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還真能當「藥」嗎?早期閱讀促進行為習慣養成|書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五年出版的圖畫書數量龐大,使得本類童書一舉超過萬種。

有了龐大的數量,從中選擇「有趣、有用、有益」的圖畫書推薦給孩子更加容易了。

圖畫書的「有用」被我分成了六種,之前在頭條上發布過「情緒管理」的66種書單,今天慢師傅就來推薦有助於「促進兒童行為習慣」的「有用」圖畫書,數量不多不少也是66種----就是喜歡6---這是所謂的「地」數:天數是9,人數是8。

就早期閱讀的推廣而言,我並不反對「功利性」閱讀,甚至願意研究和提供書單,要是我們把功利性閱讀改為功能性閱讀是不是更貼切呢?

美好的童書既可以當「糖」,也能為「藥」,更可以成為「維生素」!

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並打下堅實的學習習慣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之餘,如果還能兼具其他的功用,那就更讓「焦慮」的父母們接受。

比如,經常有媽媽們來問,孩子出口成髒有什麼讀物?孩子不睡覺我們讀什麼繪本啊?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人會把家長教育一通---「怎麼這麼功利啊?讀書就能讓孩子睡好覺嗎?!」我到覺得,因為這樣的一個因緣,孩子會從此愛上書、家長從此也會跟著讀書,何樂不為之呢?


比如,卡由本來是英語啟蒙資源中重要的一個角色,現在引進出版了「小快活卡由-幼兒逆反期行為管理貼心故事」---一看這書名就很有「療效」的樣子,本來英語啟蒙是一個窄門,要是從「行為習慣的療效」開始,大人孩子都喜歡上卡由,這麼好的學習資源也就容易接近和接受了。

低幼套裝繪本聚焦好習慣

習慣養成是父母們非常關心的幼兒的成長難題,所以,很多的套裝書都會有相應的內容,大致有飲食習慣、行為習慣、衛生習慣、社交習慣、安全習慣和道德習慣等系列,當然不同的年齡的要求內容略有不同,也會有進階。

一歲左右孩子,「噼里啪啦」系列、「小熊寶寶」系列、"0-3歲行為習慣教養繪本"系列、鈴木繪本0-3歲寶寶好習慣養成系列、「小黃鴨習慣養成系列」都是很好的選擇。


二歲左右的「可愛的鼠小弟」系列、「弗洛格」系列、「米菲」系列以及「喬比的生活故事」系列,或者是「阿波林的小世界」;三歲孩子可以從「小貓噹噹」、「小鼠波波」、「嘟嘟和巴豆」身上學會很多良好習慣;再大一點,可以從「亞瑟小子」、「貝貝熊」、「瑪蒂娜」那裡得到很多行為示範的學習。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幸福的種子」叢書、「歐洲早教經典」叢書都是很棒的選擇。

最近網上曝光「小熊寶寶」遭遇多家山寨、模仿、借鑑,並且都很暢銷也表明了這樣的習慣養成套裝書的「藥用價值」高,才有人鋌而走險,或者厚顏無恥。


那我們就以小熊寶寶的內容看看這樣的套裝書都關注幼兒的那些習慣吧——

《尿床了》、《誰哭了》、《洗澡》、《睡覺》,細心地捕捉了寶寶成長中的小小煩惱,有淚水、也有歡笑。

寶寶每天都在說「我長大了,媽媽您看到了嗎?

要學會自己穿衣服、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所有這些可不簡單,都是這個年齡寶寶的必修課。

看了《吃午飯》、《拉巴巴》、《我會穿短褲了》、《刷牙》、《收起來》,這些功課突然變得不那麼困難了。

掌握了基本的行走和語言能力,充滿好奇的寶寶,已經按捺不住對外部世界的躍躍欲試了。

繪本《你好》、《好朋友》、《過生日》、《大聲回答「唉」》、《排好隊一個接一個》,真實地再現了寶寶最初社會交往中出現的膽怯、害羞、猶豫、彷徨。

要克服兒童的自我中心,並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最後不要漏了《散步》這本書,因為寶寶在說:「我長大了,但我還是很想很想跟媽媽在一起!」

不同的個案更有適合的單本圖畫書

有些圖畫書把兒童在習慣上的應知應會潛伏在生動有趣的故事裡,非常注意兒童的閱讀主體地位和閱讀體驗,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情緒下,潛移默化地獲得啟迪。

