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出現重複性動作時,家長可要注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後台總有寶媽反應,一歲內的小寶寶總愛做重複性動作,比如剛給他送到手裡的玩具,他會不停的扔出去,還愛上了撕紙這種看似很幼稚的遊戲,攔都攔不住,這是怎麼回事呢?
家長看到寶寶的這一「異常」行為,可先別著急,這其實是寶寶智力發育的表現哦!在這一階段,寶寶開始想要探索「自我」與「外界」的聯繫,只有做重複動作才能讓寶寶理解這一聯繫。
比如玩具從手裡扔出去,落到地上會發出聲音,孩子在不斷扔玩具的過程中會明白這一因果聯繫,進而去思索和感受。
所以對寶寶來講,這是生長發育的必要過程,寶媽可不要隨意打斷。
做重複性動作對寶寶的重要意義:
1.提升寶寶專注力。
孩子做重複性動作,往往都是全神貫注的,這一過程可以鍛鍊寶寶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都是後天培養的,寶媽經常過來打斷寶寶,會破壞孩子專注力哦!
2.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寶寶在做重複性動作時,需要手、腦、眼的互相配合,促進身體器官的協調能力發育,對手抓握能力
3.提高寶寶的認知理解能力。
正是在不斷重複性動作中,寶寶開始逐漸理解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有利於智力發育。
需要注意的是,缺乏父母關愛也會導致孩子出現重複性動作。
比如從早到晚拿著同一本書讓家長念給他聽,這多是孩子想要家長陪伴的表現哦,因為他們並不在意書里講的是什麼內容,而是喜歡父母關心自己的時刻。
孩子輔食如何添加?、寶寶晚上睡不好怎麼辦、寶寶不愛吃飯如何解決?
關注微信公眾號:芸芸育兒經,你要的答案這裡都有,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加分!
這幾種行為你家寶寶占一條,都說明大腦在快速發育,恭喜很聰明
文 | 幸孕姐寶寶在某一時期總會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有些寶媽認為這是在調皮搗蛋,其實你可能錯怪他們了。就比如說下面這4件事情,其實是聰明的象徵,寶媽要好好培養。
寶寶總愛做的四件奇怪事情,其實是聰明的象徵,媽媽別擔心
帶娃的時候,媽媽總覺得孩子行為異常?不是在牆壁上塗鴉,就是把喜歡扔玩具。不少寶媽會覺得是寶寶調皮搗蛋了,其實寶寶正在發展智力呢,媽媽別再擔心啦。
寶媽必看,如何開發寶寶智力
現在的家長除了部分在家專職照顧孩子的寶媽,家庭工作兩邊兼顧,同樣作為寶媽對寶寶的成長教育心有餘力而不足,錯過寶寶智力開發關鍵期,你會後悔一輩子的,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一致,3歲前大腦發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