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朋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問題一直是早教育兒中最重要的事情。

孩子並不是機器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如果父母不能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一味的按著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和管教孩子,難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激發親子之間的矛盾。

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學會去做孩子的「朋友」,只有得到了孩子的認可,孩子才會和父母進行心靈上的溝通,讓你們之間的交流更通暢。

要想做孩子的「朋友」,首先要相信孩子。

孩子或多或少都會犯錯,當孩子犯錯之後,作為家長不要過於責怪孩子,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很多事情是因為他們對錯誤沒有認知,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大的問題,先要相信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心是善良的。

做孩子的聽眾。

與其給孩子說教,不如讓孩子自己說出來。

孩子想法、孩子的問題、孩子的喜好等其實都可以通過和孩子交流得到這些信息的,孩子的內心是憋不住的,作為家長只需要做一個良好的聽眾,去通過孩子天真的話語,了解到他內心真實的想法就足夠了,聽孩子說比教孩子做更重要。

鼓勵孩子,為孩子加油。

朋友就是需要互幫互助,當孩子氣餒、喪氣的時候,作為父母不要去指責孩子的能力不夠,而應當做一個鼓勵他的小夥伴,為孩子打氣,讓孩子有繼續前行下去的勇氣。


把孩子當成大人對待。

真正的朋友是必然是平等的,和孩子相處要想讓他對你放下戒心,就要以一個平等的姿態去對待他,這樣才能換取他真正的友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樣相處,溝通將不再「難」

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在跟你的孩子溝通交流時,他就好像聽不到、看不見你似的,無論你怎麼講都沒反應……那麼怎樣才能同孩子很好的溝通,和孩子融成一片呢?

明明知道孩子在說謊,可他為什麼就是不承認

周末一見面,朋友就開始喋喋不休地跟我數落最近讓她惱火的一件事。朋友的孩子今年5歲,上幼兒園中班,想著平時在幼兒園孩子沒有那麼多機會戶外活動,所以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晚飯後她都要帶孩子下樓玩一會,可...

小時候朋友多的孩子,長大更有出息!別不信

兩千多年前的儒學大家荀子,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人之生也,不能無群。」大體意思就是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只有通過與其他成員交往、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正常地生活、成長、工作。相信每一位在生活...