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與情緒管理 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親子溝通,是許多父母頭疼的事,很多問題都是由於缺乏良性的親子溝通造成的。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往方式,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溝通。

而許多父母卻掌握不好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和方法,頻頻發生親子大戰。

推薦書籍《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 親子溝通的三層境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在理兒,孩子從坐立行走到識文斷字,哪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引導、教育。

且小編一直以為,陪伴成長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

在陪伴的過程中,父母本身也獲得了成長,大到讓我們對生命、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看法,小到改掉了自身的一些小毛病,比如不守時、不講衛生什麼的——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做到吧?

親子溝通,是許多父母頭疼的事,這些問題都是由於缺乏良性的親子溝通造成的。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往方式,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溝通。

而許多父母卻掌握不好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和方法,頻頻發生親子大戰。

親子溝通有三層境界,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有沒有道理,能不能對促進良性的親子溝通有些幫助。

第一層境界: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站著說怎麼也比蹲下來輕鬆,尤其是我這等高齡媽媽,蹲一會兒就會腰酸腿疼的。

往往是當我發現兒子對我的「高論」充耳不聞的時候,或者我對他的「十萬個為什麼」答非所問的時候,才突然間想起來這條「定律」,立刻蹲下來,問題才能解決。

「蹲下來」是了解孩子的一個途徑,因為只有「蹲下來」,我才能更清楚得聽到他說的每一句話,看到他的表情,做出準確的回應。

而在和他平視的狀態下,我覺得,我更能了解他的內心感受;同時,他也能感覺到我們之間是平等的。

當我們和一個成年人對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很重要,而且能從眼睛中讀到許多言語之外的東西。

對孩子,也是這個道理,了解是溝通的前提,「蹲下來」是了解孩子,進行良性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蹲下來」只是一個肢體動作,但它卻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態從心裡放下來。

這才是最難做到的。

這一代孩子跟我們小時候確實不一樣了,他們好像天生就對尊重、平等有更強烈的要求。

也許,我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心理需求,只不過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環境下,還沒來得及發芽就被泯滅了。

可是,如果現在還想用上一代對待我們的那一套來對待孩子,擺起大家長的架子,那麼,親子衝突勢必難免。

其實「蹲下來」本身可以幫助我們放下自己的。

我們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視孩子,在平視的狀態下,我們也能體會到平等,語氣可能就會緩和下來,心態也不再那麼居高臨下,與孩子的交流會更順暢。

第二層境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往往是劈頭蓋臉式的,並且很有心理優勢——我這是在教育他!沒有人能否認父母的良好初衷,只不過,方法值得商榷。

當我們被領導批評的時候,即使真的認為自己錯了,也會顧及面子,想方設法給自己找個台階下。

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強,方法不對,就會激發孩子的逆反,所以,教育不但無效,還有可能爆發親子衝突。

而很多父母這時候就忘了這是自己也不願意遇到的事,還會很生氣地下個結論:這孩子就是這麼不聽話!

第三層境界: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處理人際關係中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的深層含義是兩個非常重的字——理解。

孩子們在花園裡玩,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摔了一跤,媽媽趕緊跑過去,伸手就要把他扶起來,男孩卻趴在地上,故作鎮靜地說:「這個小螞蟻在搬東西!」而且等了半天才爬起來,好像他是為了觀察螞蟻才摔倒的。

孩子的媽媽起初有些莫名其妙,後來她想到了,如果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摔個「五體投地」可不是什麼體面的事,5歲的兒子已經自認為是個小小男子漢了,當然也會感到尷尬。

因為有了換位思考,媽媽和兒子之間避免了一場衝突。

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需要他自己的努力,有些時候並不是他們調皮搗蛋做錯事,而是因為他們能力有限,真的做不好。

父母首先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成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這代價只是一個易碎的花瓶,那就少一些嘮叨,或者把你的心疼可惜之情暫存在心裡,換了你,也不想打碎花瓶,但把你的力氣減到孩子那麼小,你可能也拿不動它。

這三層境界,其實都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早就心知肚明的。

但是,在進行親子溝通的時候,我們往往把親子關係看得過於特殊,而忽略了這些常用的溝通方式。

把親子關係,看作是相對獨立的兩個個體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隸屬關係,用尊重、信任、理解的心態來對待孩子,親子溝通還會有什麼阻礙嗎?

