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你還在逼孩子跟人打招呼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春佳節,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孩子跟別人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還順著大人,緬靦的問聲好。

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不說就是不說。

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覺得尷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之類的話。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趕快說阿姨好呀!」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地要他們手中或懷裡的幼兒跟我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總還順著大人,靦腆的輕聲說:「阿姨好。

」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邊往後縮邊打量似的看著我,不說就是不說。

站在一旁的大人也尷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之類的話。

每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總覺得好不忍心。

我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深深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

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成人失望。

而這種種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大人們「高高在上」,而自己是這麼矮小之下,被揪出來。

小孩也需要被尊重我常想,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揪出來批判,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就能承受呢?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在眾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不到大人一半的幼兒呢?或許其中重要關鍵就是,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

我們覺得他們那小小的身軀里,沒有太多感覺,沒有太多自尊。

所以,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

就算受傷,也是一點點罷了。

也或許我們這樣的自信,相信小小孩就是要以較嚴厲的話語來教導,正應了那句俗話「棒下出孝子」!更或許,在我們自己小時候,自尊心也被默視了,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里的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

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因為連他心愛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也覺得他不夠好,才會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

的確,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是盡到了,絕對不會落人口舌。

在所有的「目光」下,直接把孩子貼上「沒禮貌、太吵、不聽話……」的標籤,「警惕孩子」的目的達成了,好像離「好孩子」的目標也愈來愈近。

但是,羞愧有用嗎?以羞愧為手段來教養幼兒,會有什麼問題呢?

一、言語暴力帶來傷害

在以羞愧為手段,所遇見的第一個現象,是語言的暴力。

假如我們的社會體系認為,讓一個人羞愧會很快的收到教養功效,那直接面對面的運用「真是沒有禮貌、你將來完蛋了、你這樣沒人會喜歡你、你真麻煩、真丟臉……」的語言,也就理所當然!這類語言,直接攻擊個人的自尊,讓人覺得渺小、一無是處,所達成的效果就是羞愧。

孩子生活在這類語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期望,所犧牲的,卻是孩子自身的尊嚴。

傷害孩子尊嚴,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不應該正視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感覺。

傷害孩子的尊嚴,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是,他們日後也不會正視他人的想法、情緒和感覺。

這樣的惡性循環所帶來的默視情緒,甚至情緒傷害,將永無止境。

二、忽略孩子與生俱來的「安檢雷達」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

你一定記得,嬰兒在五個月大前,任誰抱都可以,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

我們通常都以「陌生人焦慮」來形容這個現象。

雖然這個焦慮會在一歲半後逐漸淡化。

但隨著年紀漸長,在面對陌生人的那一剎那,他們還是會有直覺的警覺。

他們會靜靜的看著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覺,去感受、去觀察「這個人安不安全?」「他對我好不好?」這種「陌生人焦慮」讓孩子只接近對他成長有利的人,讓自己與那個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和依附,並從那個依附里發展安全感。

而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又何嘗不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透過那樣的能力,幼兒逐漸學會了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遺憾的,許多成人在引領幼兒接觸他第一次遇見的人時,會忽略掉幼兒的「觀察」其實是一道「安檢」過程。

更讓孩子擔心的是,他還來不及反應,這個陌生人就會靠他很近,摸他的頭、拍他的臉。

雪上加霜的是,在錯愕下,自己心愛的爸媽(主要照顧者)還會責備他「小孩子不能沒禮貌、害什麼羞嘛、不聽話、讓爸媽丟臉……」在這幾重因素下,孩子還會認為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重要嗎?大人怎麼想,小孩也該立即這麼想。

大人認為要有禮貌、見人就得嘴巴甜地叫人、打招呼,那小孩也該立刻這麼做。

孩子會認為不這樣聽話,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嗎?三、罪惡感的產生在幼兒的成長旅程里,他們會碰到一個成長上的難題:罪惡感。

它與幼兒「好奇、主動探索」的熱情,緊密相連。

當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這鍋里有什麼?去試探我這樣做,他是不是就會這樣反應?這種種試探的結果,卻也可能打破某樣東西,或惹毛了哪個人,與成人的意願和秩序相悖。

於是,孩子會愧疚自己讓大人生氣,把「自己不好」這樣的罪惡感,加諸在自己身上。

同樣的道理,當幼兒因為需要時間去觀察陌生人,卻得不到認可,又聽見成人一再說自己無禮,罪惡感也就不得不開始在他的心裡紮根了,結果呢?一則可能孩子覺得憤怒,反而不去做;二則可能孩子覺得自己太差勁,就不得已順從了。

不管是反抗不依或暫時順服,兩者都忽略了孩子個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產生「自己的感覺是錯的」這樣的想法。

從被尊重中學會有禮貌

那要如何做,才能讓幼兒以正向、有尊嚴的、又有意願的學會和人打招呼?

