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每天都要買玩具,怎麼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的很多孩子,不會再像我們大多數人童年時候一樣缺少玩具,我們的苦惱是:玩具太多,有的孩子家裡玩具多得幾乎成了負擔。

可是,孩子們還是不停地對我們說:「媽媽給我買玩具。

媽媽每天下班回家,孩子第一句話就問:「媽媽,你給我買玩具了嗎?」爸爸出差,從外地給家裡打電話,孩子會搶過電話:「爸爸,你給我買玩具,買多多的。

」帶他去商店,只要看見他喜歡的玩具,就非買不可,否則他就大吵大鬧。

成長的小孩對新奇的東西感興趣,這是人的天性。

孩子容易對玩具喜新厭舊,也很自然。

不過,如果孩子不會玩或者玩的花樣少,就會很快對原來的玩具失去興趣,總想要新玩具。

另外,不少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既沒有時間和孩子聊天,也沒有時間陪孩子一起玩,總是對孩子說:「乖,自己玩玩具去吧。

」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長此以往,孩子可能容易養成對玩具的依賴。

現在經常家長們在一起討論,我家小孩每天都要買玩具,出去轉一圈,看到一路超市,要買一路,不給買吧,就哭鬧,真是很頭疼,給買吧,也老不是個事。

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大人又忙於工作,一個人在家玩是會孤單,孩子在家沒有朋友玩,只好玩玩具了。

還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總說別人的玩具比他得多,這應該是一種攀比心理。

如何讓寶寶不再經常要玩具?

1、和小朋友共享玩具。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平時經常讓小朋友們在一起玩,你玩玩我的,我玩玩你的,同時,有了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不覺得孤單,也會減少對玩具的依賴。

大人也要多和孩子玩,使孩子覺得生活豐富充實,不再過多地依賴玩具。

2、跟孩子約定一個買玩具的規定。

比如說,過多長時間可以給他買一種玩具,或者在什麼特殊的日子可以給他買,或者他自己爭取到一個什麼樣的成績可以給他買,或者每次只能花多少錢買玩具,等等。

讓孩子感到買玩具不是毫無節制、隨心所欲的事情。

3、讓孩子自己挑選玩具。

在商定的時間和費用範圍內,讓孩子自己決定買什麼,這樣,他會比較慎重,而且容易珍惜買回來的玩具,同時,他也獲得了學習購物的機會。

4、教孩子自己選擇。

如果孩子想要的東西很多,而爸爸媽媽又限定了他可以花多少錢,他就需要做出選擇了。

教孩子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列出一個單子,按照自己喜愛的程度或需要的緊迫程度排個序,優先購買排在單子前面的東西。

5、減少廣告對孩子的影響。

控制孩子少看廣告不太可能,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廣告,邊看邊討論,了解商家如何用廣告打動人們購買,可以使孩子少受廣告的影響。

6、鼓勵孩子手工製作玩具。

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些別致的、有特殊意義的禮物,在特殊的日子裡送給孩子。

這些禮物也會使孩子驚喜,同時發現不必花費太多也能獲得快樂。

如果孩子自己做了禮物送給家人,不管這禮物多麼不成樣子,也要高興地謝謝他。

同時,自己製作玩具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7、對過分的購買要求堅決說「不」。

如果孩子無理取鬧,提出不切實際的購買要求,家長要堅決地說No,不管他哭的多麼厲害,只要堅持住了第一次,你以後堅持起來,就會更容易。

總起來說,我們要多陪陪孩子,一起看書、看電視,做手工,玩遊戲,不能讓孩子缺愛,買玩具這件事情,孩子都是被長輩給寵壞的,我們不能拒絕孩子,一定要給孩子講道理,讓他知道哭鬧、任性是沒有用的,有時是因為我們自己受不了孩子眼巴巴地看著別人的玩具的可憐樣子。

其實,孩子對這類情景的適應也許比我們想像的好。

而最適應不了的,也許恰好是我們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常識:孩子不願意分享,父母如何應對?

有一個媽媽曾經和我們分享說:我們家寶寶很護自己的東西,玩具捨不得讓別人玩,自己吃的東西也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她就是太小氣了。我們也拿她沒辦法,如果我們偷偷把她的東西拿出來,她要是看到都會很生...

不懂這3個關鍵原則,難怪寶寶越哄脾氣越大!

今日關鍵詞:發脾氣寶寶發脾氣一直是家長們的世界級頭號難題,很多家長們留言說,即使試著同理共情和寶寶好好說話,也依然並沒有什麼用。孩子依然放肆哭鬧根本聽不進去,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該怎麼辦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