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頻釀悲劇的背後都有一個沒有「公德心」的父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周長沙一小區又發生了讓人惋惜一件事。

三個小孩一起在小區玩耍。

2歲的小女孩莉莉,本來是要到9樓,電梯到了9樓之後,同電梯5歲的小男孩惡作劇,按亮了電梯頂樓按鈕,並把已經出了電梯的2歲小女孩抱了回來。

小女孩走到頂樓後,因大樓防護欄玻璃損壞,失足墜樓身亡。

一個熊孩子的惡作劇,讓一個還未綻放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世界。

一個是不諳世事的熊孩子,在沒有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害死了2歲小女孩。

這事件,讓我想起了一個詞:「公德心」。

這些年,我們的國家發展越來越好了,物質豐富了,經濟發達了,所謂的中產階級也在不斷地壯大,但國人的思想素質卻沒有跟著提高。

什麼叫公德心?我覺得,作為一個社會人,你可以不做公益,你可以不捐款,不獻愛心,但你首先要做是不能危害和影響他人,對社會無害。

一個男孩才5歲,就這麼熊,他的父母一定是在教育方面,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釀成了今天的悲劇。

如果說熊孩子是撒旦的兒子曼蒙,那麼縱容和教育熊孩子作惡的父母,才是真正的惡魔撒旦。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崗位,在上崗之前都要經過培訓和考試的,唯獨為人父母不需要。

但為人父母卻是最需要培訓才能上崗的職業。

我們經常可以那些缺乏管教的熊孩子,到處生事兒,而他的監護人們卻視而不見,選擇性失明。

說起公德心,不得不提一下我們的鄰居日本。

日本人在教育小孩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原則:不麻煩別人。

在日本人的教育里,他們以麻煩別人為恥。

日本人從小對麻煩別人有很強的恥辱感。

所以,在日本,你很容易看到以下這種場景:

在街上走路,不小心撞到人之後,不管是被撞還是撞到了別人,日本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點頭哈腰的道歉,他們深以為別人帶來麻煩為恥;

幾千個人球賽結束後,整個會場乾乾淨淨,一點垃圾都沒有;

在日本的GR快鐵里或者公交車上,你永遠看不到一個人在大聲講話。

就算講話,都是幾個人在一起竊竊私語。

日本人真實對這種不麻煩別人的理念,深入到骨髓。

而在我們不少父母拼勁全力教育孩子上名校考高分,卻唯獨對孩子缺失了「公德」教育。

日本人的這一點值得所有人學習。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忽略公德教育的父母。

真心希望所有家長都能重視孩子的「公德」教育,讓我們的社會少一些熊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只是個孩子!」這句話害了多少個家庭

最近,Vivi媽被長沙「熊孩子」的惡作劇攪得心痛不已。還原事情的經過:兩歲的莉莉與其他兩個小孩子一起玩耍,進入了電梯,電梯的按鈕原本是在9樓,其中5歲的小男孩卻蹦跳著點亮了18層的按鈕。電梯到達...

細節中反饋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

現在的家庭大部分都只有一個寶寶,寶寶的教育問題就顯得特別的突出,有的家長溺愛無比,用含在口裡怕化了 ,捧在手裡怕摔了也毫不為過,有些家長不懂得兒童教育的技巧,採用放養式的教育,如果孩子有好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