首先我們必須帶領孩子認識的是:什麼是禮貌?「禮貌」不是只有外在形式的執行,重點其實是在感受的交流。

所以我們要以「感受性」為中心,來引導幼兒學習禮貌。

比如說,以感受,來理解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的感覺(是不好意思、害怕);以感受,來說明友善的向他人問好,那是一種關心,別人會多麼開心,而自己也會因為這友善的交流,感到溫情。

以友善的感受交流為基礎的認知,會自然的帶領幼兒學會尊重他人。

所以說,最重要的關鍵,是「尊重」;最有效的辦法,是示範和引導。

以我在書店看到的場景為例:有位媽媽手裡牽著四歲大的孩子,在書店裡遇到好友。

兩個大人幾句寒暄後,媽媽對著孩子說:「小涵,這是王阿姨,她是媽媽的好朋友。

」王阿姨在離孩子有一點點距離的地方,蹲下來,對小涵笑一笑說:「你好,小涵,我是王阿姨。

」王阿姨等了一下下,接著說:「你的娃娃好可愛。

」王阿姨又斷斷續續地與媽媽和小涵對話,然後在她離開前,她說:「小涵好可愛,小涵再見。

」媽媽說:「跟王阿姨說再見,今天很高興遇見王阿姨。

要不要抱王阿姨一下?」小涵有點害羞的說再見,然後走到王阿姨跟前,抱了她一下。

在這個成功的打招呼例子裡,仔細去分析,你會發現那一來一往間都以感受的交流為中心,所以充滿了友善和尊重。

我看到了王阿姨的尊重:她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觀察她,因為她了解孩子會害羞;她先善意的打招呼,主動關心孩子喜歡的東西,因為她明白自己得先伸出友誼的手;她不強迫孩子馬上響應,耐心等待孩子的響應,因為她尊重孩子必先觀察她的需要。

同樣的,我也看到了媽媽的尊重跟智慧:她不強迫孩子要馬上打招呼;她先介紹大人給孩子認識,親身示範如何與人問候;等到孩子安心後,再引導她如何做,並詢問孩子的意願。

那一天離開書店後,我在一家公司的樓下碰見友人。

才一見面,他立即對著他那三歲的外甥說:「快叫李阿姨。

」靜寂一秒後,他催促說:「快叫人,小孩子不能沒有禮貌。

」而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靜靜的對著那孩子微笑,慢慢地說:「你好,我是李阿姨。

你不認識我,有些害怕,對不對?」我想藉由這樣的說法,讓小孩安心,也提醒那個大人。

但無奈的是,那個大人看不見小孩的心情,又繼續說著:「怎麼這麼沒有禮貌!」眼看著那嘴巴愈抿愈緊的小孩,心中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心情。

我們都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深深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

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大人失望。

而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

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羞辱,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應該承受呢?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在眾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


部分文章系網友投稿,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郵箱bjxqwh#163.com (請將#換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給大人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別再逼孩子了!

新春佳節,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孩子跟別人打招呼。比較不怕生的孩子,還順著大人,緬靦的問聲好。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不說...

逼孩子打招呼的害處,看完你就不會做了

新春佳節,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孩子跟別人打招呼。比較不怕生的孩子,還順著大人,緬靦的問聲好。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不說...

別逼孩子打招呼!

孩子遇到陌生人表現出畏怯和害羞,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如果不了解他們的內心真實世界,直接指責是對他們自尊的一種傷害。讓孩子學會禮貌,關鍵在於對孩子的尊重。

家長們,別再逼孩子跟人打招呼了!

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孩子跟別人打招呼。比較不怕生的孩子,還順著大人,緬靦的問聲好。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不說就是不說。...

別再逼孩子打招呼了!小心摧殘孩子一生!

點擊題目下方最強小孩,快速關注!最強小孩微信公眾號每日分享全球兒童教育資料。這是第436次分享,由最強小孩新媒體團隊編輯整理。 前幾天見朋友,她帶兒子來,一見面她就逼孩子跟我打招呼,孩子不願意,...

逼孩子打招呼的危害 父母須知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趕快說阿姨好呀!」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比較不怕生的孩子,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