符合有趣在前,有用在後的兒童過程。

這樣的單本圖畫書有不少,但沒有套書那樣全面,有些習慣比如挑食、睡覺、刷牙愛牙等「重大習慣」相對要多一些,且因為種類多而各具創意。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個人覺得不挑食確實非常重要,按時進餐、適量進餐、衛生進餐、少吃零食、少吃洋快餐、獨立進餐、多喝水、多吃青菜等等習慣同樣重要。

我們看看有哪些圖畫書可以幫助我們做「助教」吧。

挑食有時候真不是孩子的事,據說源自家長對輔食的挑選,自己的偏好會造成孩子的偏食。

這一點在嬰兒早期特別在重要,我們給孩子提供的口味會刻印在大腦,以後會照此點菜。

主食少點,晚點上,嘴裡念叨著孩子啥都吃,正向刺激不要負面。

以下的圖畫書都是很有趣、有用的範本。

《喝湯嘍,擦一擦》

小寶寶在斷奶後,父母往往會為其添加輔食。

在這本書中,小寶寶和一群小布偶一起喝湯,小寶寶幫小布偶們一個個擦乾淨被湯弄髒的地方,最後是媽媽幫小寶寶擦嘴巴。

看似簡單的擦嘴行為也是許多父母面臨的大難題,因為寶寶一般都會抗拒擦嘴的動作,看了這本書似乎有所幫助。

《14隻老鼠吃早餐》

《漢堡男孩》

維尼討厭蔬菜。

他不喜歡紅蘿蔔。

也不喜歡青豆。

青花菜、高麗菜苗、蕃茄、萵苣、花椰菜……這些東西維尼一點都不喜歡。

維尼喜歡漢堡。

漢堡是維尼的最愛。

其實維尼的食物名單只有漢堡而已。

「總有一天,你會變成一個大漢堡!」媽媽警告他。

有一天,維尼竟然真的變成了漢堡。

狗狗、牛、小男孩都追著他,想一口吃了他,維尼怎麼辦?媽媽能把他救回來嗎?

《弗朗西斯和麵包抹果醬》

帶偏食的小朋友改掉壞毛病,吃得健健康康!吃飯啦,媽媽準備了那麼多好吃的,可小弗朗西絲總是只吃她最愛的麵包抹果醬,怎麼辦?一個小小的課間午餐「展示」就解決了……

《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

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會有人挑食嗎?或許一開始有吧,然後爭來搶去只怕食物少吧。

這本書里的查理真是個有耐心、有方法的好哥哥,妹妹蘿拉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他就來施展幻想大法,把食物都說成都有奇特的來歷,比如蘿拉最不喜歡吃的番茄說成是「噴水月光!」而適齡的孩子孩子對於這些與眾不同,倒是願意嘗一嘗。

《老虎來喝下午茶》

可不僅僅只是為了喝茶:敲門而入的老虎吃光了下午茶點,又掃蕩了廚房所有能吃的食物,喝光了浴缸里的水,這樣的好胃口為讓孩子們大笑,也會讓孩子們嫉妒,我們順水推舟帶領孩子們掃蕩家裡的各種食物。

《科學飲食》

前面說過「貝貝熊系列」是很好的適合大孩子的行為養成從書,這一本拎出來主要是因為涉及到吃零食的問題,總之讀這本書比我們家長給孩子限定吃零食要有效率的多。

書裡面的話我們都可以拿出來用。

同樣,要推薦一本《愛吃水果的牛》,雖然說吃水果很少成為孩子飲食中的問題,但也保不齊你家的孩子就是!台灣有個很有想像力和表現力的圖畫書作者湯姆牛,他創作了好幾本關於飲食習慣的書,大陸是放在「幸福的種子」系列中。

看這個書名,就不用說內容了。

想「刺激」孩子吃個水果,看這本或許有點用。

還有,挑食真得不是大人的錯,不信你讀讀《吃掉你的豌豆》:又到了晚餐時間!黛西注視著桌上媽媽為她準備的,碗裡是她最討厭吃的綠豌豆。

媽媽開出了許許多多優厚的條件來給她選擇,只為換得豌豆能順利地吃進黛西的小肚子。

可到最後我們也不知道她道理吃了沒有,因為她只給媽媽說了一句話……

二、衛生習慣

1、 讓寶寶自己刷牙

培養孩子刷牙可能是最頭疼的衛生習慣了。

孩子們根本不知道牙齒的好壞對他的人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比如形象,比如「要人命」的疼。

基本上與此相關的教導都是「恐嚇」為主,有得想幻想成為現實,比如《小熊不刷牙》中,總是逃避刷牙的小熊發現牙沒了---哈哈,不用刷牙了!可是好朋友們覺得沒有牙的小熊實在不怎麼地,況且餓了根本沒法吃東西----失去朋友和食物,不刷牙看來沒什麼好!

