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搶你的東西你就打他,打不過就活該被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朋友家的小孩今年3歲,是個很厲害的小男孩。

有一天,隔壁7歲的小姐姐來家裡玩,兩個小朋友因為玩具起了爭執,3歲的小男孩竟然把小姐姐嚇得躲在一旁。

朋友趕緊教育起自己的兒子,告誡他不能搶姐姐的東西。

旁邊的舅舅卻說:他沒有做錯!並且對小姐姐說:你不要怕,他搶你的東西你就打他,打不過就活該被搶!朋友被他的話驚得目瞪口呆。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小張的兒子上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抓花了臉,他馬上告訴兒子:誰打你你就打回去!

在遊樂場等場所經常看到兩個小朋友之間有摩擦,被大人要求強勢回擊。

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厲害些,不能被別人欺負。

甚至有些家長,會為了幫孩子出氣,而動起手來。

做父母的心情我們理解,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氣,但是,遇到任何問題,都要強硬的回擊,這樣真的好嗎?

當然,大多數人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大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告誡:不能先動手打人,如果別人先動手打你,你就還回去!

我們需要教育孩子懂得自衛,懂得保護自己不受傷。

可是,比起用粗暴的方式回擊,更應該教會他們準確的應對方法。

從孩子2、3歲的時候,就可以教給孩子怎麼與人相處。

學會表達:別的小朋友強迫你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讓寶寶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不喜歡這樣做!

發出警告:你再這樣我就不跟你玩了!

向身邊的人求助:媽媽/老師,他搶我的東西!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不用急著告訴他怎麼辦。

先問清楚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把問題拋給孩子:你覺得怎麼樣才能讓他不這樣做?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任何傷害,所以,拚命地為孩子遮風擋雨。

但是,今後的成長道路,還是要靠孩子自己走。

教會孩子遇到困難時該怎麼應對,多給他一些關懷和鼓勵,他才會走的更順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