關於親子間的溝通

溝通,就是用語言互相表達、了解,就是要聊,聊天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最簡便易行的方式,也是父母了解孩子的最直接的橋樑。

據研究顯示,一個孩子如果經常與照顧他的人交流,這孩子長大以後便會對任何事情都反應熱烈,也愛與人溝通。

想讓孩子把父母當朋友,什麼話都願意說,「聊天」機制可是要從小建立的。

而與孩子聊天,也需要一些技巧。

這樣不但有利於教育孩子,還可以形成孩子與他人交流的一種模式,作為在人際關係中與人溝通的方法。

首先,把聊天培養成一種習慣。

以前每天從幼兒園接兒子,第一句話往往是:「今天開心嗎?」剛上幼兒園那會兒,他才兩歲多一點,他的回答是機械性的「開心」,沒有什麼感情色彩,就好比問他「你要吃大蘋果還是小蘋果」,他一定回答「大蘋果」一樣,好像是個約定俗成的答案。

隨著他一天天長大,對情緒情感的了解和體會加深,他會逐漸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了。

雖然大多數時候答案還是「開心」,但表達的程度不同,有時是應付式的,有時則連蹦帶跳地重複數遍「開心!開心!」我相信,這絕對是真的很開心。

通常接下來的聊天是這樣的:

我說:「我也很開心。

「為什麼你也開心?」

「因為你開心呀!你為什麼開心?」

「因為……」

「因為」後面一般都是小孩子的胡言亂語了,他可能聊到了另外一個話題,可能答非所問,讓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很準確地解釋他的情感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這些都沒關係,聊天本來就是很隨機的,永遠在跑題。

重要的是,孩子願意跟父母聊。

在他們對父母最依賴的年齡,培養起跟父母聊天的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其次,父母心中要牢記,你跟孩子是聊天,不是談話。

聊天怎樣才能聊起來?當然是你一言我一語的。

如果有一方總是沒完沒了地提問,卻很少表達自己的情感,說自己的事,另一方就會覺得沒意思。

與孩子聊天,父母肯定占主導地位。

如果強化這一地位,更多說教的成份,這聊天很快就會進行不下去了,因為它不夠平等。

既然你是想聊天,想通過聊天了解孩子,或者建立一種親子溝通的形式,那就放下家長的架子。

孩子是最敏感的,他們很容易就分辨出,你是想跟他們瞎聊兩句,還是有目的性地談話。

跟孩子聊天還需要一些語言上的小技巧,比如擅用but句式。

孩子經常做一些令父母頭痛的事。

比如已經吃掉三塊糖了,還要再吃下去;非要玩其他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不讓媽媽出門,等等。

這時候你該怎麼辦?態度堅決地告訴他:「你不能再吃了!再吃牙就要壞了!」

交流的第一句話就是命令式的,你通常會遭到更堅決地反抗。

第一句話非常重要,這表明了一種態度。

不妨說:「你還想再吃塊糖呀?但是……」「你想和我呆在一起,但是……」

這種句式表現出你意識到並接受孩子正在做的事,表明你是理解孩子的父母。

而且也表明你作為父母的權威,在某些時候是需要幫孩子把控行為的,有時影響重大的行為的優先權應給成人而不是孩子。

聽到這樣的句式,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會是頂嘴,而是會接著聽你「但是……」後面的內容。

「你想玩大吊車,但是樂樂正在和它玩。

」「你想和我呆在一起,但是,現在我得出門,我必須去買菜。

這種表達,能使孩子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需要,培養了他的觀點轉換能力,學會從他人的角度想問題,替他人考慮。

父母這樣的說法會獲得孩子的尊重,覺得你公正講理,也會使他感到安全。

當然,這是從長遠的角度分析使用but句式的好處,在現實中,孩子還是很難一下子就接受父母的建議。

多數情況下,他們還會說:「我就是想玩嘛!」「我就不讓你走!」所以,接下來最好開始聊天,在聊天中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化解他的煩惱。

