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中國式禮貌」綁架了你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禮貌是我國自古以來倡導的優秀品質,

每個人從小到大,

都在家庭和學校中接受著禮儀、

禮貌的教育。

本來禮貌體現出的是對別人的尊重,

以及某種善意的表達。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中國人對別人表現出來的禮貌,

首先考慮的並不是客人的感受,

而是為了展示自己如何懂得待人。

甚至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中國式禮貌,

在不經意間就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

面對誇獎,過於謙虛

謙虛本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過猶不及,

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比如:

別人誇你家孩子成績好,

很多父母通常回答「哪裡哪裡,

比他成績好的多著呢」等謙語。

這會讓孩子聽後對自己產生懷疑,

嚴重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

他會覺得「我都這麼努力了,

為什麼爸爸媽媽對我還是不滿意呢?」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曾說:

「人性最深層的需要

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讚美。

更何況孩子年齡小,

對自我的認知基本來自於父母和身邊人。

因此,

父母的鼓勵,

對孩子往後的成長起著正向激勵的作用,

對培養孩子的自信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催著孩子打招呼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禮貌,

見到親朋好友的時候

希望孩子可以大方得體的打招呼,

不但會被誇獎懂事,

就連家長本身也會覺得臉上有光有面子。

於是許多家長常常催著或強迫孩子叫人,

甚至在孩子不願意時急著給孩子貼標籤:

「沒出息」、「太膽小了」、

「還是不太懂事」等等。

可是這樣的方式總是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恰好適得其反。

慢慢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內向,

不願意開口說話,

遇到陌生人也只會往家長身後躲。

而有些性格強硬的孩子則會變得叛逆,

甚至形成逆反心理。

對此,家長也不必過於心急,

當環境、氛圍變得輕鬆的時候,

孩子自然就會卸下心裡的防備,

願意與他人交流。

大的就應該讓著小的

經常兩個孩子之間產生了爭執,

家長們常用來解決矛盾的方式就是

「你是大孩子,讓著點弟弟妹妹」,

而對於那些個大孩子的

「憑什麼」、「為什麼」就選擇性的忽略。

特別是在二胎政策開放後,

許多大孩子在不經意間就會受到

這樣的委屈。

所以,

父母不應該以年齡的長幼

作為處理矛盾的標準,

更不應該不問事情緣由,

不顧及孩子的心靈,

以一種不容商量的審判者視角來責備孩子。

在我國,

禮貌是一個人立足社會,

人際交往的基礎。

但是對於上述

這些不經意間會傷害到孩子的禮貌性行為,

家長還需要有所取捨,

在具體實踐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如需了解更多,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以為的禮貌其實是在傷害孩子!

禮貌是我們自古以來倡導的優秀品質,孔融讓梨、程門立雪的故事被廣為傳頌,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在家庭、學校接受著禮儀、禮貌教育。禮貌體現出對別人的尊重,是某種善意的表達。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態度應該是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