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更需要進行早期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早產兒家長對孩子並不重視,大部分都當作正常孩子一樣來帶,以至於最後導致運動落後、發育異常的寶寶不占少數。

隨著兒童保健、康復學等檢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地方和醫院開展了產後健康篩查,早期干預技術也越來越多的被家長們所接受。

在諮詢過程中,大部分家長都已經從各個方面觀察孩子,稍微一點異常也可以及時的注意到並且及時評估,每天撫觸、按摩、康復訓練等各個環節一個都不少,直到行走前,家長們都如臨大考般的緊張著,最終等到孩子能順利獨走且無姿勢異常時,終於大大的鬆了口氣。

但很多早產家長都沒有注意到早產兒在智力方面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而且時間軸會更遠到青春期後。

據研究表明:在去除父母文化程度、年齡、家庭收入等可變的數據外,早產兒在初中階段的語言、操作能力及整體智力方面均顯著的低於足月孩子。

早產對孩子的影響會持續到青春期,並且早產還會增加初中階段孩子的品行問題和焦慮情緒的發展。

也許很多早產兒家長看到這裡會心裡一驚,難道說早產的孩子註定就不能趕超上足月孩子了嗎?其實萬事無絕對,早產兒當中同樣有很多名人,比如雨果、馬克吐溫、邱吉爾、牛頓、愛因斯坦、開普勒、崔永元、梁詠琪........那麼作為我們普通人家庭,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給早產兒們一些干預,使其能避免在智力上落後足月兒呢?

近幾年一直在早教領域從事工作,除了公益諮詢外,也接觸了大量的小寶寶,其中有早產的,有足月的,在我眼裡,他們最大的不同並不在於孩子,而是在於家長們。

現在的家長已經多數集中在80後這一代,這一代是普遍有著較好教育的一代,有著良好的知識教育,懂得網際網路,懂得英文,遇到各種問題後可以立刻上網查詢答案,所以在科學護理和早期干預方面遠超過以前年代的家長們。

但是有利也有弊,由於知道的越來越多,但是深入度也許不夠,往往造成對信息度理解不夠而產生的過度焦慮和過度護理的問題。

從這一代媽媽們來看,產後抑鬱的問題越來越多,所以各種對孩子,尤其知道自己的寶貝是早產兒,體質先天性就很弱小的時候,那種溺愛和過度照顧就變得越來越強烈。

再加上爺爺奶奶們都是從第一代計劃生育走過來的人,多數本身就只有一個孩子,自身的代養經驗本來就缺乏,在加上幾十年未接觸過小孩子,其有效地經驗並不比新爸爸新媽媽們多多少。

因此,其溺愛的深度也似乎遠超過新爸爸媽媽們。

當帶著這樣的情感來帶早產兒時,問題也就越來越明顯的出現。

每天大量的康復訓練和干預,以及追趕體重、追趕身高的過程占用了大量的時間,當別的足月孩子已經開始自由玩耍時,早產兒們還在「艱苦」的訓練著,當足月孩子已經開始四處遊逛時,早產寶寶可能才剛開始學習獨走。

很多早產兒由於存在腦損傷,可能造成了語言落後、精細運動落後等等系列問題。

其次足月的寶寶沒事就可以被爸媽帶出去玩耍,而早產兒們家長們總擔心體質弱,看著、護著,出門少,也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交能力減弱的問題。

所以,當看到這篇文章的早產兒父母們,希望從看到的這一時刻起,就多關注一下孩子的智力層面的干預,不要僅僅只是一天到晚的按摩,只有智力和運動的相互結合,才能造就一個在未來健康而聰明的孩子。

如何做到好的智力干預呢?那就從早教入手吧,這裡千萬別把早教當作早期的給孩子傳授各種知識的教育,那種簡單的、粗暴的、完全不理會兒童心理發育的知識傳遞不僅不會讓孩子更聰明,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那麼早期教育主要是那些呢?

身體素質提升

有的家長說,哎呦,不是再談早教嗎?怎麼又跑到身體訓練上來了?要記住,對於兒童來說,好的運動能力是完美智力的基礎,沒有良好的運動發育,就談不上後期的智力教育。

這裡說的身體素質不只是說的健康不健康,而是基礎能力足不足夠。

我們通常會說兒童有5大基礎能力需要不斷提升:大運動能力、精細運動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適應力等。

那麼精細運動訓練首先就是重點了。

人類之所以和動物是與眾不同的,其主要就是在於手的操作精細度,手的操控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和今後的認知力。

提高精細運動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從出生後開始,每天堅持不斷的對手指、手掌進行按摩是有效提高手的精細運動能力的方法之一,比如從手腕開始觸摸,一直按揉到十宣穴等地方,不斷的給寶寶手指進行刺激可以有效地提升手指末梢神經的反應速度,讓手的觸感和行動更加靈敏。

