得的再多一點,警惕意識再高一點,防範意識再強一點,是不是結果就會不一樣?

05

相對來說,國外的性教育工作,特別是歐美國家的性教育工作,就比我們國家要好很多。


在美國,不同的州對兒童性教育的規定是不一樣的。

以芝加哥為例,他們那裡的公立學校,要求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每年都至少要花300分鐘進行性教育。

而五年級以上的孩子,每年至少要有600分鐘的性教育課程。

美國還有很多專門為孩子們寫的卡通版讀本,作為對性教育課的補充。

下面這本書的圖片來自針對7歲兒童的讀本。

書里會告訴孩子們男女的身體結構,胎兒怎樣出生,還有哪些是不恰當的身體接觸。

英國的性教育是強制性的,法律規定,必須對5歲的兒童開始進行性教育。

英國的公立中小學都把學生們按照年齡層次進行劃分,不同階段,教育的內容不一樣。

另外,英國政府還宣布,所有小孩從4歲起學習「安全、健康的人際關係」,初中學生將接受適齡性教育課程。

荷蘭是很開放的國度,但是荷蘭擁有歐洲國家最低的青少年懷孕比率。

在荷蘭,與學其他課程一樣,孩子6歲進小學時就開始接受性教育,孩子們甚至可以在餐桌上跟父母討論與性相關方面的話題。

瑞典的性教育,在世界範圍內都堪稱典範。

從1942年開始,就會對7歲以上的孩子進行性教育,給孩子們講述妊娠和生育知識;初中會學到生理和身體機能的知識;大學會重點講戀愛、避孕和人際方面的知識。

瑞典也會在電視上,播放性教育的宣傳片,來讓性教育更為普及。

06

如今的社會上,無痛人流的廣告鋪天蓋地,他們宣稱自己手術創口多麼小,自己癒合時間多麼快。

可是又有多少渠道,能真誠坦然的告訴青少年們,他們是如何出生的,他們應該如何面對自己身體隱私器官的發育,應該怎樣處理對異性的感情,應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沒有一個父母不想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但是同樣也沒有一個父母,可以終生24小時寸步不離的保護孩子。

孩子們終究會慢慢長大,會離開我們視線之外,他會暴露於校園,會暴露於社會,會面臨無數種可能發生的危險。

身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其實就是教育他們,從他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育他們,把可能的危險和正確的處理方式都教會給他們。

如果自己擔心不會教或者教不好,不妨就信任這些專門研究和從事性教育的專家學者們的成果。

給孩子買一些講述性教育的書,讓孩子把他的好奇與恐懼統統放下。

上天給了我們一個天使一樣的孩子,保護好他,讓他不受到任何侵犯,是我們最應該理直氣壯的去做的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