❤ 我們還要教孩子談他自己內心的感受。

孩子往往不善於表達感受,他們經常為某件事哭,可你問半天,要麼說不出原因,要麼給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答案——多數是「想媽媽」、「想爸爸」。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他當下的感受是傷心、害怕,還是開心,儘量豐富他們表達喜怒哀樂的形容詞,並經常和他們聊天,彼此講述各自的心情,好讓他們認識自己的情緒。

❤ 跟孩子聊天要多肯定,少責怪。

孩子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和失敗。

父母在和孩子聊這些事時,應該經常性地表達你對孩子能力和學習意願的信任。

當你對孩子的一次塗色作品不滿意時,你可以說:「下次你會塗得更均勻。

」以積極的方式強調你的期望。

他可能馬上就會說出自己的困難所在:「我拿不好筆。

」下面的事自然就好辦了,因為你知道了問題的癥結。

當孩子在迷宮裡胡打亂撞時,你可以說:「你再長大些就會了。

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這樣傳遞你的期望。

這種說法孩子很買帳,我試過好幾個孩子,他們都會對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

這樣的話既增強了你對孩子的信心,讓他知道你認為他有成長的能力,無形中傳遞了你的良好期望,孩子也才會有興致跟你聊下去。

每次對孩子說「不」時,最好提供兩個可接受的選擇。

比如,很多孩子都出現過打父母的情況,嚴厲制止是應該的,但在堅決反對的同時,應該向孩子建議別的做法或更好的方法。

「不,你不可以打媽媽,但可以打你的小布熊。

」 這樣既設定了限制,又使他們易於接受教育。

「不要打了,輕輕地拍我的臉。

」這是一種溫和的阻止。

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同時也教育孩子意識到別人也有選擇的權力,尊重別人的擁有權。

和小孩子聊天充滿了樂趣,他們的小腦瓜想什麼說什麼,語言沒有很強的邏輯性,卻充滿了創造性。

但有些父母會認為,這種聊天毫無意義。

其實我們應該相信,孩子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都在發展,他們終有一天會和父母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對話。

如果你不想孩子到了青春期什麼話都不跟你說,那就從現在開始捨得花時間來和孩子聊天,只有當孩子能盡情地向你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才可能與你之間建立一種信任,才能把你的話聽進去。

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情緒反應會越來越豐富,作為成年人,我們雖然可以了解、控制、疏理自己的情緒,但並非易如反掌,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難度就更大了。

所以,父母最好能成為孩子情緒世界裡的嚮導,幫助他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鬧情緒都是有原因的,無論他們是否能夠清晰地表達出這些原因。

當我們發現孩子為了看似不合理的事發怒或不安,就要留意他的情緒是不是出了問題。

一個三歲的孩子不可能告訴你:「媽媽,對不起,我最近太煩了。

因為自從上了幼兒園,我有許多壓力。

所以,情緒管理的第一步是——察覺孩子的情緒

孩子常常間接地表達他們的情緒,而採取的方法令大人感到迷惑。

兒子兩三歲的時候經常會說:「我想爸爸了。

」並且都是在爸爸不在的前提下。

後來我發現了其中的小奧妙,只有當他某種願望沒有實現或對我不滿意的時候,他才會「想爸爸」,其實是在向我表明,他的情緒不好了。

所以說,要做敏感的父母,通過對孩子語言、行為、遊戲等等察言觀色,察覺出孩子的異常情緒。

孩子常常在幻想的遊戲中,利用不同的角色、場景及道具表現種種的情緒,如果看到他們表達嚴肅的主題,如疾病、傷害或死亡時,敏感的父母能夠從孩子遊戲中表達的恐懼而獲得提示,然後將這些恐懼提出討論並讓孩子得到慰藉。

當父母感到自己的內心與孩子結合,知道自己感覺到孩子的情緒,就體驗了情緒管理的基礎,下一步應該採取的行動是——認可孩子的情緒。

對於父母來說,認識到孩子的負面情緒是親近與教導的機會。

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憤怒並非一定是對父母權威的挑戰;孩子的恐懼也不是他們膽小或者父母無能的證據;而孩子的悲傷不一定表示父母「今天又多件麻煩事要解決」。