另外多和寶寶從小玩一些遊戲也是可以促進手指發育的方法,比如撕紙,玩沙子、玩水等都是很好的。

等孩子大一些後,可以多關注用手的操作性,比如抓、捏、拿、串、撕、拉、推、扣、按、寫、畫、夾、戳、鉤、點、敲、劃、磨、攥等等,上述的很動作都可以用家中的瓶瓶罐罐、小盤子小碗小柜子裝上一些米、豆子等之類的物品來練習,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的開心的操作著,也會讓手指更加靈活,並且手的各種探索能力會讓孩子的邏輯思維、創造力上升一個台階。

另外語言發育也是身體素質提升的一部分,對語言最好的訓練就是堅持不斷的給孩子講故事。

有條件的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講,無論孩子那時候是否能聽懂,請記住,講故事對孩子來說,早期的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

讀書本身還會培養孩子較好的學習習慣,閱讀是人類最重要的知識傳遞。

講故事,尤其是講好故事,配合著繪本的一頁一頁的翻閱,孩子同時會接收到視聽雙刺激,潛移默化中,他們將學會如何發音,如何在各種環境中使用語言去適應。

語言是表達的重要形式,語言發育良好的孩子可以順利的表達出內心的需要,良好的語言能力可以帶動社交能力的提升,彼此的人際交往不正是用語言來完成的嗎。

堅持和寶寶講故事,陪孩子一同閱讀,可以解決很多上面的問題,是最最經濟實用的教育方法之一。

請記住,任何閱讀學習機都代替不了父母直接和孩子的閱讀。

自理能力的提高

自理能力往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給大家舉個小好身上的例子:當她吃東西低落在地上時,她立刻會跑去拿拖把拖乾淨;桌面上有水,會用紙巾擦乾淨;我床頭有時候會放有很多因為鼻炎而仍的紙巾,好多時候都是小好看到後幫我倒在垃圾桶里,而這些並沒有刻意去教過她。

睡覺時,自己會拿出肚臍被鋪好,然後躺在上面,自己可以穿上,每次睡覺都是自己抱著小被子睡眠,晚上有時冷的時候還是自己起來拉被子繼續睡,我和小好媽現在都很少去管她了。

這一切都是自理能力的開始,大部分家長還有更多得事情可以做,比如獨立盛飯、進食、獨立大小便、獨立穿衣、獨立刷牙、獨立打掃整理環境等等。

想想你的孩子,如果在2歲多完成上面所有的事情,那可比孩子會識認多少字,會背多少故事意義重大的多。

如何訓練呢?說個最簡單的,就是在孩子面前反覆的做,而且鼓勵他去嘗試。

這裡最關鍵的一點是你允許寶寶主動嘗試,無論開始是否做的好壞,也決不阻止嗎?比如孩子可能會自己拿起大大的拖把時,你害怕孩子不小心絆倒而搶了過去,那麼孩子就喪失了對這一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比如孩子拿起玩具想要收拾時,你擔心孩子搬不動大大的玩具而去幫忙,這就讓孩子失去了自己想辦法解決的能力。

今天在我們公司,小好想去夠一個玩具,結果太高她沒夠到,我們看到後並沒有幫助,而是繼續看她,她四處看了看去搬了東西墊在了柜子邊然後踩在上面去夠,最終夠到了玩具。

這一切不正是自我獨立行動的開始嗎?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早期教育嗎。

生存能力的提高

談到早教,一定不能不談安全性教育,很多父母最喜歡就是給孩子從小學習個鋼琴啊,美術啊之類的,但很少有家長會意識到首先要孩子培養一個安全的思維,可以適應各種環境的生存能力。

比如我們訓練了小好遇到來汽車時,她會自己走到路邊然後不動,等車過去了再動。

這一切都是在不到2歲就開始訓練的。

比如我們公司的生活館中放有帶尖刺的植物,有些家長說不安全,說只要拿個圖片告訴她這個不能碰就可以了。

可以想像那樣有意義嗎?孩子和大人一樣,需要接觸一些可控範圍內的危險環境去體驗,讓孩子想要觸碰那植物時,會知道什麼叫做痛,下次就會長個記性知道那個危險,而這樣的實踐性體驗是書本和卡片永遠學不到的。

我們家長平時在家可以教很多類似的事情:用一些已經冷涼些但仍然很燙,可還不至於燙傷的水壺放在那讓孩子摸一摸,這樣她們就會明白這個東西是不能碰的,否則會被燙到;要培養孩子記住家裡的電話或住址,比如XX花園,然後定期問孩子你家在哪啊,這樣一旦孩子走失可以迅速的聯繫到家裡。

同時在小區散步時不要只帶孩子看車看花,也要問她回家的路怎樣走啊,讓寶寶從近到遠一點點的帶著你回家,這種教育有多少家庭在開展呢?