不過,也有妙趣橫生的,比如趣味大師五味太郎的《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一邊是牙疼的害怕「醫生」的鱷魚,一邊是治病救人害怕鱷魚的牙醫,經歷了足夠的心理鋪墊和痛苦治療後,得出一個結論:不要忘記刷牙!

這樣的說教是不是很有趣?

有些認知圖畫書也在講刷牙的好,比如《牙齒學校在裡面》特別有意思,把牙齒都給仔細介紹一通,告訴大家刷牙對牙齒好,牙齒好我們才會好。

有本更低幼些的屬於「可愛的身體」系列中的《誰是蛀蟲的好朋友》,反其道而行之,讓孩子們知道:吃零食、不刷牙、刷不乾淨,蛀蟲就找上門來了—當然看了這書,我看沒哪個孩子願意跟蛀蟲當朋友的。

對於孩子來說,刷牙真得是非常非常重要,洗澡、便便也是圖畫書中但也不是說洗澡、洗臉、適時洗手、不留指甲、定期理髮等衛生習慣就不重要。

洗澡主題的書非常多,各套書里基本都有。

我推薦兩本很有趣的低幼洗澡「教導書」---《小虎哥洗澡啦》有翻翻設計,《看,脫光光了》是非常有趣的從脫衣服入手的「懸念書」,屬於那種孩子會學習使用的橋段。

「小小聰明豆繪本第3輯」中也有一本《 小豬愛洗澡》

低幼兒童理髮也是個頭疼事,所以催生了專業的兒童理髮館。

遇到「我就是不剪頭髮」的孩子,可以一起共讀《不愛理髮的奧利弗》《星期二理髮日》和《氂牛要理髮嗎》。

便便書是低幼圖畫書中一個重要內容,前面套書里幾乎都有,無非是告訴孩子們不要憋尿,要定點定時大便,練習在馬桶上便便等等。

《米米坐馬桶》是原創中的精彩之作。

男孩女孩的便便略有不同,也就有了分性別的「我的小馬桶」繪本,分小男孩和小女孩 篇。

我還比較喜歡一本《所有人都要嗯嗯》——本書的每一個頁面,都是一個動物嗯嗯的畫面,展現各種動物各種嗯嗯的方式,幽默而充滿童趣,能啟發小朋友自理和自立的能力。

關於那些嗯嗯的事,大家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三、行為習慣

幼兒的行為習慣里,如果我們適時引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會對其他各種行為習慣打下基礎。

我國傳統圖畫書里有本著名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者何艷榮又創作了一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含的行為習慣很齊全。

其中的《愛躲貓貓的小鬧鐘》,都是用兒歌將各種行為習慣哼唱一遍。

我把很多父母都頭疼的規律作息、按點睡覺也放在行為習慣里。

關於睡眠的問題,是一個綜合問題,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小寶寶的睡眠問題通過親子共讀是影響不了的,在我們可以用圖畫書給孩子「正能量」的時候,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及時陪伴,而不是僅僅要求孩子按點睡按點起。

不過,圖畫書里還是有很多關於睡眠的有趣的書。

而且形式繁多,內容也各具笑點。

值得推薦的有《別讓鴿子太晚睡》,鴿子為了能夠晚睡,找出無數個理由來跟畫面外的我們探討,像極了我們的孩子在準備睡覺前的「討價還價」。

還有一本《不要睡覺,塞莉》,把一切給顛倒了----塞莉睏了,要睡覺了,可她的父母卻大聲反對:犯什麼傻?太掃興了!來玩玩具、做遊戲、烤餅乾、跳舞、聽音樂什麼的。

而塞莉「自動」變成了平日父母的調調:明天還要上學,如果現在還不睡,明天就不能表現得很好了……而塞莉提出要給父母講一個睡前故事,大人們嫌少,要講4個!後來,能猜到麼?

