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多用描述 親子溝通要避「盲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剛在老家過完年返回北京的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文道,元宵節給身在老家縣城裡的父母打電話問候。

「電話接通的那一刻一般存在兩種狀態。

」李文道笑著說,「如果是爸爸接電話,一般而言,用不了三句話,通話就結束了。

如果是媽媽先接電話,東家長西家短,七大姑八大姨地嘮個沒完,直到媽媽猛然驚覺:說得太多了,電話費太貴,掛了吧!」

李文道副教授告訴中國婦女報記者,其實這樣的情景在中國的許多家庭都存在,反映出子女與媽媽和與爸爸之間的溝通是完全不同的狀態。

現今,許多中國家庭都存在著親子溝通方面的各種問題。

多數父母擅長說不會聽,親子溝通多存在 「盲區」

「一個孩子的自我概念受父母的影響最大。

」 李文道副教授認為,年齡越小的孩子,父母的評價對他的影響就越大。

如果一個父母經常用各種言語評價孩子笨,這個孩子就極有可能認為自己是個笨孩子。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說:孩子不願意聽。

而在孩子們眼裡,父母的毛病在於嘮叨得太多,聽得太少。

經過多年研究,李文道副教授還發現,中國家庭親子溝通主要存在5方面「盲區」:

1.忙。

現今,人人都想賺更多的錢,許多父母平時都很忙,尤其是爸爸們。

由於繁忙,與孩子間自然無暇溝通。

2.芒。

平時與孩子溝通時,大多數父母對孩子可能是批評多一些。

一般認為,孩子表現好是應該的,一表揚孩子容易「翹尾巴」開始驕傲;如果孩子犯錯了,大人一定要指出來,否則就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3.氓。

這個氓在親子溝通中代表暴力、強勢。

當父母與孩子經歷了同一件事情,父母認為自己是對的,孩子也認為自己是對的,結果發生了意見衝突,父母這時藉助自己的經驗優勢、生理優勢、經濟優勢,強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見。

4.茫。

很多時候,父母一味地對孩子說了很多大道理,但似乎並沒有效果。

5.盲。

不管孩子想不想聽,聽沒聽進去,父母們只顧自己說的很「high」。

「四原則」助力親子良好親密溝通

如果想進行比較良好的親子溝通,需要怎麼做呢?李文道副教授用四大原則為家長們支招。

原則一:相互尊重。

提到尊重,一般孩子尊重父母沒問題,可是每個父母都能做到尊重自己的孩子嗎?

比如孩子1歲多時,不會自己吃飯,需要大人餵。

當孩子告訴父母吃飽了,父母可能會說:你沒吃飽,並儘可能地讓孩子把碗裡的飯吃光。

天氣微涼時,媽媽會囑咐孩子穿上外套,孩子會說:「媽媽,我不冷。

」媽媽還是執拗讓孩子穿上外套,才放心讓他去上學。

到底冷不冷、餓不餓,其實孩子自己最有發言權,可是家長往往「大包大攬」。

李文道副教授認為,尊重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家長們不應該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強迫孩子接受他們不願意接受的事情。

許多家長還會當眾批評孩子,為的是加重孩子對錯誤行為的認識程度,降低孩子再犯類似錯誤的可能性。

李文道副教授建議,家長應該換位思考,這樣處理的方式是對孩子進行教育還是給孩子造成了一種「羞辱」?

原則二:真誠一致。

有美國學者通過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與另一個人面對面溝通時,話語中的遣詞用字對交流的影響僅占7%,說話時的語氣聲調對兩人溝通的影響力占38%,而影響最大的是面部表情,它的重要性占55%。

李文道副教授強調,父母與孩子溝通時,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遣詞造句、語音語調、肢體語言一定要一致。

孩子從1歲時就會解讀父母的情緒,就已經開始察言觀色了。

做一個真誠的父母,該生氣的時候一定要生氣,父母可以批評孩子的錯誤,但注意不能損及孩子的人格。

原則三:積極正面。

生活中許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間負面溝通較多,用太多的批評方式來教育孩子,有時批評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改好,但可能反而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大人不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偏要干。

所以,有時大人的恐嚇反而成了孩子不當行為的邀請函。

李文道副教授認為,如果父母與孩子溝通時,消極詞彙使用過多,極有可能形成孩子消極人格和失敗型人格。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因為這階段的孩子自我評價依賴於他人的評價。

當父母關注孩子的缺點時,孩子的優點就會被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太多關注孩子消極的方面,積極方面就會被忽略掉了。

孩子好還是不好,取決於大人們選擇看孩子的優點還是看缺點,家長對孩子要多看優點,少看缺點,溝通時多表揚鼓勵,少批評、挖苦和諷刺。

原則四:親子雙贏。

溝通是為了融洽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交換彼此的思想、觀點。

李文道副教授認為,在親子溝通上沒有真正的贏家,即使父母與孩子爭論贏了,但失去了親子關係。

「溝通的三個環節是『表達—接收—反饋』,最重要的是第二個環節接收(聽)。

家長先學會用耳眼心去聽,多用描述式的表揚和批評方式

父母和孩子之間到底應該怎麼具體溝通呢?

