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中國式禮貌」,正傷害著你的孩子!占了兩種更需要警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和面子,究竟哪個重要?

也許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毫不猶豫選擇孩子。

然而,我們是否發現有不少父母都能埋怨自己孩子沒禮貌、不願意跟人分享......

似乎在他們看來,孩子在外面沒有做好讓他們「有面子」的表現,總感覺自己孩子在外人面前沒有禮貌謙和,讓他們臉上掛不住。

因此,有不少家長們在外面就會尋找各種方式「教育」孩子保持禮貌。

然而,這4種「中國式禮貌」往往最傷害孩子。

來!快叫阿姨!怎麼不打招呼?真是不懂禮貌!

也許主動打招呼的孩子當然讓人留下好的印象,因此如果發現自家的孩子不愛打招呼,我們總會指責孩子「沒禮貌」、批評孩子。

若家長當著外人的面前,數落孩子「沒禮貌」看似是盡到了對孩子的教育責任,但是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愧疚的心理和消極的態度,在遇到這種情況,就會越發的會讓他們產生迴避主動打招呼甚至更容易逆反。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提高孩子主動打招呼的意願。

例如可以跟孩子來一個約定,比如每天與孩子記錄一下跟別人打招呼的次數,用小紅花或五角星,比賽看誰做得更多。

這樣孩子就能明白,主動跟人打招呼會讓別人開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快樂,自然以後會更願意與外人打招呼。

你都多大了?怎麼就不懂事呢?快讓玩具給弟弟吧!

父母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要謙讓,總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是大的要讓著弟弟妹妹,你是主人要讓著客人,對方哭了你要讓著!相信每個家庭都會出現這樣對話。

沒錯謙讓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但是中國式父母教育下的謙讓精神,確實有一種過度用力。

適度的謙讓是有禮貌,家長無原則的要求孩子謙讓,起初帶給孩子的感受是委屈和不公,長到以後孩子可能就會變得無能和懦弱了,就不會懂得要保護或爭取應該屬於自己的事物。

教孩子懂得謙讓應該建立在遵守規則的基礎上,不能教孩子向「錯誤」的行為謙讓。

是你的就應該去爭取去守護,不能一味的無條件無規則的胡亂去謙讓!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將玩具讓給別的小朋友玩,那麼別的小朋友就會更加喜歡自己,這樣大家就能相互交換或共享玩具。

可以培養孩子建立一個雙贏關係的能力,鼓勵孩子學會把握好「1+1>2」模式。

你咋那麼害羞呢?快!給叔叔阿姨面前唱首歌!

實際上,有不少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會發現開始害羞起來,不過這個時候別誤認為孩子「內向」。

這是由於孩子在2歲以後會逐漸形成「羞恥感」,這個認知發展讓孩子可以形成了更好的道德觀和是非觀。

這個時候,家長們就不應該強迫孩子,而是尊重孩子,以免孩子產生自卑否定自己,到時候更容易將自己封閉起來。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往往給小孩強加了很多很多壓力,包括教育方式,批評式,不懂得鼓勵孩子,以為嚴厲就是好,很多時候會扼殺孩子的一些天賦 !

大多數的家長總愛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去比較,去誇讚別人的孩子。

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激勵到自己的孩子更加努力,往往會是的其反。

當著孩子面直接抱怨孩子不如別人,只會讓孩子傷心,子尊心受到傷害。

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喪失信心,產生自卑感,缺乏客服困難的勇氣。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個性魅力,都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進行比較,孩子沒有絕對的優秀和不優秀,要多鼓勵和積極的引導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有的天生是外交家,有的天生慢熱型,

所以,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特點,才能幫助培養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個方法引導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交朋友

每個人都渴望有自己的朋友,小孩子也一樣。寶寶入園後,如何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感受到幼兒園帶給他的快樂,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幼兒學會與人交往。怎樣才能讓孩子在幼兒園裡交上朋友呢?鼓勵和幫助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