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別再打了,家長只要說這7句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犯錯了,到底該不該打?

這似乎是每個父母都會面臨的難題。

有的家長認為「棒棍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也有家長認為「體罰是最無能的教育方式」。

但打孩子,真的能解決問題嗎?使用這種家法,孩子真的會明白道理嗎?家長們又是否知道,打罵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嗎?

其實

打孩子是未成年人產生不良行為的催化劑!

在現實生活中,打孩子等家庭暴力行為並不鮮見。

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絕大多數受害人為婦女、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另有33.5%的女童和52.9%的男童,在近一年內遭受過父親和母親的體罰!

根據中央綜治辦和中國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範圍內對2000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進行的調查分析,有16.1%未成年犯被家人「經常打罵」。

分析表明,被家人「經常打罵」的未成年犯有不良行為的比例高於沒有被「經常打罵」的。

事實上,

打罵孩子不僅沒有制止

反而加劇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被「經常打罵」的孩子中:

有 25.7%的孩子「自卑」;

有 22.1%的孩子「冷酷」;

有 56.5%的孩子「暴躁」。

其中,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內在動因,而父母的打罵則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形成的重要根源。

難道孩子做錯了不應該受到懲罰嗎?

在探討懲罰孩子之前,家長們應知道什麼是孩子的不良行為。

懲罰孩子,通常是因為我們認為孩子做錯了,而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不是大人眼中的不良行為。

所以,犯錯,原本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再正常不過的事。

《無條件養育》的作者艾爾菲·科恩說,孩子的調皮搗蛋通常可以被解釋為只是缺乏做事技巧或指導,來源於想要探險的單純慾望,卻沒有能力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

美國兒童教育家吉諾特認為: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

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不能打孩子,

那該用什麼辦法"管教"熊孩子?

其實,孩子犯錯,最主要的不是懲罰,而是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教育才能行之有效。

讓孩子認識錯誤主動改正,家長可以學習這7句話!

1.發生什麼事情了?

這是很多家長會忽略的一點。

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決定了孩子是否信任你,關乎著事情能否順利解決。

家長這麼問孩子,可以讓孩子有機會說出事情的經過,是不是有錯在先,家長一聽就可以分辨出來,不會冤枉孩子。

即使真的有錯,孩子也會因為有辯解的機會,而甘心認錯。

2.你現在覺得怎麼樣?

在孩子說完事情之後,不要著急著去劃分誰對誰錯,而是應該問問孩子:你現在覺得怎麼樣?給孩子一個發泄情緒的出口!

研究表明,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別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的。

所以說,要想孩子能夠聽得進去,前提是先讓孩子「任性抱怨」一下。

這無關對錯,僅僅只是發泄而已;之後再說事,孩子會「聽話」很多。

3.你有什麼想法嗎?

孩子自己的事,不妨先聽聽他的想法!家長不要急於給孩子出謀劃策,宣布自己的決定,孩子也許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對於任何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孩子也一樣。

不管他說出來的是無濟於事的還是切實可行的,家長都不需要過多評判,讓孩子暢所欲言。

家長切忌把自己認為對的、合理的解決方式強加給孩子,迫使孩子去接受。

這樣孩子可能會有牴觸情緒,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4.你覺得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

這其實是一個篩選的過程,讓孩子檢驗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通過討論,孩子就能明確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行不通的。

自己分析得出的結果,往往比家長劈頭蓋臉的命令更容易接受。

5.那你決定怎麼做?

孩子已經明白了自己可以怎麼做,家長還要給孩子選擇:是做還是不做,或者選哪一種,讓孩子在明確後果的情況下做出決定。

家長往往教子心切,覺得孩子已經認識到錯誤了,趕緊讓他道歉或者認錯,下次才能長記性。

其實不然,真的犯了錯的孩子即使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也不能很快就承認,孩子也要面子,需要緩衝。

家長可以把幾種解決方法拎出來,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

但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沒有選擇我們期望的那種而生氣,強迫孩子去改變。

家長不能言而無信,等孩子決定了再說不行,這樣孩子會對大人失去信任。

尊重孩子的決定,鼓勵他勇敢去做,即使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孩子也能從中獲得經驗和教訓。

6.你希望我怎麼做?

家長除了幫孩子把關之外,還要及時給他提供幫助。

所以當孩子提出要怎麼幫助他的時候,爸媽一定要積極支持!

也有的孩子行動力強,他們更熱衷於自己去解決問題。

家長也不需要過於擔心,不插手也有助於孩子的獨立自主。

當然,孩子出現偏差的時候,父母還是有責任及時拉一把,把孩子拉回正確的路上,這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7.結果怎麼樣?是不是你想得那樣?

事情解決了,但家長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打鐵趁熱,趁孩子對事情的經過和結果還有印象,可以問問孩子: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會怎麼解決?

爸爸媽媽這麼問,一是可以檢驗孩子經過事件有沒有自己的認識,二也可以讓孩子明確此類事件的處理方法,下一次可以自己解決。

多給孩子機會,反覆幾次,孩子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就能夠自己獨立解決了。

其實,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運用一些方式方法解決問題了,比如有人拿了自己的玩具,那他就去玩別人的,這就是一種方法——通過交換來解決問題。

自己參與了整個過程,孩子會有深刻的印象,也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打孩子,罵孩子,是一種教育方式,是一種情感宣洩,可是我們卻不知道,這個畫面,或將成為孩子人生當中最陰霾的過往。

看到這裡,家長還能揚得起打孩子的那雙手嗎?

對此,家長們還有什麼好做法?

歡迎給曉法姐姐留言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麼懲罰孩子才能無害有益?

女報記者 范開雲最近,家有3歲孩子的劉女士被孩子氣得不行,數次想把熊孩子揍一頓,但是想想朋友的勸告又生生把火氣壓了下去。「我聽說,孩子越打越不聽話。」「打孩子對孩子傷害特別大。」但是老公和父母的...

教育孩子,這些部位打不得!有媽媽卻這麼做了

在生活中,媽媽們免不了因為孩子的事情而發脾氣,動手打兩下也成為了自己的一個習慣。不過動手打孩子並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這些部位打不得①後腦勺知名神經外科專家孫政說:「後腦勺,有人的呼吸...

孩子犯錯,打還是不打?

去年我的隔壁搬來了一家人,夫妻二人是賣煎餅的, 每天起早貪黑的奔波,甚是辛苦。昨天我買煎餅的時候孩子的父親和我閒聊,就問我說:孩子告訴他們,小區的孩子沒人願意和他玩,想問問我知道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