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痤瘡、嬰兒濕疹、溢脂性皮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XiXi妹妹出生一個禮拜的時候,突然一天早晨,我發現她的小臉上冒出小疙瘩了,紅紅的,並有白色小米米。

心裡重複一萬遍我沒有給捂呀,怎麼熱了?難道是濕疹?怎麼辦?要毀容了
.......我們可是漂亮的小公舉呀T﹏T

我趕緊買了藥膏,然鵝,一點用都沒有。

到了該打疫苗的時候,醫生不給打,我就開始著急了。

開始各種搜羅新生兒皮膚知識,心裡很明確這是新生兒痤瘡,不是濕疹(總算是鬆口氣),為了更放心,我去了婦幼,果然,我是對的,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痤瘡究竟是個什麼鬼?

新生兒痤瘡,又稱「新生兒膿皰病」,並不少見,發生於20%新生,是出現於寶寶面頰、額及頦部,以丘疹和膿皰為主的皮疹。

由於寶寶在胚胎期從母體獲得了過多的雄激素,生後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加,當過多的皮脂不能及時排出淤積在毛囊時而產生,同時馬拉
色菌(一種真菌)也可能參與了發病。

一般發生在生後2周左右,3個月內消退,多為男嬰。

為青春痘樣皮損,有丘疹、膿皰,但一般沒有粉刺,這點不同於「青春痘。

新生兒痤瘡需要治療嗎?

因為可自愈,症狀輕者不需治療。

對皮損較重且持續者可外用抗真菌藥膏、過氧苯甲醯、紅黴素和維
A酸製劑,可以使用金銀花水濕敷,醫院給我們開的是藍膚科寧噴霧。

需要與哪些皮膚問題鑑別?

本病容易誤診為嬰兒濕疹,也容易混淆為「嬰兒脂溢性皮炎」。

(1)嬰兒濕疹:

新生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好發於寶寶頭面部,可蔓延至全身。

表現為皮膚發紅、瘙癢、乾燥、脫屑,嚴重者可有滲出、皮膚增厚。

濕疹好發於出生
2-3個月,表現為面頰、額部、頭皮等部位紅斑、丘疹、水皰等,伴有劇烈瘙癢,容易復發。

濕疹護理方法:

重點是保濕!保濕!保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60%靠潤膚,不嚴重的濕疹用潤膚霜就夠了!寶寶長濕疹,多半是寶寶的皮膚屏障出了問題,60%的寶寶濕疹,都能用護膚霜治好。

不管寶寶的濕疹有多嚴重,或者已經有乾裂破潰,都要堅持給寶寶塗夠潤膚霜!

除了量足,還得每天反覆多次,加固保濕力度。

通常,每天要抹
4-6次。

並不是洗完澡才抹,不洗澡也得抹!且,「千萬別哪裡有濕疹就抹哪裡,而是要照顧到包括濕疹部位的周邊皮膚區域。

手法不對=白搭!

正確的塗抹手法是:手掌、手指形成一個扇形面,輕輕地把藥膏推開。

輕輕地揉、按摩寶寶的皮膚,讓潤膚霜吸收得更均勻,孩子也會更舒適。

即使沒有出現濕疹症狀的寶寶,每天早晚,或洗澡後,一定要全身、大量塗抹護膚霜。

不要吝惜用量,不要擔心吸收不了。

寶寶皮膚本來就比你干,油脂分泌少,用夠了量,才能達到效果。

(2)嬰兒溢脂性皮炎:

1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好發生於生後2周,前額、頰部、眉間皮膚潮紅,覆有黃色油膩的痂,頭頂是厚厚的黃漿液性痂。

以後,頦下,後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我們稱為脂溢性濕疹。

患兒一般在
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嬰兒脂溢性皮炎:有油膩狀鱗屑、結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臉上這是怎麼啦?原來很多新生兒都有過

文/俏媽不少人總以為小寶寶的皮膚一定是白白凈凈的,其實在嬰兒剛出生後的一段時間裡,臉上甚至身上的皮膚都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嚴重起來時還怪嚇人的。新生寶寶最常見的皮膚問題一般有嬰兒濕疹、粟粒疹、脂...

你知道嗎?新生兒也會長青春痘的!

痤瘡又叫青春痘,是青少年期間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所以大家都會認為新生兒不會長,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新生兒發生錯長也是很常見的,因為新生兒皮膚嬌嫩,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長青春痘。

寶寶臉上幾乎「毀容」,不過到底是什麼情況

來自潮汕的一位寶媽最近心急如焚,寶寶才兩個月,最近臉上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長「痘痘」, 看起來很癢,寶寶總喜歡用手去抓,臉上都蹭破了,出血感染,有時候哭鬧嚴重連頭上,後背都是紅疹,看著又嚇人又心疼...

滿月寶寶也能長「青春痘」?咋回事

作者:楊希川 主任醫師 教授 重慶西南醫院 皮膚科新生兒痤瘡,又稱「新生兒膿皰病」,並不少見,發生於20%新生兒,容易誤診為「嬰兒濕疹」,也容易混淆為「嬰兒脂溢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