知識體系教育

上面的能力學了很多,那麼之後是不是需要開始學知識了那?是的,但不是直接識字、數學,而是從生活中學習。

比如存儲硬幣讓孩子知道數量積累,然後取出2枚硬幣帶孩子做搖搖,讓孩子知道2枚硬幣可以做兩次,如此反覆,孩子會慢慢學會數的增減與自身的關係。

比如教孩子做飯,從面點做小餅乾開始,孩子在這過程中能學會每個物料的名稱,會學習到統籌的概念,知道如何準備,如何順序操作;比如買幾個整理箱,將玩具分門別類的放到不同的箱子中,時間長了,孩子會自己將不同的玩具放到不同的箱子中,學會整理歸納;帶孩子去超市,看到大大的水果、熟食等標誌,可以給孩子指認,孩子會在超市中學會至少上千個不同的漢字,這可比在家讓孩子寫大字開心的多。









如此的教學有很多很多,早期教育的過程絕對不是逼著孩子走傳統教育的路線,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早產兒更不能採用強壓式教育,從生活中入手,讓孩子開開心心的完成知識的積累,這可是比什麼都重要。

上述的很多內容並不是完全的強壓式教育,而是一種引導師教育,讓孩子和家長一同進步和學習,一同成長。

早產兒不應該溺愛,而是從各個方面給予孩子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放手讓他們更多的去體驗、去探索、去實踐,這種過程式教育給予孩子的啟發是巨大的,也是非常有趣的。

所謂的早產兒智力干預不要把它想像成平時的康復訓練那樣,而是讓家長用心的去關注孩子的心理發育和引導過程,使得孩子快快樂樂的,潛移默化的完成教育的過程,智力往往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積攢並放大。

足月的孩子有足月孩子的缺陷,同樣問題也是在父母,父母因為孩子是足月沒有後顧之憂,其對細節的關注度和那種迫切去提升孩子自身能力的心沒有早產兒家長們來的更切,所以,我們相信,早產兒和足月兒最終極的PK完全來源於其父母,早一些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則早一些收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早產寶寶智力要如何開發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2015-02-09 07:40:14很多家長都會擔心早產兒寶寶的智力不如正常足月的寶寶,在出生不久就制定各種各樣的智力開發遊戲等,究竟早產兒智力如何開發呢?早產兒智力會低下...

如何挖掘寶寶的潛能 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六一兒童網導讀】孩子的早教當然是越早越好。0-3歲之間是孩子早教的最佳時間。也是開發寶寶潛能的最佳時間,從寶寶兩歲開始就可以為寶寶進行各方面的培養了。早教的成功,對寶寶以後的學習,性格,能力等...

3歲前該如何提高寶寶的智力

1.父母應多花點心思讓嬰兒四周的環境充滿美麗的色彩,在床鋪四周掛些美麗的貼畫,擺些色彩明亮的益智玩具、盆栽等加以裝飾。2.從出生開始,父母在養育過程中要儘量多對他說話,不要認為嬰兒聽不懂就不對他...

12個常見的早教錯誤你犯過幾個?

為人父母,總希望能教好孩子。不少家長都有著十分明晰的育兒觀,要怎麼做、不要怎麼做似乎都心中有數。然而,那些看似正確的做法卻可能是早教的誤區,下面的12條早教常犯錯誤,你犯過嗎?

早期干預,幫助早產寶寶追趕成長腳步

對於早產的概念,一般的認識都是「提前分娩」,對於早產兒的印象一般就是「瘦弱多病」。的確,因為沒有足月分娩,早產寶寶經常會有一些身體發育不成熟帶來的病症,很多早產兒都要在醫院暖箱裡度過最初的幾周。...

寶媽必看,如何開發寶寶智力

現在的家長除了部分在家專職照顧孩子的寶媽,家庭工作兩邊兼顧,同樣作為寶媽對寶寶的成長教育心有餘力而不足,錯過寶寶智力開發關鍵期,你會後悔一輩子的,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一致,3歲前大腦發育最快,...

別知道得太晚了,這些早教誤區!

寶爸寶媽們都想自己的寶寶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期盼孩子伶俐聰明,所以總是早早就開展早期教育。但是早期教育寶寶要考慮到寶寶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不然可能會出反效果哦。一些媽媽走進了寶寶早教的誤區,沒...

什麼是早教 幼兒早教要避免哪些誤區

兒童早教是年輕的家長都很感興趣的課題,有的家長早早地把寶寶送進早教班,有的家長購買大量早教教材,潛心研究,對於家長來說,早教是好事,但要注意別陷入一些誤區之中,那麼,什麼是早教呢?什麼是早教?所...

育兒知識大全 分階段開發寶寶智力

每個父母都希望寶寶健康成長,而寶寶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長的愛心、耐心和關心,同時還要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來分階段的開發寶寶的智力。所以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一定要知曉育兒早教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第一、...

1歲寶寶如何更好地認識世界

隨著早教的普及,許多家長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俗語說:「三歲看八歲,八歲定終身」,這是人們從長期生活中概括出來的一條相對真理。早期教育抓得恰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