另外《不睡覺世界冠軍》也很受我們喜愛。

幾米的畫自不待言,故事也設計的巧妙,用孩子事事爭先的心理,把小女孩和她的小玩偶都納入到一場「比賽中」,然後是輕鬆優美的詩歌的語言和節奏,讓大家美美睡去。

作息規律也包括早上起床的好習慣,合起來是早睡早起。

在經典圖畫書里《毛毛和貓貓》,他倆就成了反面案例。

在孩子的行為習慣上,做事認真不馬虎、不再丟三落四、愛護和整理物品等等,也都非常重要。

有一本書叫《泰迪熊大購物》,說的是泰迪熊和朋友們去超市買東西---購物前要列出清單,然後根據需要購買,不亂買。

四、社交習慣

在社會交往好習慣里,可能最為大家重視的是分享了,很多圖畫書也都以此為主題。

不過,我提醒大家,分享也要建立在孩子主動意願的基礎上。

我發現有的父母會有強烈的私心、不願吃虧的心理,而對孩子卻總是提出基於「社交」禮儀上的分享要求,是無法讓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

我個人覺得,讓孩子學會「等待」是個很重要的事。

不是延遲滿足,而就是克制自己的、有耐心的等待。

可以推薦的書我喜歡《大雨嘩啦嘩啦下》和《安娜的新大衣》。

一個周六,《大雨嘩啦嘩啦下》,狗叫了,爸爸說小狗,吵醒了小寶寶,警察聽到了吵鬧聲,停了車,堵了路……由此讓整個世界亂了起來,直到雨停了,剛才喧鬧中的人們實際上都在「等待」中,而這個等待讓人們也發現了生活的樂趣。

《安娜的新大衣》中,更是在告訴我們---大人還孩子,很多美好的東西需要等待,需要付出才可以。

然後,要讓孩子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

這類主題的繪本,有兩本很精彩,雖然都是說得小女孩和動物的相處,其實也在說我們如何跟別人相處。

一本是《你能和我一起玩嗎》,一本是《狐狸與我》。

在和平共處中,既要為他人著想,也要合作、互助。

這類書也不少,比如經典的《拔蘿蔔》,比如西方的《威廉先生的聖誕樹》,比如東方的《蘿蔔回來了》等。

《拔蘿蔔》自不多言,被松居直讚譽的《蘿蔔回來了》說得是一根蘿蔔在朋友們之間循環的故事---大家都想到了把蘿蔔送給朋友吃。

而在《威廉先生的聖誕樹》里,威廉先生得到一顆大樹,剪掉樹枝送給了侍女,侍女裝飾了房間後還是大,剪掉樹冠給了提姆太太,後面還有很多……大大的聖誕樹延伸出小小的聖誕樹,給好幾個家庭帶來了節日的歡樂。

最後的孤獨老人也得到了他的快樂,連小老鼠的家都亮起了節日的彩燈。

這樣的故事真得不是讓孩子一定去學,而是讓他們浸潤其中,感受這些習慣的美好。

五、道德習慣

跟孩子說道德是不是早了點?我覺得也是,要說道的應是各位家長們。

我們年輕的家長們的一些社會公序都遵守的較差,很難給孩子做好榜樣示範。

很多的圖畫書都是以各種動物為主角,而且從小螞蟻、毛毛蟲,到大象獅子,都很齊全,這就在告訴孩子每個動物都是我們,都有生命,我們要養成愛護小動物的習慣,不要殘忍。

在家裡,我們要讓孩子們尊重長輩,孝敬長輩。

《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是我很喜歡的書,小湯米經常被父母帶著去看自己的總是在樓下忙碌的外婆,還有樓上的媽媽的外婆。

他總是很有禮貌得和她們打招呼,而且會幫著外婆干點什麼,還會講故事給樓上的外婆。

這本西方的圖畫書中也洋溢著濃濃的孝道,不亞於東方。

只是東方的孝道和西方真得有點兒不同。

比如《奶奶來了》,小女孩感到很不自在,因為奶奶的很多習慣和自己的完全不同。

直到奶奶病了,爸爸媽媽不顧一切地照料奶奶。

只是因為,「奶奶是爸爸的媽媽啊」

我們的孩子在20年後都會走向社會,走向世界,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環保習慣,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家園,真得是整個地球需要我們去呵護。

環保主題的圖畫書非常之多,我給大家推薦《大熊抱抱》,用幽默有趣的內容和簡練的畫風,教給孩子要愛護樹木,要「溫柔」而「堅定」地對那些破壞環境的「人」。

比一比,學一學

兒童非常樂於在比較中學習,自己會跟隨好的榜樣、好的行為,因此有些書就是用相反的言行中舉止讓孩子們去比較和對照。

家長在親子共讀的時候呢,有意無意地討論,或者根本不用多說什麼,就可以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任溶溶的《誰是丁丁,誰是東東》就是一對矛盾著的雙胞胎,什麼都一樣,「如果你想認出誰……很難?不對,很容易!」,因為「經常講衛生,洗臉又洗手。

這是丁丁」,「像個大花臉,從頭髒到腳,這是東東。

」這樣東東很容易成為孩子們「鄙視」的對象,也會成為我們的提醒句:誰是東東,誰是丁丁?

