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長期脾氣不好、不開心,孩子受的傷害你遠遠想不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鄭托尼在哈爾濱演講時,有位媽媽向老師吐苦水:

孩子性子慢,在生活中做什麼都愛磨蹭。

父母不幫助,她就大哭大鬧。

有一次媽媽急著上班,孩子穿衣服穿不上,這位媽媽終於忍不住了大吼道「你都上小學了,還不會穿衣服,你要累死媽媽啊」孩子顯然嚇倒了。

然後小心翼翼地自己穿。

在上學的路上,她一直都跟在媽媽的後邊,一句話也不跟媽媽說。

這位媽媽向老師反省道「我的不良情緒嚇到了孩子,我不是個好媽媽。

傷了她的心……」

從上述的講述中,我們可看出媽媽平時生活壓力比較大,她出現了很嚴重的焦慮症,孩子的磨蹭加重了她的壞情緒,超出了她的忍耐限度。

於是她沒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

吼完了,又覺得內疚、自責。

而這種場景在很多父母身上都發生過,看了很多的育兒知識也沒能在育兒的道路上順風順水。

一味地壓抑和否定自己的負面情緒。

結果?脾氣還是發了,孩子更受傷了。

與此同時,父母自己也要背負內疚、自責的壞情緒。

可見,這是一種非常低效的溝通方式。

那麼,我們來看下邊這位媽媽的溝通方式:

媽媽早上起來還在繼續加班工作,孩子「不解風情」,像平常一樣,想要媽媽幫忙穿戴,然後去上幼兒園。

這時,媽媽坦誠地說:「媽媽也很想給你穿衣服,送你上幼兒園,可是媽媽今天實在是太忙了,我真怕工作完不成,你今天可以自己穿衣服嗎?」

女兒點點頭,自己很快穿戴好了,媽媽說:「寶貝能體諒媽媽,媽媽真開心。

」在愉快的心情下,工作進展很快。

工作完成後,媽媽牽著女兒的手,開開心心去幼兒園。

您看了前後兩個溝通方式後,感覺區別在哪裡呢?

首先,前一個情景中,媽媽其實是「壓抑情緒而不能」的失控狀態。

在這裡,我們先分析下第一位媽媽的狀態:

第一位媽媽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想做好工作的同時也想做好媽媽。

但是精力有限,所以她必須先要做好工作。

面對孩子的孩子的磨蹭與請求,內心產生了極大的衝突與深刻的無力感。

她開始擔心工作做不好,又擔心自己變成一個壞媽媽。

這種衝突與憂慮,讓她很不舒服。

如果她面臨的是大人,她可能會直接把真實感受表達出來,而面對的是個孩子,跟孩子不能有效溝通,長期導致她的情緒上有了很嚴重的壓抑症。

但是,壓抑並不能解決問題。

而孩子並不會明白媽媽為什麼每天都不一樣,再一次不良習慣徹底激怒了媽媽。

媽媽的內心無助和焦慮升級了。

進而轉成憤怒,從而把這種不良情緒全部撒在孩子身上。

特別是媽媽那句「你都這麼大了還……」,充滿了批評指責,孩子聽了,只會領會到「我不好」,而不是明白「媽媽很著急」。

然而,這其實是個規則建立的問題。

不是我們今天要聊的重點。

而且,既然是此前媽媽沒有給孩子設立規矩,並給以必要的訓練,那麼今天再去指責孩子不會穿衣服,就更加不合理了。

而在第二個情景當中,媽媽在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焦慮、對「怕工作完不成」的擔憂感受,跟孩子做了表達

就像成人與成人間的表達一樣。

她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一個朋友,而不是孩子。

在和孩子表達了這些感受後,孩子反而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

於是親子關係和親子溝通也朝著一種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所以,家庭教育的前提,應先建立一種良好的親子關係,而良好的親子關係,應先建立一種和善而高效的溝通模式,只有家長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對待,讓孩子參與到你的情緒感受中,才能讓孩子更加體諒父母。

也只有父母管理好自身的情緒。

才能培養出一個心理健康和完整人格的高情商孩子。

孩子經常向大人發脾氣、和大人對著幹怎麼辦? 不妨在圖片中找找答案

那麼如何管好自身的情緒呢?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降低對自身的要求。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力量的成人,怎麼可能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弱小呢?其實,邏輯不該是這樣的。

父母在孩子面前做一個真實的人,對孩子而言更富有魅力。

孩子會覺得這樣的父母距離自己很近、不虛假,如此更有助於和諧的親子關係建構。

恰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真實的,與眾不同的,這個世界才更美,不是嗎?

當然,也有時候,父母壓制自己內心的感受,是因為理智告訴他,「一切為了孩子」,永遠要將自己的內心需求放在滿足孩子需求之後,甚至覺得可以為了孩子犧牲自己,於是,將自己的內心需求壓制下來。

實際上,對孩子的大量抱怨與指責也隨之而來。

還有時候,父母壓制自己內心的感受,只是以為孩子太小,不懂得。

其實,孩子懂的事情比我們以為的多得多。

而且,若我們一直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即使我們從來不說,孩子們依然會從我們的表情與點滴行為中,敏銳地捕捉到一切。

所以,不要把自己架到「父母」這個神壇上下不來。

別對自己的要求太高。

在做好員工、好父母的時候,你首先得是你自己。

當我們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第二,切忌跟孩子說對某個人的負面感性評定和情感抱怨。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內心感受父母都可以毫無忌諱地和孩子說。

要劃分清楚界限。

和孩子無關的事情,尤其要謹慎說。

比如,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當成忠實的傾聽者,會把自己的情感困擾,比如婚姻不和諧等,也跟孩子數落,甚至有意無意跟孩子抱怨另一半。

這是非常忌諱的。

比如,爸爸下班回家,吃飯之後就玩遊戲,媽媽又要搞衛生,又要陪孩子玩,於是媽媽跟孩子抱怨:「你爸眼裡最重要的就是遊戲,也不知道多陪你玩玩,真是的。

媽媽這樣說,倒是把自己的情緒抒發出來了,可是孩子從媽媽的話里,學到了更多負面的東西:我不夠可愛,爸爸愛玩遊戲勝過愛我,我也討厭爸爸。

所以這種不良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長期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變得沒安全感、自卑、負面情緒較大,和人的相處也會變得有困難,不懂得情緒管理,不懂得體諒他人。

在處理未來的婚姻關係中也會很糟糕!

父母間的關係和相處方式才是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方向主要因素!。

如果這個時候,媽媽這樣表達「「我同時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爸爸如果能分擔一點就好了」……」

重在表達「我」的主觀感受,而不是抱怨,那麼效果會好得多。

孩子從中學到的是自我感受的表達,還有智慧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某件事情的較理性的評價。

所以,在告訴孩子真實感受的時候,父母可以掌握兩個原則:第一,以「我」為主體,抒發感情。

第二,對事不對人,即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對某件事情的感受,切忌跟孩子說對某個人的負面定性的話或情感抱怨。

那麼在生活中,您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² 父母如何給孩子安全感、歸屬感

² 父母如何贏得孩子的尊重與信任,

² 父母如何培養出獨立堅強、有責任感、善於解決問題的孩子

² 父母如何培養出聽話、學習成績好的孩子?

這些問題都可在圖片中都有最佳答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