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講座|鄭惠萍園長:希望孩子會玩家長會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講座主題: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的玩

主講嘉賓:鄭惠萍(芷江中路幼兒園園長)

講座時間:2017年8月25日晚上7:00

希望孩子會玩家長會陪

撰寫:陳世紅

記得女兒小時候,常常對我投訴到「我今天還沒玩過呢!」而我卻一直沒搞懂:明明她一直在看電視、搭積木、看圖畫書、甚至在公園逛了一大圈才回來,怎麼還是「沒玩過」?2017年8月25日晚上聽了芷江中路幼兒園園長鄭惠萍老師的演講,才恍然明白孩子心目中的玩有那麼多的名堂,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自主權玩,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鄭園長是資深的幼兒教育家,是上海市特級校長,南京師範大學的兼職教授,主持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以幼兒自主學習為核心的低結構活動的探索》課題研究。

說起成人對待孩子玩的態度有什麼問題,孩子的玩與發展的關係,還有玩與教的範式等課題,鄭園長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目前社會上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焦慮症。

孩子要玩,焦慮的家長卻要讓寶寶超前搶先,造成無視學前教育規律,讓孩子爭分奪秒全年無休,奔走於各種早教班、興趣班,尤其是大班孩子的家長,更不能讓孩子「瞎玩」,往往是兩代人將成功的希望寄托在這一代可憐的幼兒身上,孩子無端被成人的超前搶先願望犧牲了最寶貴的玩的時間。

鄭園長指出,將小學的知識硬生生塞到學前期的危害很大:早學數學是無用的、過早識字影響孩子的想像力因而弊大於利、過早學習會降低孩子的可塑性、過早學知識會影響孩子右腦的發育。

還有些成人雖然承認孩子玩是有意義的,但急功近利,不斷教孩子玩,把兒童遊戲變成遊戲兒童。

孩子眼中的玩是純粹的玩,而成人眼中的玩是功利性的。

其實孩子在玩中不缺創意和方法,他們在玩中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享受無限的樂趣,但如果將玩耍變成任務,指導兒童用力過度,就會扼殺兒童的天性。

孩子在玩的時候,成人應該做什麼,怎麼做?現實中的誤區包括:家長和孩子各玩各的,大人在孩子玩的時候自顧自玩手機、甩包袱;家長在孩子玩的時候不知道看什麼,或者看不出名堂;成人不知道如何處理和平衡孩子玩和成人教的矛盾。

列舉了社會上種種與孩子玩相關的誤區之後,鄭園長提出了幾個關於玩的觀點:1. 貌似「瞎玩」,其實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玩是孩子的天性,它不受外在目標的控制,是一種內在力;它是遊戲者的自主活動,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它表現的是已有的經驗而不是知識,是一種力所能及的活動;它注重過程體驗,不在意結果如何;它是假想的、非正式的、不受評估的活動;它體現的是積極的情感,充滿安全感、勝任感和成就感。

孩子自己稱作玩的活動是純粹的玩,而教學遊戲化的活動則是帶有教育功能的玩,這兩類活動各有自己的功能,不能相互取代。

2. 沒有孩子的玩就沒有孩子的發展。

孩子在遊戲中的活動反映了他的發展,表現了已有的經驗和現有的水平;遊戲也能鞏固發展,有反覆練習新的經驗的作用;遊戲還能促進發展,通過嘗試性的行為實現進步。

3. 會玩的孩子聰明(因為會玩的孩子認知水平高),喜歡玩的孩子快樂(因為遊戲有明顯的凈化情緒的作用,帶來正向情緒)。

角色遊戲可以學習角色的分散和可逆;遊戲中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敘事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搭積木可以學習數學思維和建構能力;在遊戲中還可以學會團隊合作、遵守規則等。

最後,鄭園長分享了如何玩轉「低結構」這一國家級科研成果的核心內容。

低結構活動的核心理念就是讓孩子表現自己,讓成人發現孩子,以幼兒的自主學習為核心。

低結構活動是玩,也是學,是高質量的玩中學,用成人的教育智慧呵護孩子的智慧。

低結構活動注重為幼兒提供充分發展的機會,觀察孩子的差異(不是差距),發現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讓孩子主動獲得經驗、建立規則、養成習慣、培養健全的人格。

這種活動的價值在於為孩子提供充分的空間,使之產生不確定性和認識上的挑戰,創造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契機。

在這種活動中孩子有學習的興趣、自主學習的動機、更專注、更有自信。

通過這種活動孩子們可以形成良好的習慣,包括玩具玩好還原、沒完成的工作要標註、別人在玩不妨礙、大家一起玩、得到幫助要謝謝、遵守規則要自律等,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低結構活動是孩子們探索性的學習、用自己的身體和智慧學習、探索答案,家長如何加入玩的行動?如何讓教育變得有趣,做到無痕教育?首先,要用心看孩子。

帶著玩的心態,揣摩孩子的玩,不要否定孩子而要欣賞孩子的遊戲精神;從孩子的視角欣賞他的玩,放下教的心態,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孩子都精彩;有重點地觀察孩子的玩,看孩子的行為與教育者的預設目標是否一致。

第二,為孩子提供高開放的材料玩具,讓孩子創造性地玩。

活動材料不一定限於玩具,原生態的沙子、粘土、顏料、紙,都可以讓孩子玩出很多花樣。

第三,平等互動,等待與支持。

要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幼兒持續建構作品,讓孩子有保留作品的機會,尊重孩子的作品。

做完這一切後,就可以靜待花開,從容等待孩子的智慧給教育者帶來的驚喜。

家長在孩子玩的時候最好裝傻、示弱,才能與孩子平等互動。

所以成人一定要管住嘴。

鄭園長的演講結合了許多生動的案例,生動闡述了幼兒玩的神奇世界。

相信不少聽眾會馬上加入低結構活動的嘗試,和孩子一起在玩中成長。

語錄

  • 會玩的孩子聰明,喜歡玩的孩子快樂。

  • 加入孩子玩的行動,既滿足孩子的當今快樂,也關注未來人生的充實精彩。

  • 沒有遊戲就沒有完整健康的兒童:沒有玩的孩子過早成熟、沒有玩的童年一輩子都在尋求補償,該玩的時候不讓玩,不該玩的時候就會偷著玩,例如大學生熬夜玩遊戲。

  • 遊戲學習分不清是幼兒園的最高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講座圖書館

更多講座信息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講座圖書館

更過內容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上海圖書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童年沒「玩瘋」,一輩子求補償

■本報記者 許沁因為父母焦急,人為壓縮了幼兒的遊戲期。讀懂孩子,首先要學會看懂孩子的玩。25日晚,靜安區芷江中路幼兒園園長、學前教育特級教師、特級校長鄭惠萍分享了「孩子的玩與其自身發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