有時候,在飲食習慣做些對比也挺有效果,比如有《胖國王,瘦皇后》這套書。

《胖國王》只喜歡大吃大喝又不喜歡運動,那肯定有麻煩。

於是醫師、廚師開始為國王設計減肥計劃……

《瘦皇后》天天緊緊張張,又忙又累,忙到不想吃東西,睡不著覺,太瘦且不健康。

家人設法鼓舞皇后,均衡飲食、運動鍛鍊,保持身心健康……

一胖一瘦,相應成趣,提醒孩子不挑食、注意營養均衡,常常運動、保持身心健康。

環保主題的《多多老闆和森林婆婆》的書名也告訴我們了對立的雙方,故事的內容也是從負面走向正能量:儘管有「如果森林消失,地球就滅亡」的語言,可多多國的多多老闆為了掙錢,鼓動人們多多地砍伐樹木。

導致了大旱和大澇,加上森林婆婆的警告,大家又從頭再來,愛護森林,拯救地球。

成人的「規定」,成長的「待定」

我們有時候很難給好習慣劃定界限,很多「習慣」更像是我們大人的某種規定,可是在兒童的身心發展過程中,有些不是那樣的「好」或者「壞」,僅僅是他們生長過程的小小插曲,我們要加以區別,不能把敏感期的行為當成是所謂壞習慣而憂心忡忡,焦慮萬分。

最後,給大家推薦三本書,來看看我們視為「不良」的行為,在孩子而言,也是那麼快樂的事。

《皮皮放屁屁》

成人世界的禁忌在兒童那裡還不存在,任你能「管天管地」,也管不了孩子大聲地放屁,還笑嘻嘻地說「我放的屁」,就好像我們坐在雙層巴士上的小遊戲「I find a P」

《怪老頭來啦》和《挖鼻孔真好玩》

怪老頭是媽媽嘴裡的一個「習慣管家」,當孩子沒有按媽媽的行為習慣要求時,怪老頭被預先說出來進行威嚇。

有些家長真得很喜歡用謊言和恐嚇來訓育孩子,幸好孩子們逐漸長大,他們對父母的話總會產生疑問的時候,比如《挖鼻孔真好玩》里,老鼠和小象都覺得挖鼻孔好玩,只有青蛙不敢,因為爸爸媽媽不許,原因是:手指頭會插在鼻孔里永遠拿不出來;會得鼻竇炎;象鼻子都會斷---聽起來好可怕。

不過,他們已經開始懷疑父母們的嚇唬是否相信,於是看到了爺爺們挖鼻孔挖得不亦樂乎的場面……

提醒家長們注意,用這些去培養孩子的所謂習慣,是一種摧殘,而且極容易破壞自己的應用形象,只有做好榜樣示範作用,給孩子客觀的描述和適當的約束、激勵,特別是要有愛的支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是孩子不願意刷牙還是你方法錯了?值得看看!

對於刷牙這個話題,有一部分媽媽心中會有一個誤區,寶寶太小,不能用牙刷!其實,更多的不是因為太小的原因,而是粑粑麻麻們怕麻煩,孩子不配合!其實,孩子從小就應該對牙齒進行保護,雖然很多寶寶的食物很單...

只要一招 搞定寶寶生活壞習慣

家裡的淘氣包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壞習慣:早起不愛刷牙、睡前不愛洗澡、遲遲不肯睡覺,還偏食挑食不好好吃飯……這可愁壞了家長們,怎麼辦?有句話說得好:一百句嘮叨比不過一個故事。優秀的...

厲害了 媽媽們!一招搞定寶寶生活壞習慣

家裡的淘氣包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壞習慣:早起不愛刷牙、睡前不愛洗澡、遲遲不肯睡覺,還偏食挑食不好好吃飯……這可愁壞了家長們,怎麼辦?有句話說得好:一百句嘮叨比不過一個故事。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