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好爸爸好媽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何做一位稱職的家長,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順利成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

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完美的家長,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好爸爸好媽媽?現在,我們來看看,怎樣做好爸爸媽媽

1、對孩子不批評、不抱怨、不打罵、不責備。

這是一條基本原則。

雖然還是未成年人,但是少年兒童的自我意識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強,對孩子的打罵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而抱怨、責備、批評,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的情緒,他們容易在抱怨中覺得自己不被愛,在責備中發現自己很差勁,在批評中否定自我,喪失自信心。

作為一個好家長,一定要杜絕打罵、責備、抱怨和批評出現在自己和孩子的互動中。

2、主動去了解孩子,尊重他們的愛好。

你注意過孩子喜歡什麼嗎?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無論孩子喜歡什麼,都是他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這種愛好和興趣不僅使他的情緒有所寄託,使他能感到踏實和安定,而且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幫助他學習和創造的導師。

因此,親子間溝通時,尊重和培養孩子的興趣與愛好便顯得舉足輕重。

孩子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都是孩子的權利,父母應順其天性,順其自然,在溝通中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並對孩子的興趣進行正確的保護和培養,讓興趣成為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導師。

3、注意聆聽,鼓勵孩子多談關於他自己的事。

家長關心孩子,不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聽」。

這個「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談自己的事情。

比如,孩子在學校里的交友問題,你可以通過老師進行了解,同時也要注意聽聽孩子自己是怎麼說的。

這樣直接溝通的方式,不同於家長單方面的說教和灌輸,而是由孩子引導,在這種直接的溝通中,你可以了解到只用「看」了解不到的情況,從而針對不同情形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4、尊重孩子的發言權,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知道這樣的一條原則:尊重他人發言權。

但在親子交流中,家長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很多家長習慣以自己的意識領導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發表言論的時候,或者駁斥說「不懂就不要亂說」,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

這樣做會減低孩子的存在感,讓孩子產生「我的觀點一點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

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也會下意識的忽略自己,輕視自己。

5、不隨意給孩子物質獎勵。

獎勵及遊戲,是兒童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部分,及時地激勵和獎勵,將讓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

但是,如果獎勵泛濫,則會讓孩子產生「為獎而學」的情緒,反而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使用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好好學習,必須在科學的指導下,有節制、有計劃地進行,才能真正的促進孩子成績上升。

6、尊重孩子的娛樂權和他們的隱私。

當一個「好爸爸好媽媽」,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娛樂權。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能給他們帶來樂趣,帶來友情,帶來健壯的體格。

只有尊重了孩子的娛樂權,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整的童年,一個健康、完整的學生生活。

寫日記和父母吐露心事及在父母面前保留隱私,都是一種自省方式,都是一種自我人格的覺醒。

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就會不再重視這些自省方式,就會大大削弱自省的慾望和能力,妨礙孩子健康成長,削弱孩子與家人的親密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說髒話最好不要阻止

走在大街上或是乘坐公共運輸的時候,常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說髒話,甚至是把髒話當成口頭語。對此,似乎我們習以為常,並不覺得奇怪和難以容忍。但是當我們偶爾聽到髒話從孩子的嘴裡冒出,我們絕對無法淡定了。有...

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父母怎麼應對寶寶叛逆期

人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

學會傾聽多用描述 親子溝通要避「盲區」

剛在老家過完年返回北京的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文道,元宵節給身在老家縣城裡的父母打電話問候。「電話接通的那一刻一般存在兩種狀態。」李文道笑著說,「如果是爸爸接電話,一般而言,用不了三句話,通話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