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6大高發病,兒童應早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六月,正值炎炎夏季,隨著氣溫的日益走高,很多夏季高發病也隨之而來。

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啦,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讓孩子們健健康康度夏。

腹瀉

夏天,幼兒的消化系統隨著氣溫的升高,會發生消化酶分泌減少、胃腸動力降低的現象,由此容易引發消化系統的疾病——腹瀉。

腹瀉不僅干擾兒童正常的胃腸功能;還會引起體內水分、電解質丟失、失衡,導致患兒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

預防要點:

注意兒童的飲食衛生,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儘量不要讓孩子接觸不必要的細菌。

厭食

夏季,各種冷飲上市,冷飲中含糖量頗高,使孩子甜食過量或是過量吃冷飲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會使孩子食慾下降,發生厭食。

預防要點:

對於比較挑食的寶寶,家長可以通過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如改善食物的種類,減少進食的次數,改變進食的環境等。

家長要注意孩子飲食不要過度,同時需要注意培養孩子主動進食的習慣。

皮膚感染

由於氣溫高、濕度大,身體出汗多,排汗不暢,容易導致汗液儲留,引起局部皮膚發紅、發炎,生出痱子。

痱子有瘙癢及輕微的燒灼感,易形成囊腫和毛囊炎,抓破後,很容易成為膿包瘡。

預防要點:

  • 溫度控制:高溫、濕熱的環境特別容易長痱子,因此,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建議26~28°左右)、乾燥清爽;
  • 飲食清淡:夏季最好給寶寶提供清淡、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
  • 穿著輕薄:寶寶夏季服裝要輕薄、透氣、寬大一些,以利於身體熱量的散發;
  • 勤洗澡:勤洗溫水澡,及時擦汗,切忌大汗之後馬上用涼毛巾擦或用冷水沖洗,因為突然的冷刺激會使寶寶汗腺孔收縮,汗液不能排出反而容易產生痱子。

乙型腦炎

乙型腦炎主要通過蚊子傳播。

90%的病人發生在7、8、9三個月,特別是2-7歲兒童發病率最高。

孩子患病時,往往起病較急,體溫高達39℃-40℃,伴頭痛、噁心和噴射性嘔吐,同時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繼而出現意識混亂、抽搐,甚至呼吸衰竭。

預防要點:

自從實行計劃免疫以來,學齡前兒童普遍接受了乙腦病毒疫苗的預防接種,患乙腦的兒童明顯減少,可是預防接種後的保護率只有76%-90%,所以仍不能掉以輕心。

因此,在流行季節,仍要提高防病意識,防止蚊子叮咬。

手足口病

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多發,傳染性很強。

大多數手足口病患兒症狀輕微,主要是發燒,手、腳、口腔黏膜和舌頭、臀部等地方起皮疹或皰疹,7~10天就能痊癒。

僅有極少數患兒可出現腦炎、肺水腫等嚴重併發症。

預防要點:

  • 不要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 不要讓孩子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腸炎的病人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等。

    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帶孩子參加聚會聚餐活動等人群密集地,外出儘量戴口罩。

傷風感冒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很容易促使細菌生長、繁殖迅速。

另外,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喜歡使用空調,使房間長期處在一個密閉的環境內,由於空氣不流通,就容易使各種呼吸道病毒留置屋內。

兒童抵抗力較差,給病毒、細菌的入侵造成了有利條件,很容易在夏日裡傷風感冒。

預防要點:

  • 改善居住環境,室內經常開窗換氣,以確保室內外空氣的流通。

    家長應儘量少帶寶寶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 在使用空調時要注意溫度不宜過低。

    一天內最好保證寶寶有一到兩個小時的室外運動時間;
  • 適當補水,少量多次給寶寶餵溫開水,勤洗溫水澡。

    如果家裡已經有感冒的大人,儘量避免與寶寶接觸,以免傳染給寶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麻麻必看!謹防夏季常見兒童病

最近,氣溫節節高升,夏季高發病也頻頻爆發。此時,媽媽們一定要多多注意,守護好寶寶的健康,讓他遠離醫院,過個舒服的炎夏。以下這4種夏季高發病,媽媽一定要警惕。△上呼吸道感染夏天的氣溫特點是溫度高、...

寶寶夏天常見疾病預防妙招,寶媽要早知道!

現在天氣慢慢熱了起來,到了夏天,天氣悶熱氣溫高,寶寶容易生病,呼吸道疾病、皮膚病、流行性感冒發燒等疾病,都是這個季節的常客,為了讓孩子健康度過夏季,這些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你一定要知道!一、痱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