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的三層境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親子溝通是一件令很多父母大為頭疼的事情,不少父母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苦惱不已,親子溝通的不暢也讓孩子的教育陷入了難題。

其實,很多父母之所以難以跟孩子進行親子溝通,往往是習慣了以大人的身份去跟孩子說話,而不是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個體來對待。

對父母來說,要促進親子溝通的順暢,有必要達到親子溝通的三層境界。

親子溝通的第一層境界: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蹲下來」是了解孩子的一個途徑,因為只有「蹲下來」,父母才能更清楚得聽到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準確的回應。

而在和孩子平視的狀態下,父母才更能夠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同時孩子也能感覺到與父母之間是平等的。

當我們和一個成年人對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很重要,因為能從眼睛中讀到許多言語之外的東西。

對孩子也是這個道理,了解是溝通的前提,「蹲下來」是了解孩子、進行良性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蹲下來」只是一個肢體動作,但它卻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態從心裡放下來。

這才是最難做到的。

這一代孩子跟我們小時候確實不一樣了,他們好象天生就對尊重、平等有著更強烈的要求。

也許,我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心理需求,只不過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環境下,還沒來得及發芽就被泯滅了。

可是,如果現在還想用上一代對待我們的那一套來對待我們的孩子,擺起大家長的架子,那麼,親子衝突勢必難免。

其實,「蹲下來」本身可以幫助我們放下自己。

我們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視孩子,在平視的狀態下,我們也能體會到平等,你的語氣可能就會緩和下來,心態也不再那麼居高臨下,與孩子的交流會更加順暢。

親子溝通的第二層境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被領導在全員大會上批評、被迫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這些不愉快都是我們最不願意碰到的倒霉事,會使我們心煩氣燥或者神情抑鬱。

那麼,我們再回過頭來想想,這些我們所認為「倒霉」的事,是不是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帶給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往往是劈頭蓋臉式的,並且還很有心理優勢——我這是在教育他!是為了他好!沒有人否認父母的良好初衷,只不過方法值得商榷。

當我們被領導批評的時候,即使真的認為自己錯了也會顧及面子,想方設法給自己找個台階下。

同樣,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強,方法不當就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教育不但無效,還有可能爆發親子衝突。

而很多父母這時候也激動起來,很生氣地做出結論:這孩子就是這麼不聽話!

親子溝通的第三層境界: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的深層含義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字——理解。

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需要他自己的努力,有些時候並不是他們調皮搗蛋做錯事,而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實在有限,真的還做不好。

父母首先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成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這代價只是一個易碎的花瓶,那就少一些嘮叨吧,或者把你的心疼、可惜之情暫存在心裡。

換了你,也不想打碎花瓶,但是把你的力氣減到孩子那麼小,你可能也拿不動它。

這三層境界,其實都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早就心知肚明的。

但是,在進行親子溝通的時候,我們往往把親子關係看得過於特殊,而忽略了這些常用的溝通方式。

如果把親子關係看作相對獨立的兩個個體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隸屬關係,用尊重、信任、理解的心態來對待孩子,那麼親子溝通還會有什麼阻礙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你幾個小妙招讓親子溝通無障礙

第一,要多下來和孩子說話,因為只有蹲下來才能和孩子平視,才能了解孩子的內心,這樣,也能讓孩子感覺到我們之間是平等的,才能大膽的放心的交流! 第二,自己不想乾的不要強加給孩子,你自己都不願意接受的...

想知道孩子的心裡話?那就蹲下來安靜聽一聽

敏敏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最近媽媽發現她經常一個人悶悶不樂,不像以前那麼愛說愛笑了。媽媽想孩子心裡一定有什麼事情,所以決定和她好好談一談。吃完晚飯,媽媽拉著敏敏的手說:"我女兒最近好像很不開心,走,...

親子溝通與情緒管理 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親子溝通,是許多父母頭疼的事,很多問題都是由於缺乏良性的親子溝通造成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往方式,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而許多父母卻掌握不好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