一個孩子傷心或生氣或害怕的時候,最需要父母。

在面對一個壞情緒的孩子時,我們有時候免不了故意視而不見,希望這些壞情緒會自動消散,但其實並不然。

可如果我們能夠和孩子談及他的情緒,認可他的情緒,負面的感受就會減弱。

因此,在情緒未上升到要爆發的危險前,趁早認可這些微弱的感覺是有意義的。

在情緒未增強前認可,也給父母一個風險較少的機會去練習傾聽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如果父母對孩子摔壞的玩具或輕微的擦傷表示關注與擔心,就是發展親子關係的途徑。

讓孩子知道你是他的盟友,就可以進行情緒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確認孩子的情緒。

這需要父母以同理心去傾聽,並肯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能夠洞悉父母的身體語言。

我們的目的是要以輕鬆體貼的態度交談,那就採取一個表明此種態度的姿勢。

坐在跟孩子同高度的位置,深吸一口氣,放鬆自己,同時集中精神。

我們的專注使孩子了解我們很認真地對待他的事,並且願意花時間在這件事上。

孩子表露他的情緒時,我們就回應所聽到和留意到的事情。

這樣是向孩子保證我們在仔細地傾聽,同時肯定他的感受。

可以說:「我提起張老師的時候,你好像不太高興。

」然後等他的反應。

應該避免問一些我們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

如「是誰摔破了花盆?」這些都是帶一絲不信任和陷阱味道的語氣——好像我們在等著孩子撒謊。

最好是以直接明確的觀察來作為對話的開頭:「我知道你摔破了花盆,而我很可惜。

父母開了個好頭兒,確認孩子出現了情緒困擾,下面就需要進入下一步——協助孩子表達情緒。

情緒的描述伴隨著父母的同理心。

一位媽媽每當看到孩子掉眼淚就會問:「你感到十分傷心,是嗎?」這樣,孩子會感覺到媽媽的關愛,願意用語言來描述他的感受。

但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處於發展階段,有時很難描述好自己的情緒,父母可以主動幫孩子提供一些描述情緒的字眼,如緊張、擔心、傷害、生氣、難過及害怕等,幫助孩子將一種無形的、恐慌的、不舒適的感覺轉換成一些可以被定義、有界限,而且是每天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

孩子越能精確地用語言表達他的感受就越好,因此,父母還要想法幫助他說中要害。

而且,人通常有混合的情緒,比如看恐怖片,快樂的同時,又會感到恐懼,但對孩子而言就可能造成煩惱了。

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指導孩子去探究他的情緒領域,並向他保證同時有兩種感覺是很正常的。

一旦我們花時間傾聽孩子的訴說並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情緒後,很自然地就被引入一個新的過程——解決孩子的情緒。

解決問題首先通常是父母對不適當的行為來設規範。

父母在了解孩子不端行為後代表的情緒,並幫助他描述感覺,就可以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是不適當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

然後,可以指導孩子思考一些較適當的方法來處理負面的情緒。

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很有幫助,比如「你覺得什麼事情讓你傷心?」「是不是今天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可以提供一些假設性的想法來幫助孩子找出原因。

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父母的主意可能是一大幫助,尤其對於年幼的孩子,他們通常苦無對策。

可是,重要的是避免越俎代皰,應該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且選擇一種或幾種方法做嘗試。

如果孩子選擇一個行不通的解答,就要幫助他分析,之後,可以重新開始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讓孩子了解一個意見的取消並不表示這番努力完全白費了。

指出這只是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一部分,每一次的調整隻會讓他們更接近成功。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小孩,也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構建出和諧的親子關係。

親與子,原本就是相互成全的關係,我成全他長大成人,他成全我再世為人。

不敢以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居,反倒以為,正是因為他,我才可以再經歷一次童年、一次青春;透過他的成長,我終於認清了自己,明白了後半程的人生路。

孩子,才是我最好的老師。

願我們都能在陪伴成長的過程中感悟人生,收穫幸福。


更多育兒資訊,敬請關注「萌寶派」頭條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