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也是技術活,「勾搭」孩子有3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下班回到家,媽媽看到孩子坐在沙發上,便上前問道:「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什麼?」孩子滿臉不高興地說:「沒學什麼!」媽媽又繼續問:「今天老師表揚你了嗎?」孩子又不耐煩地說:「沒有!」媽媽剛想再問什麼,孩子已經跑開了……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被小小的人兒所依賴,等孩子長大一點卻發現,孩子和我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不再投入我們的懷抱,不再和我們聊天……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外面的世界(網絡、電視、商家)誘惑很大,時時刻刻都和我們爭奪著孩子,在這時候,家長如果想不「丟失」自己的孩子,就必須和孩子建立起堅固的精神紐帶。
這個精神紐帶是什麼呢?就是家長和孩子不斷的溝通、交流,也就是聊天。
當然,聊天也是有技巧的。
千萬不要像上面那位媽媽一樣,覺得只有聊學習才是聊,真正的聊天,應該是從閒事開始的。
通過聊天,我們可以把愛傳遞給孩子,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和孩子做朋友。
聊天的好處這麼多,那麼究竟怎樣好好和孩子聊一聊呢?
1
給予孩子百分百關注
當孩子對父母有傾訴的願望時,父母要放下手頭的工作,對孩子給予百分百的注意力。
即使孩子提到的話題似乎有些不著邊際,也請表現出關注和興趣,這樣親子間的交流就不會中斷了。
2
認同孩子的感受
孩子:「我不喜歡劉老師。
」媽媽:「你為什麼不喜歡劉老師?劉老師不是對你很好嗎?」孩子:……。
這樣的對話在家庭中非常常見。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到孩子的身上,而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感受到不被尊重與理解,本來想進行的話題也進行不下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做的是首先認同孩子的感受。
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孩子說不喜歡某位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說:「哦,你不喜歡劉老師,那你能告訴媽媽為什麼嗎?」孩子的感受被家長所認同,也就有了傾訴的慾望,這樣才會表達自己更多的想法,家長才能找到原因幫孩子解決問題。
3
找好聊天內容
很多時候,家長在與孩子聊天時,內容都集中在孩子是否吃飽喝好、在學校學了什麼、是否聽話等,這樣的對話每天重複,孩子又怎會喜歡。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視野漸漸擴大,家長也需要隨之拓寬聊天的廣度與深度。
比如,聊一聊孩子讀過的書,看過的動畫片中的人物,想像自己是主人公會發生什麼故事,如果孩子一時組織不起語言,家長也要有耐心的幫他複述、組織。
總是,聊天的話題可以是嚴肅的,也可以是輕鬆的搞笑的。
隨著話題的豐富,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可聊話題才會越來越多,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會更緊密。
總之,父母養成和孩子聊天的習慣,不僅能使孩子從父母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別中得到充分的教育,還能使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深厚的親情,穩固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99%的家長反映:我與孩子的聊天變得很沉悶,該怎麼辦?
隨著孩子的歲數的增長,孩子不再天天偎在你的身邊了,逐步的家長都會發現,想了解孩子就必須通過跟孩子聊天溝通才行。可是很多大人不會跟孩子聊天,甚至會慢慢的把聊天變成一種沉悶的氣氛,這樣就更加難以了解...
孩子有越來越多的「心事」,卻不願和你分享?
相信有很多媽媽會有這樣的感慨,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自己聊天,心裡的秘密越多。身為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隱私,可不涉及隱私的事情,孩子也不會和你傾訴時,就需要想想原因和解決的方法了。這種讓孩子主動傾訴...
這才是接孩子離園時正確的聊天姿勢,你get到了嗎?
「今天在幼兒園吃了什麼,有沒有吃飽?」「跑步時老師有沒有幫你脫外套?」「老師今天教什麼了,有沒有叫你回答問題?」「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把今天教的兒歌背給媽媽聽聽!」……每天下午接孩子離園時,...
寶寶有了自己的秘密不和媽媽交流,原來是因為媽媽做了這些事情
當孩子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有了一些不能和爸爸媽媽說的想法,自己的小秘密,有時會因此和家長漸漸疏遠。這樣的情形是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見到的,但是讓小孩子願意和自己說自己的心裡話,在一些人看來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