首先,學會聽。

李文道副教授說,一個好的父母,應該是會聽的父母。

除了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聽」,用心去「聽」。

如果爸爸正倚在沙發上看手機,孩子放學回到家說:「爸爸,我被老師冤枉了。

」爸爸可能頭都不抬地問一句:「你說吧,老師怎麼冤枉你了?」這時孩子可能就不願意說了,因為在孩子眼裡,爸爸根本不願意聽。

李文道副教授說,如果你想做個好父母,就應做到「望、聞、問、切」。

如果孩子向您傾訴比較強烈的情感時,大人要把手頭的事情停下,把專注力放在孩子身上,身體前傾,保持著眼神的接觸,觀察孩子的表情和肢體語言。

聽孩子的語音語調,遣詞用字,體會孩子的情緒信息。

試著簡短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但注意不要問得太多,目的是鼓勵孩子說。

最後是大人將心比心,同樣的時間、地點、事件,把孩子換成自己,設身處地體會孩子的感受,在情緒上與孩子共情。

有些父母習慣於先講道理,往往發現效果很差,其實只有大人做到所謂的「通情達理」,接下來孩子才願意聽大人講的道理。

其次,智慧說。

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正確地表揚和如何批評孩子?

父母對孩子最常用的表揚方式是直白的表揚,假如5歲的女兒畫了一幅畫給媽媽看,媽媽可能說:「寶貝你畫得真好!」李文道副教授說,這種評價式的表揚對嬰幼兒有用,但是對於高年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而言,孩子可能覺得父母的這種評價有點兒「虛假」,評價式的表揚效用就會越來越差。

另一種有效的表揚是描述式的表揚。

第一步,父母可以對所見所聞進行描述,比如說「地板很乾凈,書都很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第二步,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走進你的房間,感覺很舒服。

」第三步,對於需要大人引導的較小孩子,父母可以在描述的基礎上,把看到的行為總結成一個詞。

比如,「你把鋼筆、鉛筆放在不同的盒子裡,找起來很方便,這叫『有條理』」。

把孩子的具體行為和父母的感受描述出來,讓孩子自己得出結論。

李文道副教授說,教育孩子光表揚沒有批評也絕對不行。

心理學上認為,負面情緒也有積極價值。

內疚和負罪感是道德認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情緒基礎,做錯事情時產生的負罪感和內疚感,可以避免類似錯誤再次發生。

同樣,中國家庭經常會出現直白的評價式批評,比如,孩子放學後寫作業,發現作業本忘在學校了,家長可能惱怒地訓斥孩子:「你長腦袋了嗎?怎麼成天丟三落四的。

與評價式批評相對應,描述式批評是另一種有效的批評方式。

同樣是孩子把作業本落到學校,媽媽不妨這樣說:「孩子,你多次把作業本落到學校,讓媽媽有些失望。

你看,媽媽還得再去一次學校幫你把作業本取回來,媽媽本來就很忙。

」通過這番話,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粗心大意不但讓媽媽不高興了,還影響了媽媽的生活,孩子就會更有意願去主動改變自己不好的行為。

「從教育的角度,描述式的表揚和描述式的批評,其教育效果是正面持久的,它啟發了孩子的自我覺醒能力,使得孩子有了改變的動力。

現實生活中,不是家長們不會用描述式的表揚和描述式的批評,只是沒有用到孩子身上而已,父母們需要把這種新的溝通方式用在自己與孩子之間。

」李文道副教授強調說。

其實,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家長只需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孩子的行為,描述家長的感受,讓孩子自己去得出結論。

(楊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做個好爸爸好媽媽?

如何做一位稱職的家長,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順利成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完美的家長,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好爸爸好媽媽?現在,我們來看看,怎樣做好爸爸媽媽

孩子為什麼怕老師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覺:孩子在家裡誰都不怕,只要一去學校就乖乖的了。而且只聽老師的,只怕老師,只要一提老師,父母的要求都能乖乖地完成。孩子在家誰都不怕,在校卻是乖乖的,這是為什麼呢?孩子經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